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普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8739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普洱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普洱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普洱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普洱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普洱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普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普洱(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远景,刘本英 研究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16.06 普洱,一个戴眼镜的茶农,刘本英,湖南人,博士,三级研究员,副所长,硕导 1992.09-1996.06 湖南农业大学学习 1996.09-2009.06分配到湖南省辰溪县农业局工作 2003.09-2006.06 云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06.09-2009.06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9.07至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 2011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2012云南省优秀中青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2015晋升为三级研究员 2016-至今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内

2、容提纲,考察与征集 保存与编目 鉴定与评价 分子生物学研究 创新利用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十三五计划,云南茶叶在全国茶产业所处位置,2015年中国茶叶面积4316万亩,全国有20个省市产茶,其中云南602万亩,占全国的14%;全国茶叶总产量227.8万吨,云南36万吨,占全国16%;全国茶叶总产值4600亿元,云南623亿元,占全国13.5%,其中农业产值114.72亿元,工业产值230.4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77.91亿元;在全国面积、产量居第二位,产值居第三位,有“普洱茶”、“滇红茶”两大著名公共品牌。,全省15个州(市)100多个县(市、区)产茶,有茶农600多万,涉茶人口达1100多

3、万。,一、考察与征集,茶组植物在云南的主要分布(王平盛,2007),考察与征集,考察与征集,刘院士到 云南考察 茶树资源 (2008),考察与征集,勐宋古茶园,南糯山古茶园,考察与征集,通过考察与征集,基本摸清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家底”,建立了“国家种质勐海大叶茶树资源圃”,使大量珍贵的茶树资源得到妥善保存。,考察与征集,二、保存与编目,1990年建成的“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圃”,是我国最大的大叶茶资源保存中心和研究基地。至2015年保存各类茶树资源2500余份 。,省外国外茶树资源保存数量,保存与编目,国家种质茶树勐海圃保存茶树种、变种资源数量,保存与编目,栽 培 区,自 然 区,保存与编目,

4、2000年2015年,在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农业部农作物保护项目支持下,云南省茶叶所对资源圃中的茶树资源,按产地、生物学特征、农艺性状、生化成分、抗性等29个性状进行了整理编目,编入全国种质资源目录1100份,向平台提交了930份种质资源的共性描述数据,完成400份种质资源的芽叶、花、果图像采集,录入图像4539张,建成了拥有4万多个数据值的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保存与编目,三、鉴定与评价,“七五”至“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资助下,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资源圃内来自云南不同地区的600份茶树资源的进行了农艺性状、品质、生化成分、抗性和细胞学等系统鉴定和综合评

5、价,取得了重要进展。,摸清了云南茶树的特征特性、变异程度云南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类型上包括了原始、过渡和栽培的各种类型,大、中、小叶俱全,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不可或缺的材料 。 筛选出一批优质资源 筛选出32份优质资源,其中红绿茶兼优质资源4份,优质红茶资源28份,其中86-9-12、86-12-7两份种质在2001年被评为国家农作物优异种质贰级 。,鉴定与评价,2份国家农作物优异种质,鉴定与评价,发掘一批机能性成分超常量的特异茶树资源,(宋维希等,2011),鉴定与评价,生化成分,鉴定与评价,染色体鉴定在云南资源中,发现龙树茶为亚倍体(2n=28),可能为双二单体或缺体;非二

6、倍体出现频率超过14%的有冰岛大叶茶、观音山红叶茶、竹叶青茶、荷花村大叶茶。从核型分析看,云南大叶茶具有9-10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云南大叶茶核型对称性较全国其它地区的强,与中小叶种相比属于进化上较为原始的茶树。,(李光涛等,1989),鉴定与评价,部分云南茶种染色体数 (李光涛等,1989),鉴定与评价,四、分子生物学研究,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分子鉴别等方面。分子标记技术包括AFLP、ISSR 、RAPD、SSR、SNP等。,分子生物学研究,邵宛芳等(2002)运用RAPD技术对云南主产茶区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品

7、种及其近缘植物等48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本英等(2008-2014)应用ISSR和SSR标记对云南茶树资源的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亲子鉴定、亲缘关系、品种鉴别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3,2,1,(GS=0.446),(GS=0.475),相似系数为0.446水平,资源聚为2大组(3及1+2);相似系数为0.475水平,资源聚为3大类群(1、2、3),其中类群3全部为野生资源,栽培品种全部集中在类群1、2(包含少部分野生资源)。另外,勐统茶单独聚组。,云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刘本英等,2010),分子生物学研究,注:左边字母数字为42个ISSR标记,A、B

8、、C和D分别代表引物UBC811、UBC835、ISSR2和ISSR3。底部数字为材料编号,白色表示标记存在,黑色代表标记缺失。,云南茶树资源分子鉴别研究(刘本英等,2009),分子生物学研究,五、创新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大叶茶被广泛引种到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以及湖南、浙江、福建等部分茶区,除有些省份大面积种植外,很大程度上是被广泛利用在选育新品种方面,通过驯化、分离、杂交、选择产生了诸如云抗系、蜀永系、黔湄系、福云系等系列良种和品系。据统计,国家级茶树良种中,含云南大叶茶种质成分的有29个;110个省级良种中,含云南大叶茶种质成分的有21个,云南茶树资源为我国茶树品种选育

9、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创新利用,“六五”以来,云南省茶科所科技工作者经过对全省的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发现栽培型地方品种200余个,向云南茶区推荐了昌宁大叶茶、易武绿芽茶、漭水大叶茶、文家塘大叶茶等一批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的优良地方品种。 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选育出一批茶树良种。至2015年,云南省拥有国家级、省级良种39个,其中被认定为国家级有性系茶树良种3个;选育出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2个;省级无性系良种34个,其中云抗10号推广面积超过160万亩。,创新利用,云抗14号,云抗10号,佛香3号,创新利用,获全国首批茶树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资源2个。,云茶1号,紫娟茶,(新品种登记),

10、新品种登记7个,分别是云抗12号、云抗47号、云茶红1号、云茶红2号、云茶红3号、云抗15号、紫娟,已获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会议等记证书,完成计划任务的350%。,创新利用,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茶园理念,并在全省成功示范推广100多万亩,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创新利用,创新利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成果转化面积超过300万亩,研发新产品40多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云南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接待领导、专家参观人员1000人次,接待领导 、专家 1000人次,六、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陈旧急需改造升级; 实验条件和科技研发平台落后,严重制约

11、了科研工作发展; 地处边疆,区位差,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七、发展方向及远景,加强国内外优良地方品种、珍稀野生茶树、古茶树资源及其近缘植物的收集保存,尽可能多的保存茶树种质资源; 加快保存茶树种质的系统鉴定与评价,提供更多育种材料 ; 加强种质创新研究,创造新种质; 完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有效地进行早期鉴定 ; 完善信息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共享利用效率; 加强与国内各高校院所及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加强高尖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 农业部2015年7月发布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

12、收集行动实施方案财政部设立财政专项,八、“十三五”重大行动计划,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会 2015.7.13 北京,“十三五”重大行动计划,普查与征集:全面普查2228个农业县各类作物种质资源,征集种质资源44.5万份(云南116个县) 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选择种质资源丰富的665个农业县组织专业调查队伍进行实地调查,抢救性收集资源5.56万份(云南55个县) 鉴定评价和编目保存:对收集的10余万份种质资源进行繁殖和鉴定评价,并编目入库(圃)保存7万份 数据库建立与信息共享:建立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布、图像和地理生态数据库,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开放共享,“十三五”重大行动计划,致 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树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创新团队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创新与改良中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