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一网打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27053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一网打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一网打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一网打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一网打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一网打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一网打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一网打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1、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 (1)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5)心理描写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或某某性格) 。3、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

2、天气; (2)渲染某某气氛; (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 ;(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如果该段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 ;(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

3、( 2)倒叙(在开头) ( 3)插叙。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 (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 (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 ;(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7、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事件起因 (5)经过 (6)结果8、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5)反复 (6)对偶或对/仗 (

4、7)反问(8)引用9、比喻有何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10、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对比/、衬托 ; (2)欲扬先抑; (3)象征 ; (4)白描; (5)铺垫; (6)设悬念,埋伏笔。11、开头语段有何作用?(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 (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2、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 ; (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1) 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

5、果。13、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14、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15、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么?)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 (2)题目点明中心; (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 (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6)点明主要事件; (7)题目有双关义; (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16、一个句子成段有什么作用?(1)突出强调 ; (2)强烈抒发

6、某某人的某某思想感情。17、设悬念有什么作用?(1)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 (2)暗示情节发展 ; (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4)与下文某句相互照应。18、排比句的效果或作用是什么?(1)句式整齐,增强气势 ; (2)抒发了某某人的某某强烈情感或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某某内容。19、该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或句式) ,作用是什么?(1)亮明作者或/说话人的某某态度 ; (2)加强语气 ;(3)强调某某的感情。20、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词语;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

7、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点) 。21、谈谈对句子的理解。(1)先找关键词 ;(2)把关于这个词的比喻义、语境义、指代义、引申义说出;(3)可从文中找其他类似的说法抄下来。22、该句照应了上文哪一句?(1)往该句上面找 ; (2)找关键词一样的语句。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答题格式:(1)点明了说明对象;(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结合文意,给本文加个标题。答题要点:(1)要点明说明对象;(2)要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3)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介绍了什么内容?答题思路;

8、(1)从题目中找;(2)从文中找,一般开头即点明。4、本文所介绍的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依次介绍说明对象的?答题思路:(1)可能在开头一段的尾句总说:(2)可能在中间每个大段的开头一句:(3)可能需要自己根据每段段意概括。5、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答题思路:(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一般是这三种中的一种,有时是两种。6、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空间顺序?答题格式:由到。常见的空间顺序有(1)由远到近;(2)由外到内:(3)由上到下;(4)由中间到两边;(5)由整体到局部等。7、本文/本段/几段采用了什么逻辑顺序?答题格式:由到。常见的逻辑

9、顺序有(1)由主到次:(2)由现象到原因(或本质) ;(3)由总到分:(4)由一般到特殊等。8、本文/本段/几段/某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4)打比方:(5)分类别:(6)下定义;(7)作诠释;(8)引用;(9)摹状貌等。9、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多为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具体准确(多为列数字)/清楚明白(各种均可)/条理清晰(多为作诠释)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果是打比方、引用或摹状貌,还有第二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0、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不好。因为(1)词语

10、意思是,在范围/程度/语气/数量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实;(2)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1、阅读链接材料,联系文段,说说你的探究结果/发现等。答题思路: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即共同点;(2)角度多样,按分答点。12、联系生活,列举一个与本文相似的例子。答题思路:(1)弄懂吃透文中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参照文中所举的例子;(3)打开思路,联系自己所见所闻。13、本文语言风格是准确/生动。请结合某某句简析。准确的答题格式是: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的答题格式是:(1)该句中某某词语

11、使用了拟人修辞/该句使用了打比方(或引用:多指引诗文名句、谜语、俗语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4、代词指代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一般往代词所在的句子前边找,尽可能地摘录原词原句,或根据其概括。 (2)找到后还要放入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读,检验是否合适。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从以下两方面把握:(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题目点明开头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结尾总结文章中间(2)句式: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能转换为判断句。2、

12、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 如果是论点,回答格式是: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如果是论题,回答格式是: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或虽是个句子,但是个疑问句, )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点。3、开头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常见的有:名言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名言后边,答题格式是: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如果名言比较幽默,还要写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事例开头,而且论点就在事例之后,答题格式是:事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比喻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其后,答题格式是: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论点,生动形象,吸

13、引读者阅读兴趣。直接提出论点,答题格式是:开门见山,直接亮明了作者的论点。此种情况较少。虽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开头,但后面跟的是论题,答题格式是;引出论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还有一种开头不太多见。先提出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举出一些貌似能证明的事例或名言,与中心论点截然相反。答题格式是:提出错误片面观点,举出片面事例或名言,为本文树立批驳的靶子,从而引出本文论点。4、本文/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题思路: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5、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事例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的回答格式是: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论点

14、,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对比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将和作对比(或从正反双面进行对比) ,突出证明了的论点,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道理论证(常常考查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的道理论证) ,回答格式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证明的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注意:“的论点” ,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某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6、本文/本段用的什么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两种。作用都是证明了的论点。7、文段中举了哪些事例?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按照谁干什么的公式概括。作用:事例论证,具

15、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8、文中为什么举作者自己的事例?答题格式:(1)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文章产生亲切感真实感;(2)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如果在开头,则接着写:(3)引出论点或论题。9、 “”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格式一:不好。因为“”词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更加符合事实;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回答格式二:该词去掉后语句意思发生了某某方面的变化,与事实不符。去掉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0、为本文/本段补充一个事例。答题格式:按照“人物/事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具体事结果”的公式,最好是名人事例,切忌张冠李戴、细节失真。还要注意字数简洁。11、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思路/层次。常见的典型思路是:提出的论点;用论证方法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得出结论。12、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感受/启发。答题格式是: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 。1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原文和自己生活实际,谈发现、体会等。解题要点: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分析材料与原文的关系:对比类比要审清题目要求。若有几则材料,就从几则材料中概括出共性,任选一个角度即可,答题时既要提到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