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姜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69840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姜军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姜军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姜军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姜军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姜军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姜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姜军(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是我光荣的选择!我懂得:我的肩头从此负有多少生命的重托!走上这个神圣的岗位,我的每时每刻都在传承文明的薪火,我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下一代的楷模。我知道:学生对我很需要,我对学生很重要。因此,对放弃责任的诱惑,我必须拒绝;对违背良知的利益,我必须割舍。为孩子们付出所有,是我最高的准则。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仍将恪守崇高的职业道德。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爱心托起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构筑迈向成功的基座。,第一章 风采写真,荣誉、等级证书复印件,卷首语:教师誓词 我的个人简历,第二章 为师风采,教育随笔 教学反思 教学案例 相关工作计划、总结 优秀教学设计 “三说”材料 文化论坛材料

2、关于课题研究相关材料 教师成长计划、未来发展规划材料 教师“3+n”材料 我的培训,第三章 他山之石,听课心得 学习收获,第四章 我的得意之作,研究课、观摩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公开课、示范课、参赛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表或获奖论文,第五章 硕果累累,第六章 我的成长大事盘点,本人姓名: 姜军 我的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0.8 民 族: 汉 参加工作时间:1982.08 籍 贯: 扎鲁特旗 职 务: 教师 政治面貌: 职 称: 中学高级 聘任时间: 2010.01 最初学历: 中师 毕业院校及时间:扎旗师范学校 1982.07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及时间:内蒙古民族师院 1988.07

3、,教师的个人写真,1972.09-1977.07 凤凰山小学 读书 - 1977.09-1980.07 巴彦塔拉中学 读书 - 1980.09-1982.07 扎鲁特旗师范学校读书 - 1983.09-1988.07 内蒙古民族师院 读书 - 1982.08-至今 巴彦塔拉学校 任教 -,- 平平淡淡也伟大 -, 任何人都会进步 ,-故土-,地道战 -,-乒乓球-,-二泉映月-,-吴凤君-,兴趣与实践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小学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刚开始担任科学老师的时候,我把实验和知识的学习一并放在首位。但经历那么多的听课活动、教案的研究以及自己上课的实践

4、经验,让我茅塞顿开,颇有顿悟的感觉,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小小心得体会。新的教学形式下,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不断提升,每一门课程都在进行革新,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各个能力。小学的自然常识课程变成了一门科学课程,而其目的也是如此,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起他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以后深入的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索打好基础。但是小学的科学课到底怎么上?既然小学科学是初中科学入门前的培养,自然教育的方法也不一样了!小学科学不注重知识积累的多少,而是在于学生对于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在小学科学课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探究过程为核心,在活动中学习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但这个“

5、活动”也不是学生按部就班跟着老师的指令做。教师的角色引导者和活动的合作者,而不是指挥家。科学课上学生会有很多的想法,老师更多的是参与他们的想象和实践。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随便的否定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或许我们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它的不存在,但是对于未有涉及理论知识的小学生,我们的鼓励是对他们养成动脑和探究习惯的支持。我们可以借其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走。,我觉得,科学课上氛围很重要。如果每个学生都安安分分坐着听,老师说一才做一,那跟按部就班的学习没两样;如果学生过于活跃,那整节课带来的只有混乱的感觉,最后只能一无所获。学习气氛也是需要老师的引导的,我们应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能很好的来协调

6、这一点。探究式学习过程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在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中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能给予学生释然的感觉,更具有成就感。通过自己的探索从未知变知之,也不难理解有些学生会开心得说上科学课比较有意思。,教育教学随笔,上星期我和学生也开始研究摆了。以下就是我在“摆的研究”中的感悟和体验;1、怎样才能控制摆的轨迹:按照摆动轨迹的不同,摆可以分为平行摆和圆锥摆。在实验中我发现,我们的摆都成了圆锥摆,虽然在后面我强调学生放手时要让摆自然摆动,但还是无法改变成为圆锥摆的命运。而且越是倾斜的角度大,成为圆锥摆的迹象就更明显。这个

7、问题到现在我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2、怎样尽量减少无关的干扰:我们是用铁架台作为摆的支撑架,最初只是把摆的固定点用铁夹或者横杆固定,结果摆摆动的时候总是会撞到竖杆上。于是有的小组就干脆把长的竖杆横放,用手压在桌边上作为固定杆,这样无论摆的轨迹怎样都不会撞到了。另外在改变摆锤质量的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是把钩码都挂在线上,而不是把钩码相互连挂,这样就避免了摆绳的改变。在以前我听过的课中有一老师采用的是把娃哈哈的瓶子剪去上半部分然后作为容器,把重物放在里面,可随意改变质量,这更是一个好方法。3、测量的规范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为了便于观察,怎样才算摆动一次?(从初摆点开始来回一次为摆动一次)数摆的次数的

8、时候要注意什么?(摆到最高位的时候再数不能提前和滞后,而且数数时一定要简洁干脆不拖音)测量摆绳的时候应该是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之间的距离?一旦这些细节都注意到了,学生的实验数据就比较合理了。,教育教学随笔,4、实验的指导和要求要适时: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注意,所以这个星 期的实验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每个实验开始的时候,我都把学生的部分实验器材控制在自己手中。在跟学生说明实验的要求,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测和思考之后,再让组长来领材料进行实验。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遇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我这时候到他们那集团中去指导,因为是学生自己主动提出的求助,所以听讲特别认真。而且在实验结束的时候,

9、我都做到给几分钟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和总结。,教学反思,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接着通过“牛顿钟”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学生对于他的举动自然比较感兴趣。正好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

10、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计时器,让学生找出原理,并说说其它的计时器又是运用了什么原理计时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从中促使学生思考。同时让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 这节课不受天气的影响下,带学生到室外体验教学效果更佳。,太阳钟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1、太阳和影子 一、教学内容:太阳和影子

11、二、教学目标: 能用简单的方法(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能继续观察和记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了解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高度有关。 难点:总结和分析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的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准备:标杆、温度计、日影仪、竹蔑或铁丝或电线(能湾成弧度就行)、手电筒、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教学引人 1、播放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 2、提问: 太阳每天

12、从什么方向升起?在什么方向落下?阳光下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3、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二)科学探究 1、讲解;我们一般用方位和高度来描述太阳的位置。描述太阳的位置首先选好参照物,然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描述。 2、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选好参照物(如旗杆、房屋、大树等。),教学设计,3、提示: (1)要站在同一地点观察; (2)学生拳头有大有小,高度可能有误差,这是正常现象。 1、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在参照物的什么方位和当时太阳的高度) 2、组织学生观察教师立的标杆。(教师在早晨就立好标杆,每隔一小时,给标杆的影子画出长度和方向) 3提问:你从标杆的影子上发现了什么?影子的方向变化可能与什

13、么有关? 4组织学生交流预测。 (1)影子的方向发生什么变化? (2)影子的长短发生什么变化?(三)课外观察1、要求:、每天从早到晚太阳的位置。、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温度的高低都会发生变化。它们之间有无关系和规律,必须通过测量才能知道。 2、方法:组装日影仪或用橡皮泥固定一根10厘米的小棒在白纸,放在阳光下。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做标识。每隔一小时,画出物体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做好标记,记下当时的时间和温度,太阳和高度(拳头数)3、提示:观察记录延续一天;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学生活动1、观看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2、根据问题进行解答。 3、随便说说。1、了解描述太阳的方法。2、阅读课本确定太阳的位置的方法。3、到教室外观察太阳。 4、选好参照物。5、交流自己的发现。6、观察标杆影子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