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3691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蜜蜂引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会认 7 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认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教学难点:了解“蜜蜂怎么会引路”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小小虫,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她爱劳动。打一动物,猜猜它是谁?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蜜蜂有关,我

2、们一起来学习第 26课蜜蜂引路 ,齐读课题。3、 “引路”是什么意思?是谁让蜜蜂引路呢?蜜蜂又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2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生字情况。(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采用齐读,目的是利用大家的力量带动全班同学把生字的音读正确。(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采用个别读、领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3)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采用齐读、个别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4)课件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采用个别读,在语境中巩固识字。三、理解区别“往常”和“常常” 。四、感悟课文,学习第三自然

3、段。1、引入: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他要亲自去找谁呀?2、默读课文读三自然段,拿起笔把列宁看到的景物用“”圈出来。3、反馈信息,然后出示课件验证。4、体会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做向导找到养分人的句子。5、根据形象课件示意图,以及相应的文字提示,复述列宁找3到养蜂人的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列宁遇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来解决问题的美好品质。五、感悟课文,学习第四段。 1 、引入: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判断,终于找到了养蜂人的家,他心里很高兴,那列宁见到养蜂人后会说些什么呢?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2 、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说些什么?想象说话。自由发言。 3、 理解“惊讶” ,养蜂人为什么会惊讶? 4、 指导朗读此句。然后采用多种方法读好词句。 5 、 列宁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试试? 6 、 理解“向导” ,用亲切、风趣的语气笑着说。 7 、师生合作读对话,带表情、动作去读。 六、了解列宁、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小故事,名字叫?写的关于谁的故事呀?(出示列宁的资料)2、那蜜蜂真的会引路吗?(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学了课文,你的收获一定不少吧,说来听听。七、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