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书选读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33495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代文书选读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代文书选读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代文书选读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代文书选读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代文书选读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代文书选读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代文书选读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历代文书选读复习重点大纲第三章 告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告示的含义、红示的内涵;掌握入关告谕、 禁馈赠告示等公文在历史上的价值。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 入关告谕 (重点)识记:入关告谕一文的作者;约法三章的内涵;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秦民欢迎该告谕的原因何在?首先,告谕极富针对性,抓住了秦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秦朝的严刑苛法问题;其次, 告谕不仅废弃了戕害人民的苛法,而且还立下了保护人民的新法;再次,宣告了军队的任务是为民除害,而绝不骚扰人民。应用:评价入关告谕一文在历史上的地位。(二)告示(次重点)识记:告示的含义;红示的含义告示:是古代官府昭示民众的一种

2、下行公文文种。红示:清代凡新官上任前,也在衙门前张贴用红纸书写的告示,称为“红示”理解:文体明辨对告示的解释(三) 戒浮文巧言谕 (一般)识记:戒浮文巧言谕一文的作者理解:该文的矛头指向是什么?应用:结合时下的文风问题,谈谈戒浮文巧言谕的历史价值。第四章 教令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令的含义、文体特点;掌握求贤令、 求言令、 军令等公文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教令(重点)识记:教令的含义理解:教令的演进应用:教令文体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教”和“令”,是古代帝王官吏下行公文文种的名称,“教令”则是二者的统称。“教”,就是仿效和教化的意思, 帝王发布文

3、告,臣民们仿效去做。汉代以后,官吏下达的文件也称“教”。“令”就是命令。早时只有帝王的命令、文告才能称“令”。商周时代则称为训、誓、诰、命,战国时代将训、誓、诰、命统称之为“令”。秦以后改“令”为“诏”,“令”则限于皇后和太子下达的文告。汉代以后, 诸侯王发布的命令称为“令”,以后又将官府发布的命令,都称为“令”。- 2 - 教、令文体近似,一般篇幅较短,文字凝练、准确、坚定,给人以不容置疑之感。(二) 求贤令、 求言令(次重点)识记: 求贤令、 求言令等公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什么是“面从”?应用: 求贤令、 求言令等公文在历史上的价值。(三) 军令(一般)识记: 军令一文的作者;

4、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军令的文体特色和语言特色。第五章 表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表文的含义、 格式及文体特点; 掌握历史上表文的使用变化情况;掌握出师表 、 陈情表的主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表文(重点)识记:表文的含义,翻译出师表、 陈情表中的经典句。理解:表文使用的演进情况应用:简析明太祖朱元璋对表文体进行规范的意义。表文是起源于汉代的一种上行文种,用于臣僚向君主陈述政事,表达情感。东汉以后, “表”的使用已不仅限于“陈情”。三国两晋把凡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都称为“表”,内容也更加广泛,包括论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和讼理、弹劾等。唐宋以后,“表”

5、的进言议事的作用逐步由其他文种替代,而仅用于陈谢(谢官、谢赐) 、庆贺、进献之类了。明代,凡遇朝廷举行庆典,如寿旦、元旦、冬至等,内外臣僚都在照例进贺“表”,“笺”。“表”用于皇帝和皇太后,“笺”用于皇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颂美之辞过多,规戒之意未见”, 提倡“文章平实,勿以虚辞为美”,并将韩愈、柳宗元表文作范本,颁告天下,严禁“表笺疏奏”用四六骈体。此后,又正式颁布“表笺”程式,统一这种文体,从此“表”的程式走向固定化。(二) 陈情表(次重点)识记: 陈情表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陈情表的写作背景及其语言特色。应用:作者怎样将“忠”与“孝”的矛盾进行调和的?(三) 出师表(一般)识

6、记: 出师表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出师表的前半部分,向后主提出的三点建议是什么?第六章 封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封事的含义、产生原因;掌握封事的演进过程;掌握封事消失的年代。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封事(重点)- 3 - 识记:封事的含义理解:封事的产生及其演进封事是产生于汉宣帝时的上行公文文种,亦称“封奏”或“封”。属于奏启类, 机密性较强,类似以后的“密呈”和“密函”。“封事”不止密奏阴阳,只要是属于不能泄漏的机密事项,均用“封事”上呈皇帝,而封建君主为加强其统治,也通过这种文书了解下情。汉代的章奏一般都不封口,只有奏陈秘密事项,才封口上呈。到了唐代,

7、“封事”仍用于秘密进谏,杜甫诗中就有“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的句子。元明以后,“封事”逐渐消失。(二) 举成公敞封事 (次重点)识记: 举成公敞封事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举成公敞封事的写作背景及其语言特色。应用: 举成公敞封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精神?(三) 戊午上高宗封事 (一般)识记: 戊午上高宗封事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戊午上高宗封事产生的背景。应用: 戊午上高宗封事一文的历史影响。第七章 札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札子的含义、起始年代及其使用范围上的演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札子(重点)识记:札子的含义理解:札子的产生及其演进“札子”也称

8、“札”,又称“札子”,是古代朝廷官府的一种简便公文。始于宋代。 宋代以后的札文,既可作上行文又可作下行文。向朝廷上奏的上行文称“札子”,而用作朝廷和官府发布命令的下行文“札”和“箚”称作“御札”“省札”“札子”等。清代使用的“札”文最普遍。上级官厅向下级官厅行文,凡委任事项, 督催某事等都用“札”。(二)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次重点)识记: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写作背景。(三) 论按察官吏札子 (一般)识记: 论按察官吏札子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论按察官吏札子产生的背景。应用: 论按察官吏札子一文的写作目的及其对现实的影响。第八章

9、奏疏- 4 -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奏疏的概念、起始年代、 产生背景、 文体要求; 把握谏逐客书 、论贵粟疏 、 谏太宗十思疏等文的主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奏疏(重点)识记:奏疏的含义理解:奏疏的产生、格式及文体特点“奏”的文种始于秦朝,追溯它的前身,据说源于周朝的“事书”,战国的“上书” 。秦始皇出于尊君抑臣的需要,将“书”改为“奏”,从此“奏”就称为群臣上书君主的专用文书。“疏”始用于汉代,也是上书君主的专用文书,由于其功能一致,故以“奏疏”作为臣属向皇帝谏政论事公文的统称。“奏”是进的意思, “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奏疏” 的格式十分严格,行文必须以

10、“臣某言” 或“臣昧死上言”开头,用“死罪,死罪”结尾。由于“奏疏”是呈进君主的,因此还要讲究“典雅”,这无疑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君权至上的观点。(二) 谏逐客书 、 论贵粟疏 (次重点)识记: 谏逐客书 、 论贵粟疏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谏逐客书的写作背景。应用: 论贵粟疏对西汉初政权巩固的意义。(三) 谏太宗十思疏 (一般)识记: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谏太宗十思疏产生的背景。应用: 谏太宗十思疏 “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思”的现实意义在哪里?第九章 奏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奏记的概念、与奏疏的关系;把握奏记立嗣、 都亭

11、奏记等文的主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奏记(重点)识记:奏记的含义理解:奏记与奏疏的关系奏记,属上行公文类,用于上陈的简牍,包括笺、笺记等。清代吴曾祺文体刍言:“奏记,奏进也。或称奏记。或称奏书,或称奏牍。其实一也。与上书相拟,同为进御之称,而臣下可以通用者也”。清王兆芳在文体通释中则说:“奏记,进事于王侯大臣而申言阙志,奏书之别支也。主于言事进志,与奏疏相类”。这就是说佐僚对上司陈述意见,百姓向州郡上书,下属向上司都称奏记。(二) 奏记立嗣 (次重点)识记: 奏记立嗣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5 - 理解: 奏记立嗣的写作背景。应用: 奏记立嗣中表现了丙吉对汉室的什么精神?(三)

12、 都亭奏记 (一般)识记: 都亭奏记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都亭奏记产生的背景。第十章 檄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檄文的含义、二尺书的含义:檄文的写作要求;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 为袁绍檄豫州等文的主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檄文(重点)识记:檄文的含义;二尺书的含义;檄成为正式公文文种的年代理解:檄文的写作要求应用:檄文之于现代公文写作的意义檄文,是古代一种军事类的文告,经典释文中解释说:“檄,军书也。”它是古代在从事征伐时的一种声讨性的文字,有的时候也用于征召和晓谕臣民。早在虞舜时代,就已产生檄文的前身。战国时期,檄成为正式公文文种。汉代以后,檄文成为

13、一种正式的文体形式。汉代檄文,书写要在木简上,长二尺,所以又称“二尺书”。“檄”的写作,要叙事明白,说理雄辩,气势强盛,说话果断,忌隐晦曲折、和缓细巧。声讨性质的“檄”还要宣传己方的英明,揭露敌方的罪行, 分析敌我形势和人心的背向,算计彼此力量的强弱,以鼓舞士气。檄文的风格,就是要张扬其辞,务在雄壮刚健,表现出压倒敌人的气势。(二)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次重点)识记: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的写作背景及其写作特色。(三) 为袁绍檄豫州 (一般)识记: 为袁绍檄豫州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都亭奏记产生的背景及其写作特色第十一章盟文一、学习目

14、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盟文的含义、盟文的写作特点:左传简介;把握晋楚“宋之盟”盟文等公文的主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盟文(重点)识记:盟文的含义、 左传简介理解:盟文的由来应用:盟文之于现代公文的影响盟文,亦称“盟约”、“盟契”、“盟书”、“载书”等,是古代社会集团、邦国之- 6 - 间订立同盟而写的一种文体。西周之前,不见盟文,春秋战国以来,国际之间争霸争雄,人际之间尔虞我诈。为了保持某种状态下的平衡稳定,常常须盟誓,因而也就常常应用盟文这种文体。盟文写作要点,必须写明危难发生的因由,奖励忠孝,彼此存亡与共,同心协力;祈祷冥冥中的神灵,以此进行鉴察,指着九重天作为证人;激

15、动奋发地来树立诚信,恳切深挚地安排词句。 今天我们仍然有“同盟条约”这种文件,但内容和形式要求,都不同于古代了。(二) 晋楚“宋之盟”盟文(次重点)识记: 晋楚“宋之盟”盟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晋楚“宋之盟”盟文的写作背景。(三) 与段匹单盟文 (一般)识记: 与段匹单盟文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理解: 与段匹单盟文产生的背景第十二章状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状文的分类、行状、逸事状的含义;掌握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 段太尉逸事状等公文的主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状文(重点)识记:状文的分类、行状的含义、逸事状的概念理解:

16、逸事状与正式的行状之间的区别应用:行状文与一般的传记文之间的区别状文,有行状、 呈状之分, 行状,是源于汉代的类似人物传记的文种。所谓“行状”,就是指一个人的德行状貌意思。古代一些有名望的人死后,他的家属、门生、故旧,为替他向朝廷请求谥号,或请求“史馆”(国家设立的修史机构)为他立传,便将死者的名字、爵里、生平事迹、享年等写下来送呈上去。为这一用途而写下的文字,即称为“行状”。这是“行状”的最初用途。后来大量的“行状”,则已不是出于这一用途,大半是请人替死者代撰墓志文以前,由死者家属或了解死者的人,事先起草的一篇有关死者的生平事迹的资料。这样,行状文也就多起来了。从内容来说, 行状文也就是传记文,但由于行状的用途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