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纯*** 文档编号:53233494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7 7课课散文诗两首散文诗两首教案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 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5

2、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 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这说明什 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 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 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 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 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1

3、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 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班得瑞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 、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小男孩(妈妈),从_看出。”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

4、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 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 ,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2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 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 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 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时

5、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 ,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 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 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 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 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 妈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

6、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 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 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 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 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 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

7、文学 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 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 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3(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 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 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