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李嘉图模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207949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李嘉图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二章李嘉图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二章李嘉图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二章李嘉图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二章李嘉图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李嘉图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李嘉图模型(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3月,第二章 李嘉图模型,2,本章概述,一些基本概念 单一要素经济中的工资与价格 贸易模式与贸易所得 比较优势理论中工资与价格的决定 李嘉图模型的实证证据 提供曲线,3,生产要素与机会成本,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劳动、资本和土地。当我们多生产一单位A产品的时候,就不得不放弃生产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所放弃生产的这部分产品就是生产一单位A产品的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相比于他生产其他产品来说最好,那么他将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拥有生产某种产品最好的技术,那么他将在生产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例子:本国生产一单

2、位香水需要2个小时,而外国只需要1个小时;本国生产一单位芯片需要6个小时,而外国只需要2个小时。 此时,外国在生产香水和芯片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本国生产一单位香水的相对机会成本为1/3单位电脑芯片,而外国为1/2单位电脑芯片,所以本国在生产香水上具有相对优势。,4,劳动生产率,我们用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来衡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令alp和alc 分别为本国生产香水和电脑芯片所需要的单位劳动投入。 alp越高则说明生产一单位香水所需要的劳动投入越多,也即本国在香水上的劳动生产率越低。,5,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给个人带来的效用是相同的。 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表明一个

3、国家或经济体保持等量的国民福利水平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消费量组合的点的轨迹。无差异曲线可以有多种形状。,6,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可以有多种形状。,7,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PPF)能够表示出在恒定的生产率和有限的资源下最大限度的生产一系列产品的组合。 李嘉图模型中所讨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只包括两种类型的产品,而且这两种产品的生产率是恒定的。,8,如果令本国全部的劳动力资源总量为L,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数学公式将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出来:alpQp + alcQc= L上式隐含地假设了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所有生产组合使用了全部可得的劳动力要素,不存在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或者是失业。在李嘉图模型中,

4、生产可能性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是重合的。,9,生产可能性边界,举例: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计算机上有比较优势,而厄瓜多尔在生产玫瑰上具有比较优势。 假定,首先美国只生产计算机,而厄瓜多尔只生产玫瑰,两国都要消费两种产品,这样的贸易是否会使两国都收益呢?,10,举例:比较优势,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两个国家从事于符合自己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那么他们总会得益于贸易。最后,值得一提的是,PPF的形状不总是一条直线。它取决于边际替代率的变化,如果边际替代率不变,那么就是一条直线。,11,单一要素经济中的工资与价格,下面,我们开始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对李嘉图模型进行阐释: 市场结构被假设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

5、的市场结构意味着,产品价格对于企业而言是外生给定的。 在劳动力市场上,我们假设工人可以在两个部门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当两个部门支付的工资存在差异的时候,工人会向单位报酬较高的那个部门流动。,12,需求方面,所有消费者都是同质的,我们用一个代表性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13,单一要素经济中的工资与价格,工资决定: 在均衡的情况下,两个部门之间的工资必然相等,否则劳动力的部门间转移将会继续。 以上条件可以表示为如下的数学等式:PP*MPLP=PC*MPLCPP/PC=MPLC/MPLP这个式子的左边是香水的相对价格,右边则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斜率的绝对值,即多生产一单位香水的相对机会成本。 它的经

6、济含义是,在均衡的状况下,两个部门的工资应该相等,部门之间不会有劳动力的转移。,14,单一要素经济中的工资与价格,注意到,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单位产品所需劳动为倒数关系,乘积恒等于1,即:MPLC*alc=1 ;MPLP*alp=1显而易见地,存在如下的式子:pp/pc=alp/alc,15,单一要素经济中的工资与价格,贸易模式与贸易所得,现在我们讨论开放经济下的情况:假设同时存在“本国”与“外国”,两个国家之间可以进行产品交换,且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运输费用。 类似地,我们用 p*,w*,a*来表示外国相应的价格、工资和生产率。,16,李嘉图认为,国际间相对劳动力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即,当a

7、lp/alcalp*/alc*或alp/alcalp*/alc*时,就会有贸易发生。 例如,若alp/alcalp*/alc*,说明本国在生产香水上的相对机会成本要比外国低。此时,本国在香水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两方面的结论: 首先,本国在哪个部门上会具有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本国的劳动力; 其次,无论本国的绝对生产率如何,它总会在某一个部门上具有比较优势。,贸易模式与贸易所得,我们对两国的生产率进行赋值,并用下面的表格表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出口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会进口它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因而,两国的贸易模式将是:本国出口香水,同时进口电脑芯片。每个国家会专

8、业化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18,贸易模式与贸易所得,贸易的福利影响,这一贸易模式对于两国的福利有什么影响呢? 给定边际劳动生产率不变,同时外国的香水相对电脑芯片价格下降了,即意味着消费可能性边界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贸易使得两国的福利都增加了。,19,对外国来说,也有相似的结论,如下图:,20,贸易的福利影响,工资与价格的决定,在李嘉图模型中,自由贸易不但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也会使两国的真实工资上升。由于两个部门是完全竞争的,因此厂商创造的全部价值都将用于支付要素回报,在这个模型中只有一种要素,所以每个部门工人每小时工资等于该部门在一个小时内实现的价值:wp=pp/alpwc=pc

9、/alc,21,假定本国香水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1,电脑芯片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1,alp/alc=1,外国alp*/alc*=4 。 则本国在生产香水上有比较优势。假设自由贸易后,本国专门生产香水,外国专门生产电脑芯片,pp/pc=3。 自由贸易后本国的真实工资为3单位的电脑芯片,而自由贸易前本国的真实工资是1单位的电脑芯片。同理,自由贸易后外国的工资为4/3单位香水,而贸易前外国的真实工资为1单位香水。贸易使两国的真实工资上升。,工资与价格的决定,通常来讲,贸易模式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而工资水平则是由绝对优势决定的。 李嘉图模型中,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是相同的,但由于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两

10、国的工资分别由其单位劳动生产率决定。 高生产率的国家和地区,它的工资相对来说也会比较高。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证据。,23,工资与价格的决定,24,工资与价格的决定,25,工资与价格的决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工人的低工资是一个经常被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者们所职责的话题。 他们认为,低生产率国家在生产率上升的同时支付给工人低工资将会损害美国这样的高生产率国家的利益。 如果我们使用李嘉图模型来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的话,我们发现中国在过去20多年来,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还是相对较低。 事实上,这些指责将生产率的增长率和

11、水平两个概念做了混淆,从而错误地使用了比较优势的理论。,26,工资与价格的决定,世界相对价格的决定: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品和进口品的相对世界价格比。 注意: 首先指出口与进口价之比,而不是相反。 其次是指世界价格,而不是国内价格(本模型中二者相等)。首先我们考虑相对供给曲线,和前面一样,我们假设本国在香水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考虑如下几种情况:,27,工资与价格的决定,当pp/pcalp*/alc*时,本国和外国都将只生产香水,而不生产电脑芯片。,工资与价格的决定,进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相对供给曲线:,29,工资与价格的决定,世界相对价格由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共同决定。给定相对供给曲线以后,相对

12、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决定了均衡价格和产量。,30,工资与价格的决定,一个例子,考虑另外一个例子: 假定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巧克力和领带。本国生产领带有比较优势。 世界可行的生产曲线如 右图:在A点,两个国家都生产巧克力;C点两个国家都生产领带,B点是本国生产领带和外国生产巧克力,J点是本国和外国都生产领带,而为外国同时还生产巧克力。,31,巧克力的供给曲线如下图:,32,一个例子,两国的相对工资由商品价格和生产率决定: 当pt/pcalt/alcalt*/alc*,此时本国和外国都只生产巧克力,W/W*=1/alc/1/alc*。 当pt/pc=alt/alcalt*/alc*,此时本国同时

13、生产巧克力和领带,外国只生产领带,W/W*=(1/alc)/(1/alc*)。 当alt/alcpt/pcalt*/alc*,此时本国只生产领带,外国只生产巧克力, W/W*=(1/alc/1/alc) *(pt/pc)当alt/alcpt/pc=alt*/alc*,此时本国只生产领带,外国同时生产领带和巧克力,W/W*=(1/alt)/(1/alt*) 。 当alt/alcalt*/alc*pt/pc,此时本国和外国都只生产领带,W/W*=1/alt/1/alt* 。,33,一个例子,34,一个例子,相对工资,贸易条件在两个国家的成本率之间,本国贸易条件改善会成比例地提高本国相对工资。如果贸

14、易条件使本国可以同时生产两种商品,相对工资则反映了这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在李嘉图模型中,相对工资反映了两国的相对生产率。这个性质有多大程度可以在现实中成立呢?有观点认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穷国有意压低工资,从而使相对发达的国家在贸易中处于劣势。但事实表明,穷国的低工资反映了其低生产效率的事实。,35,相对工资,对贸易的误解,误解一:贸易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回应: 自由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强调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其相对最有效率的产品。 由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任何国家,即使不发达国家也能从贸易中获利。,37,误解二:高工资国家的利益会在和低工资国家贸易时受到损

15、害回应: 贸易可能会降低高工资国家部分人的收入,从而影响一国的收入分配。 由于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贸易会提高另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且对所有的消费者也是有利的,因为消费者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高品质的商品。 专业化也有利于厂商提高生产率。,38,对贸易的误解,误解三:自由贸易剥削穷国回应: 工资由劳动生产率决定,和贸易无关。 不管有没有自由贸易,穷国的劳工标准可能会更糟。贸易会使穷国的工资得到提高,也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好处。 从自给自足到自由贸易,每个国家都会受益。贸易获利来自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即一国可以更好的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换取自己不具有生

16、产比较优势的产品。 所以,贸易就好像一种生产技术,推动贸易的两国都获得更高的消费水平。,39,对贸易的误解,李嘉图模型的实证证据,(一)MacDougall的实证检验根据劳动相对成本理论,在两国经济中,对于某商品的生产而言,如果A国与B国劳动生产率的比值高于A国与B国在工资成本上的比值,那么A国将向B国出口该商品。 为了检验这个理论, MacDougall用英美两国作为样本作了实证分析。 在判断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上,作者将对第三国的出口份额作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在某一产品上对第三国的出口份额比英国的高,那么就说明美国在该产品上有比较优势。,40,1951年,美国对英国26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比例和该行业美国对英国的劳动力生产率之比表明,相对比较优势成立。虽然1951年美国在26个行业都有绝对优势,但美国出口的行业都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41,李嘉图模型的实证证据,MacDougall观测到,在二战前,美国制造业的工资大约是英国的两倍,那么根据李嘉图模型,如果美国某行业的工人产出效率比英国高出两倍,则美国在该行业的出口份额应该比英国高,反之,则英国的出口份额更高。为此,作者用1937年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他发现,在选取的25个行业中,20个行业的数据支持了上述假说。 作者又利用制造业不同子行业的工资数据做了回归,回归结果也支持了李嘉图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