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_洪银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_洪银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学术月刊2001 年第 10 期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洪 银 兴(南京大学副校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者按 回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 ,最终都将聚焦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创新。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受到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果说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创立的这一理论, 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那么 ,今天我们以马克思的科学精神,深化与发展这一理论 ,其根本目的亦在于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性。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命题, 为我们立足国情、立足当代 ,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2、理论指明了广阔前景。本刊今年第 7 期曾以“劳动价值论的深化与发展”为题编发过一组笔谈 ,引起读者的关注;从本期起我们将开设“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专栏 ,欢迎大家来稿共同参与讨论 。中国市场化改革进行了 20 多年, 改革的进程必然要触及到一系列新课题, 其中包括:对个人财产、私人资本的价值评价;现阶段社会劳动的范围及各种性质的劳动作用的评价;对各种形式的非劳动收入的价值判断;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按要素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等等。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对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认识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判断与科学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关。 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来说明这些新课题依赖于两个方面的思想方法
3、:一是要在完整准确地理解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 仔细研读资本论 , 可以发现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价值论时, 对资本、价值增殖等等范畴都有否定和肯定的二重性的分析。 现在特别要注意长期以来被忽略的肯定一面的分析。二是现阶段的情况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经济条件已大不一样, 因此需要结合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实践, 以发展了的劳动价值论来科学地研究和说明新课题。个人财产和私人资本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不例外。作为社会主义的运动有两个阶段, 一是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 。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在不同
4、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劳动价值论本来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 ,用劳动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运行的规律 ,目标是通过揭 38 示剩余价值的来源, 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而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果还要研究和运用劳动价值论 ,则是要用以寻求建设新社会的要素和途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条件相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他要同生产资料结合从事劳动就得被资本所有者雇佣,他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就得被包括资本家在内的财产所有者占有,他所得的只是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出卖劳动力所得。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也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其劳动生产力也是属于资本的生产
5、力。因此,对劳动者而言只有劳动收入,没有财产,更谈不上财产收入。正因为劳动者是无产者,这个社会就不是劳动者的。马克思就是在这种分析中发现无产者是这个社会的掘墓人,其革命也最彻底。转向新社会后 ,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人阶级成为这个社会的建设者。作为建设者就不能再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应该成为有产者, 分享建设的成果。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在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后,“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里讲的个人所有制,过去许多人理解为是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从马克思的思想分析,个人所有制应该包含个人财产。如果劳动者进入新社会后仍然
6、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那他为什么要推翻旧社会呢? 当然传统理论的解释是,劳动者成为了公有制的生产资料的主人。问题是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没有达到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水平,实际上仍然存在着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更何况在现行的体制中,无论是在国有制还是在集体所有制中,劳动者并没有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资料的主人。在这种背景下,确认个人财产,确认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联合劳动的关系,是符合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富裕人民。富民就不仅是增加人民收入 , 还要增加人民的财产 。在此前提下 ,劳动者就不一定是无产者, 也不一定与劳动条件相分离 ,他可能是以一个资产所有者的身份进入生
7、产过程 。其收入就不仅有劳动收入 ,也可能有资产收入 。个人财产包括各种金融资产、房地产等不动产。这里特别要指出采取股票、企业债券、股权等形式的各种资产。这些涉及到对作为收入来源的财产即私人资本的价值判断。根据马克思理论,劳动者与劳动条件(资本)所有权分离,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的起点。资本原始积累就创造了这种起点。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诅咒的:“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的这个价值判断是针对资本原始积累而言的。我们不能把这种起点永恒化,也不能将这种逻辑上的抽象简单地还原为现实。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可能出现劳动者同时就是其他要素所有者的状况。劳动者不仅
8、以劳动得到收入,还可能以其持有的股权、以其投入的技术、以其管理才能及不动产获取财产收入。反过来资本所有者也可能通过其管理和技术的投入而投入劳动。特别是现阶段,对许多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合法经营和企业家精神而积累起来的资本不但不能简单地加以诅咒,还要给予鼓励,现阶段最稀缺的生产要素不是劳动,而是资本。针对长期以来将个人投资者打入异类的传统,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 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 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这对以财产增殖为目的的私人投资者是一种鼓励。就建设新社会来说,不仅需要劳动,更需要私人投资。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市场经济
9、的发展进程中,不仅收入差别得到了承认,财产差别 也将得到承认,而且财产收入也应该同劳动收入一样得到承认。 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讲 ,收入与财产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过去的体制中,不承认个人 马克思:资本论 , 第 1 卷, 第 832 、829 页。 39 利益 ,劳动者没有劳动积极性 。已有的改革承认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并且将其个人利益同劳动成果和企业利益挂钩 ,不仅调动了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 ,也调动了其关心劳动成果和企业利益的积极性。现在承认个人财产 ,也就促使劳动者从自己的财产利益上关心整个国民财富的增加。个人财产增值不仅是增加个 人财富 ,也在增加国民财富 。这也正是建设新社会所要求的
10、。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承认个人财产的含义不仅仅在于个人财产的增加 ,还在于承认财产参与财富创造过程的增殖。我们同样会预见到 ,今后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收入差别,更大的是财产差别。这将是新的层次上的公平 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例如用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用遗产税调节财产差距。社会劳动和先进生产要素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一个重要内容是寻求先进的生产要素以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也分析了先进生产要素。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劳动创造价值问题,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被忽视了,或者被片面化了。过去对劳动价值论的片面理解是将价值创造等同
11、于财富创造,进而将生产要素限于劳动,由此阻碍了对先进生产要素的探索和利用。对此我们可以在对劳动价值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作出说明。为了科学地认识各种要素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有必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运用抽象法 ,在纷繁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商品 ,从商品中抽象出价值,从价值中抽象出劳动 ,由此得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当我们顺着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还原为现实时,就有必要将 其舍象掉的因素加进来 。例如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还包括技术 、管理等脑力劳动;商品的生产不只是价值的创造 ,而是包括使用价值在内的财富创造,既然是财富创造 ,其作用的要素就不仅仅是劳动,
12、还包括资本等非劳动要素 。 首先 ,来分析一下关于社会劳动的范围。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社会劳动有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之分。生产性劳动即创造价值的劳动, 非生产性劳动即不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生产性劳动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 因此马克思当时将服务业行业的劳动列入非生产性劳动的范围 ,尽管马克思也认为其中的许多劳动是社会必须的 。长期以来, 我国服务行业发展严重滞后可能与此有关。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冲破了这个理论框框, 现代社会包括我国在内已经在第三产业的名下将服务业的收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服务业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已经得到确认。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13、,就像公务员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 ,它们属于社会劳动的范围,但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这决不意味着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不重要 。它们是社会所必须的 ,也是崇高的 。他们的劳动可以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提供环境和内涵。就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来说,在许多人看来,生产性劳动仅仅是指工人的劳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不在此列。这是违背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价值论没有将价值源泉唯一地归结为直接劳动。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中,管理、技术实际上都参与价值创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概念:“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
14、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一个职能就够了。” 这意味着从事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只是直接劳动 ,还包括技术和管 马克思:资本论 , 第 1 卷, 第556 页。 40 理。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 :“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这里所说的生产,包括商品从首要商品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经过的一切行为)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 。,与此相应,管理者、工程师只要处于其特定的分工岗位上,仍然可以成为创造价值的总体工人的一员。劳动价值论还指出,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多倍于简单劳动。现代经济的趋势是,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以及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于
15、直接劳动者。现在的绝大部分私营企业家也可能通过其管理、技术的投入以及市场的开拓而参与价值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参与了价值创造。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其技术和管理的劳动是复杂劳动的话,其创造的价值可能多倍于直接劳动者的简单劳动。 其次 ,关于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的区别和联系 。劳动价值论区分了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两个方面,但没有将价值创造替代财富创造。社会产品(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财富创造与各种生产要素相关,价值创造只与劳动相关,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不能孤立地进行,它必须同整个财富创造过程结合进行。马克思从财富创造过程中抽象出价值创造过程,目的是要从价值关系和价值创造分析中揭示剩余价值
16、的来源。而要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则要研究财富创造过程。因此我们在运用劳动价值理论时,决不能将从财富创造中抽象出的价值创造过程代替财富创造过程。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德国工人党哥达纲领中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句话时所说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资财富本来就是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上面那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然而一个社会主义的纲领不应当容许这种资产阶级的说法,对那些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避而不谈。” 第三 ,关于财富创造的决定性因素 。非劳动生产要素没有成为价值创造的要素, 但能成为财富创造的要素。财富的创造需要劳动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其中包括资本 、土地、技术、管理等等。马克思引用过一句名言 :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 。这意味着财富的生产需要土地等生产条件 。资本、土地等非劳动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