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88433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4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优化设计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优化设计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优化设计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优化设计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设计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设计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题,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现实版的梁山有复杂的权力格局:被火拼掉的旧梁山、智取生辰纲的晁盖集团、宋江 的江州集团、二龙山集团、桃花山集团、少华山集团, 这个权力格局浮在上面是“义”,藏在下面是“利” 。多少机谋诡诈,多少樽俎捭阖,最后通向一块石碑刻着一百零八个名字的石碑。那不是上天的鉴示,而是权力的博弈。在这个江湖里, 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地快乐。梁山的开拓者杜迁、宋万在角落里卑微地讨生活; 被灭了满门的扈三娘沉默不语,如同行尸走肉;呼风唤雨的公孙胜随时准备远离;无法逃离的晁盖,孤单地冲在队伍的前面,被一箭射死在曾头市。即使梁山的胜利

2、者宋江,又何尝不是过着惨毒的人生?他殚思竭虑,呕心沥血, 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带着一支大军和朝廷达成了交易:招安。但等他把手里的牌一张一张打光,直到无牌可打的时候,才知道一切不过是浮梦一场。他喝下御赐的毒酒后,又把最忠心的家奴李逵毒死。李逵对着他大喊一声:“反了吧!”回答李逵的却是无可奈何的一句话:“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的成?”此时宋江心中,不知该是何等苍凉。但在梁山之外, 又何尝不是一个黑暗江湖?没有外面的那个大丛林世界,也就不会有梁山这个小丛林世界。在梁山外, 高太尉早就准备好了空荡荡的白虎堂,董超、薛霸早准备好了杀人的水火棍。 这个世界里, 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义良心但

3、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权力。 最终的结果是暴力的螺旋上升,最终没有人能觉得安全。驰名河北的富户卢俊义,转眼就家破人亡。 享有高级公务员身份的林冲,瞬间就沦为阶下囚。一心替政府出谋划策的黄文炳,夜半之间就被土匪拖走,活生生被一块肉一块肉地脔割,这样一个野兽世界,又怎能长得出黄金般纯洁的忠义堂呢?少年心中的梁山,就像射雕英雄传 里的武侠江湖。 那里的人们千金一诺,正邪分明。它是童话般的英雄世界。而“十年砍柴”给我们解构的梁山,却是笑傲江湖里的血腥王国。主宰这个王国的是暴力与权谋:正与邪模糊不清,君子与小人转瞬移位。但是笑傲江湖里终究有啸歌天涯的令狐冲。同样,水浒传中也有人间的坦荡赤诚。在勾勒诡谲江湖的

4、同时,“十年砍柴”也花了许多篇幅去描写一颗颗挚诚的心灵。林冲和鲁智深之间超越世俗的友谊、燕青对卢俊义毫无保留的忠诚、顾大嫂博大的母性光辉 ,这是暗夜里的一束光,冰雪中的一份热。在漫无尽头的黑暗江湖中,照亮我们、 温暖我们的, 不正是这样一份从人性中洋溢出来的光与热吗?(选自 2010 年 8 月 20 日文汇读书周报 )下列对“那不是上天的鉴示,而是权力的博弈”一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梁山的开拓者杜迁、宋万在角落里卑微地讨生活。B.一心替政府出谋划策的黄文炳,活生生被一块肉一块肉地脔割。C.呼风唤雨的公孙胜随时准备远离。D.被灭了满门的扈三娘沉默不语,如同行尸走肉。2.下列表述不符合

5、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少年心中的梁山和“十年砍柴”解构的梁山,是射雕英雄传的武侠江湖和笑傲江湖的血腥王国的区别。B.现实版的梁山有复杂的权力格局,因为“利”,而暗自进行着权力的博弈。C.梁山的胜利者宋江最终达到了自己和大军被朝廷招安的目的,至死也未想过反叛朝廷。D.水浒传中也有人世间的真善美:人与人之间的坦荡赤诚。3.在作者心中, 水浒传到底有什么特色?4.文中作者两次提到笑傲江湖,作用有何异同?二、阅读题, (2011 浙江嘉兴一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 荀子的文学创新兴盛于汉代、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 “赋也者,受命于诗人,

6、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探求其受诗、 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 云 蚕 针等五篇。其中,有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写。 在形式上, 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 七言或多言, 善用排比,韵散间出。 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全面继承并发展的大赋特点, 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范式的创制者。 这说明

7、赋之最早出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当然, 赋体在汉代蔚为大观,类型繁多, 其发端和起源, 也不会是单一的。 但是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清人王芑孙在 读赋卮言 中说: “相如之徒, 敷典摛文, 乃从荀法。”说得更确切、通俗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创作的。荀子的文学创新, 还反映在他的作品成相篇 上。该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以三三七加四七的句式,写出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黯愚黯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从通篇来看,内涵丰富,亦论亦述。既用这种弹唱之词来阐发深刻的治国之理,又用来叙

8、说曲折的历史故事。在形式和表现上,则曲调简短,极富民间劳动的节奏感,且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荀子的这种文学创造,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宋以后勃然兴起的弹词正是继承了荀子所创制的这种弹唱文学的特点,才成为以叙说故事为主,深受民间喜爱的文学范式的。荀子的文学创新动力,有其独特的文化之源。他虽为战国后期的赵国(今山西安泽 )人,但他“年十五游学于齐”,在齐国的学术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 。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春申君的推重和赏识。可见他的一生除曾短时游秦、赵等国谋仕不遂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齐、楚两国度过的。 而在被孟子称为 “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的战国时代,“唯齐、楚

9、两国颇有文学” 。当时的齐、楚两国,先后形成稷下和兰陵两个文化中心,形成肥沃的齐楚文学土壤。荀赋五篇,全以隐语写成,说明其产生与隐语风习有直接关系。文心雕龙谐隐中即有“楚庄、 齐威, 性好隐语” 的记载, 这说明齐、 楚两国都有好隐语的风俗。而史记 滑稽列传中记载的“齐威王之时喜隐”, 新序记载“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的事,也说明隐语在齐国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而有着更有效的传播。正像以隐语来写作的荀赋,只有在齐、 楚这样丰厚的隐语土壤中才能培育一样,荀子的颇多文学创新成就,就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的时代结晶。下列对文中赋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篇 在我国文学史上应该是严格意义

10、上最早出现的赋,它是荀子致力于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B.赋篇内容丰富,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以及云、蚕、针等具体事物有着形象 而逼真的描写。C.赋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在形式和表现上,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D.赋篇以隐语写成,采用主客问答式,以四言为主,善用排比,韵散间出,铺陈回环,绘声绘色。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赋兴盛于汉代,汉赋受诗经离骚等前代文学的影响,是自觉全面地继承荀子 的创作思想而形成的文学样式。B.汉赋蔚为大观, 类型繁多, 所谓体物模型的汉大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荀子创造的体物赋应是汉赋的发端和起源。C.荀子成相篇的艺术创作范式,直接

11、影响到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或阐发深刻的治国道理,或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D.荀子在齐国游学从教多年,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推重赏识,齐、楚两地的丰富阅历,对他的文学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3.请简要说明荀子的文学创新成就。4.荀子文学创新的文化之源有哪些?对你有什么启发?三、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2007 年 11 月,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考古学界测定,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4 0005 300 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禹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良渚文化的一鳞半爪,都是来自先前出土的文物。 专家认为, 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

12、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 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古城的南北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城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流过, 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城墙底部铺垫的石头都很尖锐,由人工开凿而成。上部用纯净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筑而成,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应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古城面积约290 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当,而颐和园四分之三为水域。 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

13、量可想而知。明代修建的故宫占地只有72 万多平方米,却也要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 年时间。在良渚文化的大型墓葬中,发现了琮、璧、钺等玉器。琮是用来祭祀大地的礼器,形状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地的贯穿。对良渚人来说,琮是象征王权、神权的法器。璧发现的数量众多,其像天圆的形状表示它是祭天的礼器,但众多的璧更像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关于钺,说文解字说它是从斧发展而来的砍伐或打仗用的武器。研究表明,琮、璧的形状和刻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而钺在良渚文化时期早期已完成了由石钺向玉钺的转变。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功能应该已转化,可能转化成了军权的象征。关于古代用玉等级制度,周礼称: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

14、用将。”郑玄注曰: “全,纯色也;龙、瓒、将,皆杂色也。”经鉴定,在城内反山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中的透闪石软玉;规模稍次一级的上海福泉山九号墓出土的玉器,则真玉居多而杂有假玉; 而较一般的浙江海宁荷叶地则真假玉参半。由此可以推断, 良渚古城应该是处于当时最高阶层居住的地方,良渚文化已经基本形成用玉的等级制度,被称为夏商周 “三代之礼一”的用玉等级制度完全可以上溯到良渚文化时代。在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过不少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都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已经具有文字的性质,在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应当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初期象形文字,在后世的甲骨文中能看到它的影子。专

15、家指出,文字是人类思想成熟的表现,只有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结构完善、统一,才能为文字的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下列不能作为良渚古城考古发现的一项是( ) A.良渚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B.良渚文化的用玉等级制度。C.良渚古城的政治地位。D.良渚文字的发展历程。2.下列对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功用和用玉等级制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在良渚文化时期不仅是祭祀的礼器和法器,也可能代表着良渚人的财富。B.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后,不再是砍伐和打仗的武器,玉钺已经成为了军权的象征。C.从古城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推断,良渚古城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中心。D.中国古代用玉有严格的等级

16、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之前的良渚文化时代。3.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颐和园”和“明代修建的故宫”?4.为什么说“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四、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 论智慧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看法。但一旦我试图定义“智慧”并思考增进它的方法,人们就会有不同意见了。我想问的问题首先是何为智慧,其次是传授智慧的方法。我想, 构成智慧有几种要素,其中须置于首位的是比例感:将问题的所有重要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掂量每个因素应有的分量的能力。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比如,假设你从事医科,这份工作本身很难做,可能会耗费你的全部智能。你没有时间去考虑你的发现或发明可能带来的医学领域以外的影响。你成功了(我们假设) ,正如现代医学所做到的:婴儿死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 但完全非你所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