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2班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85920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15级2班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2015级2班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2015级2班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2015级2班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2015级2班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2015级2班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2015级2班期末复习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什邡中学高 2015 级 2 班期末复习资料1、沁园春 . 长沙 百舸( g)峥嵘(zh ng r?ng)方遒( qi )浪遏飞舟( a) (1)寥廓:指宇宙广阔。 (2)漫江:满江。 (3)苍茫:旷远迷茫。 (4)白侣:很多的伴侣。 (5)风华正茂:指青年风采才华正盛。 (6)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7)击水:指游泳。 2、雨巷 惆怅( ch?u ch n) 彳亍( ch ch)颓圮( p) (1)彷徨( 2)寂寥( 3)愁怨( 4)哀怨( 5)惆怅( 6)凄婉( 7)迷茫 (8)篱墙 3、再别康桥 河畔( p n)青荇( x ng)榆阴( y)长篙( g o)漫溯( s) 斑斓(

2、 l n)笙箫( sh ng) 4、大堰河我的保姆 荆棘(j ng j)虱子(sh zi)火钵(b)忸怩(ni n ) 团箕( j )叱骂( ch) (1)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2)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3)炕凳:炕桌。 (4)悉索:尽其所有。 5、烛之武退秦师 氾南( f n)佚之狐( y)夜缒而出( zhu)杞子( q) 逢孙( p ng)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 ,通“供”,供给) (3)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3、) 重要实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 ,如果;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 ,推辞)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以, 为鄙,把 , 当作边界,名词的 意动用法)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如果没有;“夫人” ,那个人)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 ,凭借,依靠;“敝” ,损害) (6)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 ,从属二主) (7)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 “许” ,答应,听从) (8)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增加)2 (9)亦去之(“去” ,离开)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军

4、” ,驻扎,驻军) (2)唯君图之(“图” ,考虑,计划) (3)越国以鄙远(“远” ,远地,远方,形容词作名词) (4)若不阙秦(“阙” ,使, 削减) (5)夜缒而出(“夜” ,在晚上,当晚) (6)朝济而夕设版焉(“朝” ,在早上; “夕” ,到晚上) (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在东边; “封” ,使, 成为边界;“肆” ,延伸,扩张;“西” ,在西边) (8)烛之武退秦师(“退” ,使, 退却) (9)阙秦以利晋(“利” ,使, 得利) (10)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恩惠,好处) (11)共其乏困(“乏困” ,缺少的东西) 重要虚词: 以: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

5、连词) 敢以烦执事(以: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以:而,来,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把,介词) 而:今急而求子(而:才,连词,表承接) 夜缒而出(而:连词,表修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连词,表承接) 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连词,表转折) 焉:子亦有不利焉。(焉:语气词,“啊” )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为什么,疑问副词) 将焉取之(焉:哪里,疑问代词) 其: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那件事,代词)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使者,他们,代词) 失其所与,不知(其:自己的,代词) 吾其还也(其:还是,表商量) 之:公从之(之:代指佚之狐的建议,代词) 是寡人之过也(之:的,助词) 行

6、李之往来(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厌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重要句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文: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再做什么了。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我不能更早地任用你,现在事情紧急了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3)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 对你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3 那是很困难的。邻国的实力雄厚了,

7、您秦国的实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 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译文:如果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往来, (郑 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秦国也没有什么损失。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 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个地方送给您,(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 晚上就在河对岸修筑了防御秦国的工事,(这是)您知道的事情。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 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那晋国有什么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界,又想 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8、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 呢?使秦国的土地减少来使晋国获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情。 (6)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 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文:不可以。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 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6、荆轲刺秦王 淬火( cu)切齿拊心( f )濡缕( r l)忤视( w ) 嗔目( ch n)创伤( chu ng)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

9、者,竖子也( “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害怕) (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围绕)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 (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显露) 重要实词: (1)穷: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厄,走投无路) (2)陈: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陈:陈列)

10、 恐惧不敢自陈(陈:陈述) (3)奉: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双手捧着) 轲既取图奉之(奉:献上) (4)请:乃请荆卿曰(请:请求) 请辞决矣(请:请允许我) (5)顾: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回头看)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 (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深:刻毒)4 (7)持千金之资币物(资币:资财、财物) (8)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9)以次进(次:次序) (10)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凭据,信物) (1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 (12)引: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 秦王惊,自引而

11、起,绝袖(引:身子向上起) (1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涕:眼泪) (14)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品德高尚的人) (15)今闻购樊将军之首(购:重金征求) (1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可以用来) (1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18)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在这时) (19)终已不顾(不顾:不回头) (20)北蛮夷之鄙人(鄙人:粗俗的人) 重要虚词: 以:何以言之(以:凭借)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以:来,表目的) 日以尽矣(以:通“已” ,已经 皆白衣冠以送之(以:而,连词 以次进(以:按照) 以故荆轲逐秦王(以:因此) 乃:乃欲以生劫

12、之(乃:是,表判断)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乃:于是,就) 乃今得闻教(乃:才) 而乃以手共搏之(乃:只,仅仅) 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北:向北) 发尽上指冠(上:向上) 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在早晚) 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厚:用厚礼) 箕踞以骂曰(箕:像簸箕一样)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邑:封邑) 乃朝服(朝服:穿上上朝的衣服)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祭路神) 士皆垂泪涕泣(涕:哭)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走上前)前:走上前 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前:走上前) 非有诏不得上(上:上前) 丹不忍以己之私(私:私心) 其人居远未

13、来(远:远地)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以, 为迟,认为 , 迟缓)5 群臣怪之(怪:以 , 为怪,认为 , 奇怪)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闻:使, 听到,禀告)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使, 断了) 乃欲以生劫之(生:活生生地) 重要句子: (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译文: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 么能够做得到呢?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 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译文: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 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

14、户的封地来重金悬赏他 的人头。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译文:樊将军因为处境困窘(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 心,而伤害了品德高尚的人的情义,希望您再想想别的办法。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 斤,邑万家,将奈何。 译文:秦国对待将军您,可以说是刻毒至极呀!父母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戮 和没收,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的封地来重金悬赏将军的人头,(不 知)您打算怎么办呢?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译文: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

15、到这一点, 常常是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译文:现在有一个建议,既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以报将军的深 仇大恨,你看怎么样? (7)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 而右手揕其胸,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译文:我希望得到樊将军的脑袋用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很高兴并且好好 接见我。 (那时候)我用左手抓住他的衣袖, 右手拿剑猛刺他的胸膛,如果这样, 那么既报了将军的血海深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消除了。将军是不是有这个 心意呢?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

16、乃今得闻教。 译文: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说:这是我咬牙切齿、捶 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听到您的指教。 (9)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 译文:太子听到这个消息,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 常哀痛。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收敛了盛樊於期的脑袋,用匣子封 装起来。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 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 , 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译文:在这时太子预先征求世上最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6 太子丹用一百金买下,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在匕首上。用这把匕首在人身 上试验,血流不止沾湿衣缕,被刺的人没有不立刻死亡的。于是太子丹置办行 装,准备派遣荆轲上路。 (11)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译文:燕国有个勇士叫秦舞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