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8297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将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将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将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将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将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将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甘肃渭源河口学校 王建鑫 电 话 18093227287 邮编 748200 关键词:鲁迅先生 反封建思想 教给学生摘 要: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在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便是反封建的思想。如何将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这是把握作品的关键,教学中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成此文,特与各位前辈及同仁商榷,望各位前辈及同仁不吝赐教。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在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便是反封建的思想。纵观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篇目,无不阐明了这一主题。教学中如何将鲁迅先生的这一主题思想恰当的教给学生,我认为这是教学鲁迅文章的一

2、个关键。因为初中学生思想单纯,阅历肤浅,对于文章中所贯穿的反封建思想很难把握,加之学生对于封建思想的认识模糊,甚而至于弄不明白什么是封建思想,所以学习中难免出现一种啃硬骨头的滋味。因此,如何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蕴含的反封建思想很轻松的教给学生,我认为这是把准文本脉搏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如何将这一重点教给学生呢?一、 透过文本的阅读,全面把握反封建的主题。初中课文课本所选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阿长与山海经 、 藤野先生 ;散文诗风筝和雪 ;小说故乡 、 孔乙己和社戏 ;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纵观这些文章,不论是散文诗风筝中的那种封杀孩子自由天性的家长制, 雪中那种顽

3、强的、拼搏的、敢于同黑暗势力斗争的反抗精神,还是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种弥漫着酸臭腐朽的教学模式, 阿长与山海经 中的那种淡淡的对于女性的歧视, 藤野先生中那种对于没有民族偏见,有意帮助弱国青年精神的赞扬;还是小说故乡中的那种笼罩着悲凉的阴晦的气氛, 孔乙己中那种同门摧残,以及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那种对于统治者的愤懑之情,无不承载着先生深沉的反封建统治的思想。文本总是通过犀利的语言,巧妙的比喻来反映先生对于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憎恶和厌弃。与其说先生在用如椽的笔触凝结着自己的思想,不如说先生用笔做刀做枪,在同黑暗的腐朽的封建势力做着殊死的搏斗。试想一下,在那样一个黑云沉沉,

4、风雨如磐的年代里,向先生那样的有识之士,面对祖国的一切不幸,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多么的痛苦啊!这便形成了文士挥笔、武士捧刀,与一切镇压中国人民的黑暗势力进行拼杀的局面。而这首当其冲的便是统治了中国整正两千多年的封建势力。因为他们既勾结了帝国主义,又勾结了资本主义。他们不但自身黑暗透顶,而且还在一意孤行的奉行着他们没落的腐朽制度。这就给多灾多难的中国更是雪上加霜,加深了人民的灾难,所有这些痛苦先生无不有着一种切肤之痛。作为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先生将所有之痛全部酣畅淋漓的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先生的这些反封建思想教给学生,并非易事,所以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文本,方可领会其精神实

5、质。例如风筝中,作为大哥的“我”认为放风筝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 “我”将毫不留情的将弟弟所做的风筝摧毁,而等到后来“我”从“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时, “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封建的家长制度不但剥夺了儿童的玩具,而且更为严重的封杀了儿童自由的天性,先生愤怒的笔触毫不吝啬的刺向了封建家长制度的心脏,戳穿了家长制度的本质,撕下了一副威严的面具,让刻薄严酷的家长制度赤裸裸的暴露在我们面前。我们一方面在惊叹先生语言的平实之外,更为赞叹的是先生用这平实的语言将自己义无反顾的反封建思想痛快淋漓的表达了出来。教学中将

6、这个情节进行反复的品味阅读,加之以现时代生活中儿童的快乐时光相比较,就不愁将先生的这一思想教给学生了。二、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把握反封建的主题作家笔下的人物,无不浸透着作家的个人情感,寄寓着作家的思想。让我们来看看先生笔下的几个熟悉的人物形象,一同来探究先生反封建的思想主题。(一) 、 故乡中的闰土:少年闰土,那是手捏一柄钢叉,夜巡瓜地的海边上的英雄,而到了中年,为什么就变得那样的麻木与迟钝了呢?按理来说,少年时的机智与勇敢、聪明与伶俐,到了中年就更应该已沉着与睿智见长了,但少年闰土的灵气怎么就荡然无存了呢?先生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

7、,绅”的压榨,终于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把生存的希望解救的办法寄托于木偶神像、香炉烛台,我们问一问这些是什么?这些不就是封建的尊法制思想吗?他在中国老百姓的骨子里盘根错节,严重的束缚着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中国的老百姓总是逆来顺受,毫无反抗的意识。正因为如此,闰土们找不到出路,而封建的统治者们则又变本加厉的将君权神授的思想强加给中国的闰土们,善良的闰土们祖祖辈辈承受着生活的重压,稍有反抗那便是违背上天旨意,轻则处罚,重则丢命。老实而又善良的闰土们何其不是在封建的圈子里痛不欲生。哪怕是儿童时代纯真友好亲同手足的玩伴,现在那是正经八百的“老爷” ,地位的尊卑,森严的等级左右着闰土们不敢越雷池一步

8、。是的,闰土们的麻木不正是封建的统治者们所希望的吗?让闰土们在活着的时候如同行尸走肉,死了的时候又悄无声息。先生正是看穿了封建制度的这种种罪恶,才将战斗的刀笔刺向了封建制度的心脏。用一个麻木了的闰土来唤醒所有沉睡的中国老百姓们,让他们一同起来反抗这黑暗的社会。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并不像先生所希望的那样,很快的投入到反抗封建制度的行列之中,而是他们把一切的不幸都归结在自己的命运中,认为自己不幸那是自己的命不好,与别的无关。先生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他们的这种麻木。今天,我们在阅读文本时,不难感受到先生的这种愤怒与悲伤。教学中只有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才能将先生的这种反封建的思想教学给学生。(

9、二) 、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社会地位十足的低下,只能与短衣帮为伍,而“穿着长衫”又说明孔乙己似乎是上等人中一员,这穿着打扮与站着喝酒格格不入,自命不凡的孔乙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魄,反而又十足的自命清高,正因为自己的这种迂腐不堪,时常招来无端的打骂和讥笑。他的存在的确可有可无。而先生用冷峻的笔触塑造这样一个病态社会里的多余人,旨在揭出封建科举制度的病灶。试想一下,身材高大的孔乙己完全有劳动的能力,即使不能进学,单靠出卖苦力,完全有生活下去的可能,但是孔乙己没有,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便就是先生所揭露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它不但摧残了

10、人的灵魂,而且摧残了人的肉体。更何况像孔乙己这样的封建社会里的读书人,他们的骨子里所埋藏的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想境界,他们的人生奋斗目标只能沿着科举制度铺就的阶梯走下去,一旦失去了进学的机会,他们就会如一具枯木訇然坍塌。孔乙己们真可谓命运多舛,然而站在他们对面的恰恰就是沿着科举的阶梯爬上去的达官士子们,他们又是多么的荣耀光显,同出师门而又如此的相差甚远,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封建科举制度的荒唐与残酷。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假如没有爬上去的孔乙己们有机会爬上去了,那又怎么样呢?我想那又成了一个可恶的丁举人了,一样的作威作福,一样的盛气凌人,一样的冷酷无情。难怪乎先生在他的另一篇小说中愤怒的喊出,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只有两个字,那便是“吃人” 。不错的,封建制度的罪恶罄竹难书。让我们在这样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将先生的反封建的思想主题传导给学生,让他们再次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从而更好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去开创明天的美好时光。综上所论,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所贯穿的反封建思想主线极其鲜明,但要恰当地教之于初中学生,还得反复琢磨,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事半功倍而收效甚微。以上粗浅的认识,还望同行及前辈不吝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