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积分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64363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定积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不定积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不定积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不定积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不定积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定积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定积分说课稿(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五、教学反思,三、说教法学法,说课流程,六、板书设计,四、教学过程,一、说教材,选用的经济数学基础教材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是为适应高职高专数学的改革趋势,按“教、学、用”一体化的思路编写而成的。内容主要是经济函数与极限、导数及其经济应用、积分及其经济应用、线性代数初步知识四部分。,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是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它是第三章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函数、 导数与微分。启:定积分及其经济应用。,原有知识,本节内容,后续学习,本人本学期在2012会计大专班任教这门课程,该班学生已经学习过西方经济学基础课程,又在

2、高中阶段接触过微积分初步知识,接受本学科知识并不困难。 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但该班学生因存在高职生与非高职生等多种因素,差异梯度还比较大,这对学好本门课程带来一些困难。结合该班实际,突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紧抓讲练结合和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两点。,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引,复习引入,建,建构概念,深,深化理解,练,巩固提高,升,反思提升,延,作业布置,约3分钟,约25分钟,约10分钟,约37分钟,约6分钟,约2分钟,四、教学过程,导数与微分的关系? 或,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学习不定积分做准备,这节课要我们要一起学习: 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

3、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不定积分的性质; 不定积分的经济应用。,问题的提出:,微分法,积分法,求不定积分的运算就是求 导数的逆运算(不定积分 又称反导数),设计意图: 1.让学生清楚本节的学习任务。 2.由特殊到一般引入概念,符合认识规律,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1、原函数的概念,导函数,一个 原函数,设函数f(x)在某区间上有定义,如果存在函数 F(x),对于该区间上任一点x,使,或,则称F(x)是已知函数f(x)在该区间上的一个原函数,例如:,则称sinx是cosx在R上的一个原函数,则称sinx+1是cosx在R上的一个原函数,则称sinx-2是cosx在R上的一个原函数,则称sinx+

4、C是cosx在R上的原函数,设计意图: 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加深对原函数的理解,2、不定积分的概念,若F(x)是f(x)在区间I上的一个原函数,则F(x)+C(C为任意常数) 称为f(x)在该区间上的,即,一般地,若F(x)是f(x)在某区间上的一个原函数,则函数族 F(x)+C(C为任意常数)都是f(x)在该区间上的原函数。,四、教学过程,例如:,是 的一个原函数,,导数形式为:,不定积分形式为:,启发学生归纳出:求不定积分的关键就是寻求被积函数f(x)的 一个原函数,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举相关的例子,并说出不定积分式子, 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找其闪光点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 的积

5、极性。,四、教学过程,例1,成立吗?为什么?,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不定积分与导数是互逆的知识点来求。,例2求:(1),(2),(3),通过例题的分析,讲解强调: 1.提醒学生注意不定积分的结果要加一个常数C 2.再次强调不定积分与导数是互逆关系,启发学生 养成用导数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设计意图:用学生易犯的错例(反例)来加深对不定积分概念的理解,例3 已知曲线通过点(0,1),且在其上任一点(x,y)处的切线斜 率为2x,求曲线方程,并画出图像。,四、教学过程,3、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基本积分表)(具体的公式省略),由于不定积分与导数是互逆关系,启发学生用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来推导出对应的不

6、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教师和学生 共同完成不定积分基本公式的转化。,四、教学过程,例4求(1),(2),(3),4、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3.4,(1),引导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方法如: 猜想出以下结论:,或,(2),或,再告知学生:猜想需经过证明才是正确的结论。对于如何证明呢? 启发学生从不定积分的概念以及它与导数的互逆关系来思考。,最后,进行归纳:当记号,和,d连在一起时,或相互抵消(先,积分后求导(微分));或抵消后差一个常数(先求导(微分) 后微分),设计意图:基本性质是难点之一,由特殊到一般来导入基本性质,这样做是基于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经过证明、归纳小结等分解难点,最终突破难点,四、教学过程

7、,不定积分的性质3.5,启发学生用不定积分的概念以及导数的四则运算来证明,2.被积函数中的不为0的常数因子可以提到积分号外,1.和(差)的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和(差)(可推广有限多个),例5 求(1),(2),(3),四、教学过程,5、不定积分的经济应用,四、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完成小结:,四、教学过程,作业布置,1.必做题:课本99页第4、5、6、7题 2.阅读作业:预习课本100-103 3.弹性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后,学生反映:“问题引入新知识、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讲授本节课通俗易懂,效果比较好”。但也反映:“求导比较熟了,但反过来利用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还不怎么会”。有待加大练习巩固提高。,五、教学反思,六、板书设计,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励志书籍/材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