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62941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命题主动出击搞定中考议论文阅读题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何志章【学习目标】1. 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说出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2. 通过独立阅读和小组交流为选文命制考题并规范作答。(重难点)【教学准备】1. 选文尊重别人的“远方”,预设原创命题并作答。2. 印制重庆近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干表述、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教学流程】一、明确任务,回顾考题1. 谈话导入。做题、命题命题任务PPT呈现课题、学习目标2. 师出示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二统计并简析。年议论文篇目说 明15 年 A卷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近 7 年( 0815)重庆中考共11套题,考了5 篇议论文。16 年阅读二选议论文的

2、可能性比选说明文的可能性大。13 年 A卷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13 年 B卷从容淡定10 年成熟的稻谷会弯腰09 年我们为什么活着3. 师引导生回顾常考题型。师设问指名学生说某一类题型,并追问题干表述形式。生在重庆近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干表述中找到刚才回答的题型并标注。生再次浏览,动笔在每类题前标注题目类型,结束后师PPT出示点拨。论点概括题论证语言题论证思路题论据补充题拓展启示题论证方法题语段作用题二、独立阅读,批注设题1. 分发选文尊重别人的“远方”(注:游宇明,读者、格言等刊签约作家,中考阅读高频选文,重庆15A 卷、13A卷议论文阅读选文。)2. 明确作务:命题视角解读,一读文章找论点、理

3、思路,二读文章做批注,三读文章拟题答题。必拟题: 论点概括题论证语言题(两词一句)论证思路题选拟题: 论据补充题拓展启示题论证方法题语段作用题三、组内交流,整合命题1. 明确交流任务:四人小组内交流,组长主持;合成最佳必拟题共3 道,挑选创意选拟题 2 个。2.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四、小组展示,点评议题1. 必拟题展示,指名三个小组逐一代表发言(题干及评分答案),其余小组补充质疑。2. 选拟题展示,各小组代表自由发言(题干及评分答案),其余小组补充质疑。3. 教师原创命题展示。五、课堂小结1. 指名学生小结收获及谈困惑。2. 赠送“锦囊秘笈” 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并言明:最终搞

4、定还需对查漏补缺、定点突破。附 1:重庆近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干表述论点概括题15A. 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13B.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13A. 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论点, 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 4 分)论证语言题15A. “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 分)“舞台”在文中的含义什么?(2 分)13A.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靠山山崩,靠水水流;围栏13A.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句的理解。(4 分)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1

5、3B. 具体说说文章第段引用古话“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的作用是什么?13B. 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结尾“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这句话的含义。(3 分)10 年. 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论证思路题15A. 文章第段与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4 分)13A. 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3 分)13B. 文中作者认为一个人要做到“从容淡定”需要哪些条件?(4 分)论据补充题13B. 阅读第段,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两位名人的名言。(4 分)13A. 下面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4 分)拓展启

6、示题15A. 在打造“养人”的“水土”的过程中,个人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 分)10 年. 结合你的一次“弯腰”经历,谈谈你对“弯腰”的认识。(4 分)论证方法题15A. 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4 分)语段作用题09 年. 具体说说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 分)附 2:选文及教师原创预设命题尊重别人的“远方”游宇明朋友相聚,聊起K君,有人说:这个人为人不错,就是没有多少上进心,五十多岁的人了,依然是个副教授。我问:“他经济上困难吗?”“那倒没有,他的画画得挺漂亮的,有很多人买”,一位男士回答。“他夫妻关系好不?”我又问

7、。“好得很”,周围另一个人接上了话茬。我说:人家经济条件不错,家庭和睦,日子过得挺舒适的,干吗非要做个什么教授呢?一位熟人好玩,琴棋歌舞样样精通,活得非常潇洒。他很有些看不起一个同事。那个同事老家是农村的,每天除了工作,就是读书、写作,没有节假日,用熟人的话说,“像个木头人”。恰好我与他的这位“木头人”同事是朋友,某次特地问“木头人”:选择这样的生活开不开心?“木头”先生说:开心啊!我扑克、字牌、麻将样样会玩,还对写作特别有兴趣。仔细想来, 每个人的 “远方” 其实是不一样的。你爱面子, 别人在乎里子; 你喜欢“潇洒”,别人钟情于专业上的辉煌;你希望拥有大量金钱,别人只要有吃有喝就已满足我们自

8、然不需要以别人的“远方” 为自己的 “远方” ,毕竟你确定的 “远方” 才是最适合你的,但也决不能将自己的“远方”强加于人,认为只有你选择的“远方”才是真正的“远方”。在汉代, 有两个人最使我敬重。一个是李广, 一个是司马迁。 李广是武将, 汉文帝(公元前 166 年)从军,精通骑马射箭,首次作战就斩下匈奴许多首级,被封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边域七郡太守,后来又任右北平郡太守,他作战时足智多谋、身先士卒, 广受官兵爱戴,他的一生虽然没有封王称侯的荣誉,其善战的声名却流传千古。司马迁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在好友李陵投降匈奴后,因为替他说了几句话,被汉武帝施了宫刑。司马迁没有消沉,而是忍着奇耻大辱

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的写作。这部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年长达3000 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广与司马迁的生命轨迹完全不同,所从事的职业迥然相异,但他们各自都有 “远方”,他们的“远方”都受到了后人的敬重。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绝对好的,也没有一个“远方”适合所有的人。我们应该确立这样一种意识: 一个人追寻的东西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花红柳绿,又符合社会的秩序,它就是顺应时代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尊重别人的 “远方” ,需要舍弃些自私。有的人内心里也

10、知道别人的“远方” 有价值,但为了抬高自己,总要将别人拥有的一切贬得一无是处:他善写字,别人善舞蹈,他要说舞蹈是不肯动脑子的人才选择的;他爱唱歌, 别人喜欢写文章,他要说喜欢写文章的人都是不懂得生活趣味的 这样的人缺失的是君子风度。只有心胸开阔的人,只有具备抱负与情怀的人, 才不怕别人抢了自己风头,也才能发现别人的追求中那些非同一般的光辉,公正地评价别人的“远方”。尊重别人的“远方”,其实就是尊重我们内心的善良,尊重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尊重别人的“远方”。2. 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尊重别人的远方”的理解。“远方”指一个人所追求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尊重别人的远方”

11、是说要心胸开阔,尊重每个人的各自所追求的生活方式。3. 作者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别人的“远方”?尊重每个人不一样的“远方”;要有开阔的心胸,舍弃些自私。4. 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的含义。每个人的“远方”其实是不一样的。人生追求(或生活态度与方式)你喜欢“潇洒”,别人钟情于专业上的辉煌。指专业之外的生活情趣你爱面子,别人在乎里子。指内在的修养恰好我与他的这位“木头人”同事是朋友。不懂得生活趣味的人一个人追寻的东西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花红柳绿。指生活的多姿多彩第段中这样的人缺失的是君子风度。(“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内心里也知道别人的“远方”有价值,但为了抬高自己,总要将别人拥有的一切贬得一无

12、是处。5.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你爱面子,别人在乎里子;你喜欢“潇洒”,别人钟情于专业上的辉煌;你希望拥有大量金钱,别人只要有吃有喝就已满足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每个人的“远方”其实是不一样的这个观点。6. 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结尾“尊重别人的远方,其实就是尊重我们内心的善良,尊重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这句话的含义。尊重别人的不同人生追求或生活方式,是心胸开阔、 内心善良的体现,也是对这个世界多元的认同。7. 文章开头举了教授的例子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木头人”的例子?请谈谈理由。教授的例子侧重“为人不错,没有多少上进心”,“木头人”的例子侧重潜心于工作、读书、

13、写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8. 文章开关两段可否删去其中的一段?不能。因为教授的例子侧重“为人不错,没有多少上进心”,“木头人”的例子侧重潜心于工作、读书、写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附 3: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1. 论点概括题观点一般应该是肯定的判断句(一般不用比喻句和疑问句)。归纳论点, 可以去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段、结尾段和过渡段;如果在这些地方找不到论点,就要逐段概括,进行归纳。2. 论证语言题此类题一般通过副词考查语言的准确、严密性。作答时,应关注以下要点A+B+C+D+E A.判断:是否可以删除。B.相关字词的特点:如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如副词表修饰、 限制、 程

14、度、 推测、 范围。C.相关字词的本意:如果词意浅显,则可不写这一块。D.相关字词的文意:在句子中的意思,要比较出差异。E.总结。如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另有对某句话的理解或者某句话的含义,参照记叙文含义句答题思路:表层意思+深层含义(情、思、理),即:含义化含蓄为直白或“偷梁换柱”(把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遍)。3. 论证思路题【例 1】选文某几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论证思路。解答此题, 先看这几段与前面段落之间有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再看这几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 逻辑上的关系 (总分、 并列、 递进) 。【例 2】请简要分析选文某段

15、的论证思路。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论证思路。答题时, 应该指出论证的观点,再指出作者用哪些论据进行论证,论证的角度。在组织语言时,使用“首先”“然后”“接着”等表示起承转合的词语,以示条理。4. 论据补充题紧扣就近段落的观点是前提,补充“名言名事”,选择注意比较辨析。5. 拓展启示题一般题型:结合全文,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思路分析:观点+阐述(可正反讲)(有时还可加个小结)。6. 论证方法题答题思路:运用了 , 的论证方法, , 地论证了 , 的论点。(1)举例论证: 运用, 事例论证 , 论点,使作者的观点表达更鲜明,说服力更强。(2)道理论证:运用 , 道理论证 , 论点,这样说服力强,有权威性,让人信服。(3)比喻论证:把 , 比喻成 , 进行论证,使论证更生动形象,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4)对比论证:从 , 和, 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了, 观点,这样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7. 段落作用题(1)开头段往往有以下作用:引出论题;引出论点;作为论据证明论点;生动有趣,吸引读者。(2)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补充论证,使论证更严密。(3)中间某段落的作用通常有承上启下或与前后段落有呼应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