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3161714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1 :建国初期 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热情的手,图2:20世纪70年代 尼克松和周总理的握手-“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图3: 2000年9月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握手 -多边之手,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困境抉择定方向,知识框架,2、打破坚冰获转机,3、与时俱进谋新篇,建国初期的外交,70年代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外交成就: (1)建国一周年与17国建立外交关系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参加日内瓦会议 (4)参加万隆会议,1.

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3.中日邦交正常化 4.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新中国的外交,南京条约签订,马关条约,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较强的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新中国的外交,国际形势 国家性质 国家实力 国家利益,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

3、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一.开拓外交新局面-建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形势,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国内形势,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外交政策,4.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17国建交;,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提出: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

4、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 实践: 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1955年在万隆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特点: 包容性和开放性 意义: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同: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不同。,二. 重大发展-七十年代的外交,1.恢复合法席位(1971年10月) 2.中美关系正常(1972年2月) 3.中日邦交正常(

5、1972年9月),二、重大发展-七十年代的外交,1.背景: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想以中制苏; 苏联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中国想以美制苏和影响台湾;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第三世界的崛起; 2.外交方针: ”一条线,一大片” 3.外交成就: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3)意义,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6、 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材料二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材料四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

7、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2)过程,结束了长期的对抗,开始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阶段,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促使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3)意义,4)理性看待当前中美关系,基本态势:合作是主要特征,但也有曲折; 影响因素: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及经济因素; 认识: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把握合作大趋势,对于破坏合作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

8、力;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三).中日关系的正常化,1)原因,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材料一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 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材料三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4)理性看待当前中日关系,当前中日关系的突出特点: 政治“冷”;经济“热”,主流是和谐的。 影响因素: 政治方面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

9、文化差异;领土、领海纷争,特别是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历史问题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等; 经济方面两国以互补合作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国在能源、制造等领域竞争的趋势也在日益加强。 美国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三.新时期的外交八十年代后的外交,1.背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两项政策-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两个坚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外

10、交成就:,1)四项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a.国际交流与合作,2)表现:,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伙伴关系”,2)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3)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4)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1.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 2.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 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4.80年代以来实行“无敌国外交”,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 始终坚持

1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与团结; 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则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新中国外交,建国初期初战告捷,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与苏联等17国建交,70年代 重大突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80年代 全面繁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 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为此,他代表中 国政府阐述了( )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南

12、南合作 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D,2.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1971年) 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 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 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 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 “那场战斗”是指( ) A美国支持 B美国反对新中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利益 D美国反对新中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3.有人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 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下列新中国的外交举措 中,属于“和谐”外交的是 ( ) A签

13、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美“乒乓外交” C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D胡锦涛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D,4.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 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 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 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发表中美上海公报 A B C D,B,抓关键,回答词,定时空,抓关键,抓题眼,答题关键,关键信息,1.原因 (1)从美国方面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

14、的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2)从中国一方讲:中美关系的缓和对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2.标志: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4.存在的问题:中美关系虽然实现了正常化,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台湾问题。,一、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5、及其原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未变,但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方针如下: 1.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一边倒” 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是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新中国的成立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政策,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包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20世纪60年代“两只拳头回击”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反华政策。为捍卫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中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 3.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呈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美国谋求改善对华关系,而苏联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故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构想,改善了同美日的关系,并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