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15982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驻马店市二高 单春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一、对新旧课程地理高考的认识 二、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三、新课程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 四、2013年新课程高考备考的启示 五、2013年新课程高考备考建议,一、对新旧课程地理高考的认识,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 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新旧课程高考总体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新旧课程高考四方面能力及三个层次的一致性,试卷形式与结构的基本一致性,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文综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

2、分为选择题(1-11题),全部为必做题;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分必做题( 36、37题)和选做题。,三科拼盘,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3、。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依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

4、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内容上更加突出人地关系,增加了一些新考点。在有关农业和工业中的考点中增加了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中增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在自然地理各要素中,具体要求了地形、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等。新增加了一些比较新的地理内容,比如“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等,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时代性。,考试内容:必修(1-3)+选修(3、5、6)+初中地理有关内容,二、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1、命题的指导思想,(1)考试的性质 选拔性考试目的 综合性能力型(德智体),(2)试题设计要求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度 0.

5、50.6,试题稳中有变,有新意,保持题型、难度、赋分 等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研究试题,注意比较三种差异课标卷与大纲卷的差异全国卷与地方卷的差异文综卷与单科卷的差异,(3)能力立意为主,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2、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题的前提,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 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获取

6、和解读地理信息,(2010年全国1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 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 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 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3题。,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 C.能源产地 D.研发基地,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

7、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9-11题。 9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 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10.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线状

8、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11.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 800米 B.1500米 C. 1800米 D.2100米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 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 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 B.18 C.21 D.248.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

9、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 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 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 B.12 C. 16 D. 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

10、获取的地理信息。,审题的目的是要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考查意图。试题 的要求通常有以下几方面: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 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 进而明确考查什么概念和原理、什么能力和方法、什么 主题和观念等意图。,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 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 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 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 的80据此完成45题。,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

11、019年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 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 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3完 成68题。,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 B110m C170m D220m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为直线 B道路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最长 D道路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 B道路C道路和 D道路和,(2010年全国1卷)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

12、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9.S地的纬度 A与M第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2010年全国1卷)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 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

13、.据此完成9-11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这种能力为高考地理考试的核心能力。对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而适应高考试题的新情境。,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 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 作答。,对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实质上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例如,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具体问题来设问。试题可以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了解实际)的基础上,考查考生能否作出理论上的归纳、分析、解释;也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基本理论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适用于该理论

14、的实际问题。,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 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 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 项协议。,(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答案:(1)A高原,B山地 (2)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缓。 (3)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 游平原地势低平,雨季需要排涝;山区适宜建水库。 (4)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 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