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务员考试人民日报时评原文10.12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531590 上传时间:2017-03-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公务员考试人民日报时评原文10.1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公务员考试人民日报时评原文10.1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公务员考试人民日报时评原文10.1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公务员考试人民日报时评原文10.1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公务员考试人民日报时评原文10.1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公务员考试人民日报时评原文1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公务员考试人民日报时评原文10.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浪微博: 公考讲师 陈洁 1 人民日报 社 评论 文章 评 论 一: 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增进当代中国的共识度 只要我们把共识的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 小到看不见的原子,大到整个太阳系,围绕核心的圆周运动,让这个世界多姿多彩又井然有序。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将无数个人联结为整体的,是相似的情感、价值,一致的原则、目标。这些“看不见的手”让思想行动有共通的基础、让社会生活有共同的规则,它们是一个社会产生强大凝聚力的“公约数”。 上周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找到最大公约数”的问题。历史上,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

2、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是我们的法宝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增强当代中国的共识度,也是为了弥合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差异,让亿万人民结成一条牢固的“统一战线”,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这两年多来,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那条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更加坚实。“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双管齐下,“深化改革”与“法治中国”两翼齐飞,铁腕务实的迅疾行动、推心置腹的思想工作、念兹在兹的民生情怀,让国家上下 良性互动、国民信心不断提升。发展的共识、改革的共识、法治的共识、反腐的共识、核心价值观的共识,正在一步步努力中逐步形成。这些共识作为主旋律,与无数个体的切身感受、情感意愿和心理预期不断交织、激荡,汇成当代中国

3、精神世界的“最美和声”。 从寻找“社会共识”到建设“共识社会”,我们还需跨出一大步。偏僻县城一声枪响,激起混沌真相与模糊认识齐飞,即便最终尘埃落定,立场的裂痕也一时难以弥合;面对公众人物的一段视频,不同观点人士各执己见站队攻讦,断裂的舆论让对话难以进行;即便是成都街头一次交通纠纷,也是“你说你的,我讲我的”,几无交集的争吵让最基本的判断缺席如果说,在一些宏大的理念层面,我们已经有了公约数,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之成为社会生活的前提,包容更多具体而微的不同看法和多向度思维。这是一个社会和谐的问题,更是一个凝聚人心的问题。 增强共识度,说到底是要增强民主的力量。不是谁的声音大、调门高,谁就天然

4、有更多发言权。巴掌打不出共识,嚷嚷也只会让每个人都听不清楚。政治学上有一种说法,叫“重叠共识”:只要承认合理分歧,就能够找到底层的共识,从而形成讨论的基础。恰如猫有长毛短毛,有黑色白色,但我们总能根据一系列特 征,判断出这是一只猫。在公共平台的讨论中、公共事务的决策中,我们观点新浪微博: 公考讲师 陈洁 2 上可以有分歧,态度上却应有共识;认识上可以有分歧,底线上却应有共识;判断上可以有分歧,规则上却应有共识;现实选择上可能有分歧,未来目标上却应有共 识。有了这样的共识民主,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增强整个社会的黏性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凝聚

5、社会共识,同样如此。“非一则不能成两,非两则不能致一 ”,一方面是不断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巩固已有共识、形成新的共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毛泽东曾经说过,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只要我们把共识的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能够团结的人也就越多,十几亿国人终将凝聚成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评 评 二 : 守规矩才会有“积极自由” 迎接网上“新集体生活” 旧规则已破、新规则未立,容易出现法律阙如的灰色地带,我们该如何维护“网络共同体”?对新集体生活而言,规则愈发不可或缺,权利不 是任性,自由更是“知止” 。

6、抢红包全神贯注,“摇一摇”争分夺秒,晒照片拜年贺春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再次刷新“数字年味”。不过,也有人心中会有点“堵”:拜年的段子、回乡的观察,在高转发的同时,也在被不断抄袭。 “ 1 人原创, 99 人抄袭”,讨论和思考背后,共识正在形成:“微信公众号野蛮生长的时期不可能长久,严格规范的时刻肯定会到来。”事实上,网络共同体的发育,新集体生活的生长,互联网产业的兴起,都表达着同样的呼唤:互联网航船只有凭借规则之风,才能扬帆致远。 有人说,现代化的进程,意味着“从身份到契 约”的转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样如此。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法律契约已经成为将个体

7、联结起来的重要纽带。在网络塑造的“新集体生活”中,身份的差异进一步弭平,人们因为一个公共平台而聚拢在一起。对于尚处于转型期的国人,这无疑是更为彻底的“现代性”。当此之时,自然的契约、底线的规则,愈发不可或缺。 网络是虚拟空间,但同样是真实社会。我们不仅应该记取“对他人的义务”,更应该遵从现代社会的文明规则。诚然,互联网的每一次创新突破,都很可能会打破既定规则,建章立制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 与网络创新保持完全同步。正因如此,从电商兴起到微信公众号流行,与日新月异的网络创新相比,制度建设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旧规则已破、新规则未立,容易出现法律阙如的灰色地带,我们该如何维护“网络共同体”? 新浪微

8、博: 公考讲师 陈洁 3 法学家说,有硬法之治,有软法之治。规则不仅是看得见的条文,同样也表现为看不见的习惯传统、伦理道德和内心约束;前者的后盾是国家的强制力,后者则是社会文化长期积累的产物,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陈酿、道德的自觉。日新月异的新集体生活中,我们更应遵从看不见的“软法之治”。网络购物也是市场交易,就该坚持诚信原则;网上跟帖 也是公共发言,怎能不顾理性精神?事实上,从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发布清理网上低俗内容的倡议,到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出坚守“七条底线”的呼吁,“网络共同体”的自治能力正在日益觉醒,道德约束的力量也在逐步激发。 现代社会建立在权利的基础上,互联网更为“新人类”行使权利、自由表

9、达创造了广阔舞台。“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当现实生活中的约束不复存在,当义务和责任成为“忘却的记忆”,如果只是从心所欲地“表演”、不顾一切地“淘金”,那么这艘自由之舟难免会搁浅于“公地悲剧”。对新集体生活而言,权利不是任性,自由更是“知止”。 当微博上的发言成为中伤他人的利器,当微信朋友圈的分享成为谣言的滥觞,当电子商务成为假冒伪劣的遮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寻找“群己边界”:行使权利也尊重他人权利,享受自由也敬畏他人自由,每个人的权 利与自由才能得到保障,也才有积极的自由。否则,失去节制的权利,没有边界的自由,只会在互联网上造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霍布斯丛林。这正如哲学家所言,自由的

10、行动永远具有内在产生的、受律法性约束的形式。 19 年前,网络自由主义者巴洛发表“虚拟空间独立宣言”,声称网络空间永远不需要受到法律的规制,但时至今日,这一主张早已在世界范围受到摒弃。“规则是最优良的治理者”,在网络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没有像大漠孤狼那样彼此失联,没有像土中沙砾一样原子化生存,那一定是因为刚性的法律为网络编织出秩序与规范,内心的自律又让我们心灵 相通、彼此守望。 评 论 三 :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 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应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 新技

11、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新浪微博: 公考讲师 陈洁 4 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 ,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

12、,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 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

13、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 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 17 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 200 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 123 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 1 万至 3 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 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

14、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 6 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表浅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 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

15、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新浪微博: 公考讲师 陈洁 5 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 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

16、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评论 四 : “回不去的故乡”何以绽放梦想 城镇化进程的中国思考 这个春节,一股浓浓的乡愁氤氲很多人心头。从年前“一觉醒来就是故乡”的期盼,到返城前“再看一眼雪中家乡”的眷恋,“故乡”这个词唤起了多少回忆与感触。在大数据时代的春运迁徙图上, 30 多亿人次的奔行呈现一目了然的轨迹。一头连着北上广等大城市,一头连着无数个地级市、县城、村镇。他乡和故乡交织而成的时空中,一部当代中国的“双城记”带来无尽思考。 “难忘日间禾苗香,最忆夜半月如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