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实词推断总复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154941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9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言实词推断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三文言实词推断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三文言实词推断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三文言实词推断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三文言实词推断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实词推断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实词推断总复习(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系统复习1 文言实词推断六法,话说实词,不论是理解文言文内容,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判断上,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 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 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方法一: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就必须联系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2、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 理解:弄璋弄瓦,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我夫人有娠”(娠:怀孕)“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了路,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大泽中,被汉军追上,因文定义,“绐”的意思肯定为“欺骗”。,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褒义,顽皮,学以致用:,例2: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帽”与“环”

3、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 ”之意。,例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 之意。,险固的地方,腰佩(带),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 “刻毒”。,【牛刀小试】 例:下列加点词解释是否正确。 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 收:收留 (2008年广东卷) 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2008北京卷)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造: 前往

4、(2008广东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值母病笃 。 (笃 :严重)(2012安徽) 修篁干霄。 (干:冲) (2012福建)复坐门生斫伤人。(坐:因获罪) (2012辽宁),方法二:字形分析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 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字形分析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 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1、 从“ 刂(刀)、弓、矛、戈、斤(斧)” 与 有关。,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 与 有关。,3、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 有关。,兵器,动物,人的行为,禾-,五谷,贝-,金钱,歹-,

5、死亡,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眼,毛皮,目-,髟-,毛发,1、可以独飨(xing)白粲(cn)。,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2、王怒曰:“劓(y)之。”,劓:割掉鼻子。,3、家人瞷( jin )见者,悉惊愕。,加点字“瞷” 可根据字形,推断为形声字。与“看”有关,眼睛透过门缝看东西 ,意思是“窥见”。,练习:,4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5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6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7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8、丰则贱籴,歉则贵粜9、臣父母春秋高,冀得一归觐。,(绳子),(骏马),(田地),(井绳),(买进粮食、卖出

6、粮食),(拜见),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你能推断出 “蚤”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三、想一想,辨明通假,“蚤”通“早”,早点,方法三、通假推断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2.风吹草低见牛羊 3.张良出,要项伯,通“背”,背叛,通“现”,出现,通“邀”,邀请,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顾”通“雇”,雇佣),(“翼”通“翌”,第二天),(“趣”通“促”,

7、催促),4、秦王还柱而走。5、众皆伏泰之义,“还”通“环”,环绕着。,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 从各种关系来看,“伏”通“服”是顺理成 章的。,1、文过饰非 2、前倨后恭 你能推断出“文” 及“倨”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四、想一想,文,掩饰,倨,傲慢,借助结构分析,四、语言结构推断法(对称结构互解法),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结构观察法: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来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

8、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或相近(相同)。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破”下“,攻破,“终日”须臾”,片刻,愈弥,更加,学以致用,1、追亡逐北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通五经,贯六艺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亡北,逃亡者),(忧劳逸豫,安逸享乐),(通贯,通晓),(除攘,排除),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飞奔的马,险固的地方,求全责备求, 民殷国富富, 登峰造极登, 文过饰非饰, 扶危济困扶, 比肩接踵接, 怜香惜玉怜, 心驰神往驰,,惜爱惜、爱,往 向往,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

9、,毫无缺点,殷富裕,造登上,到达,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 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济扶助,比紧接着,紧挨着,以 成 语 为 例,(一)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2、“变姓名,诡踪迹” 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由“用”可以推出“以”为“用”的意思。,由“变”推出“诡”为动 词,是“隐蔽”的意思。,“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 思也是“多”。,能力训练,【牛刀小试】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2泰

10、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3、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4、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不周全,不周到,让:拒绝;就:成就,将:率领,铨简:选拔,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 “坚”解“ ”, “锐”解“ ”才能搭配。,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五、想一想,借助语法知识,方法五:语法推断法,这一方法是指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再根据词性推断它的含义。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2000年全国)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2004年全国卷),借助语法推断:

11、,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例题展示 :解释句子中的“信”。,1、烟涛微茫信难求 2、楚王贪而信张仪 3、信义著于四海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 的意思。,“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 通“伸”,“伸张”的意思。,信誉,6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 ”之意。,5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之

12、意。,确实,7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真实,4.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5.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6.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7.信义著于四海 (赤壁之战),4句“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是名词,为“ ”之意。,信物,【牛刀小试】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 (意:意思) 履苍莽中。 (履:鞋子) 君子病人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病:疾病),方法六:联想推断法,历年高考,在文言文考查方面,基本上都体现了“取材于课外,考点在课内”的原则。特别是实词

13、的考查,绝大部分都是课内学过的。我们在解题时,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可以迁移到学过的课文或成语与之相同的实词的词义来印证,相互比照,从而确定是词的含义。 方法一:课内知识迁移法 方法二:成语联想法,1、除南清河太守,联系课内: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授予官职,想一想,借助课内积累,2.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联系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借助课文推断:,学以致用,1城之不拔者二耳。2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拔:被攻取。,爽

14、:差错,例:城之不拔者 拔:被攻占 (2001年高考) 岁凶,汝旁诸县多贼。 凶:不吉利 (2004年全国卷)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2005年湖北卷),1、收天下之兵 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 4、披帷西向立 鸿 5、不能喻之于怀 兰 6、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7、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8、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08广东高考)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A、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

15、,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答案】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赂:贿赂,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例:一曲红绡不知数自缢于庭树 夜缒而出,见秦伯,绡:丝织品,缢:上吊,吊死,缒:用绳子往下吊,例:何故怀瑾握瑜 屈原列传 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推断一下 例一 左右欲引相如去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秦军引而去相如引车避匿,牵,拉 伸长 退却,避开 调转,想一想 相如因持璧却立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 望而却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