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54746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3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成书时间:春秋战国贡献:中医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难经:贡献:补充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发挥经络学说及针灸治疗理论,完善寸口脉诊的理论和实践。伤寒杂病论: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成书时间:东汉著书人:张仲景贡献: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集东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收录药物365种。3、辨证论治概念?辨证论治,是指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再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

2、和治法。4、证的概念?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病理生理变化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病变趋势及转归等病理本质。5、病的概念?是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常常有相对固定的临床表现。6、症的概念?是患者的异常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征象。7、诊治疾病时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种方法。8、“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概念?“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或患者的体质差异,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因而治法就不一。“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就可

3、以采用相同的治法。第二章、阴阳五行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指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2、阴阳属性的特征?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关联性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无限可分性)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合感应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4、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物质要素;“行”即运动变化。5、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 :” 木曰曲直 ” ,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火的特征 :” 火曰炎土 ” ,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金的特征 :”

4、金曰从革 ”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土的特征 :” 土爰稼穑 ” ,具有受纳、承载、生化等水的特征 :” 水曰润下 ” ,具有滋润、向下、寒凉、闭藏等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志五体五液五华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怒筋泪瓜苦赤长署南夏火心小肠舌喜脉液面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思肉涎唇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悲皮涕毛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恐骨唾发6、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关系之正常相生、相克及生克制化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克:克,有克制、制约、控制之意。五行生克制化:制即克制,化即生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化生,相互制约,化中有制,制中有化,相辅相成,从而

5、维持相对平衡和正常的协调关系。、五行关系之异常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五行相乘: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相克反映。(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侮: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向克制,又称“反克”、“反侮”。(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五行母子相及:母子相及是五行相生关系的异常,包括母及子及子及母两种情况。 母及子:指五行中母的一行异常,影响到其子行,引起母子两行皆异常。其与相生次序一致。 子及母:指五行中子的一行异常,影响到母行,引起母子两行皆异常。其与相生关系相反。7、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根据五行相生

6、规律确立适宜治则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培土生金法滋水涵木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脾、肾)(肾、肝)(肺、肾)(心、脾)补脾养肝通过补肾养肝补肺来滋肾泻肝即所以泻肾,泻心以泻肝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肺法,是通过健脾益气而达到治疗肺气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脾两虚证。滋水涵木法:即滋肾养肝法,是指通过滋肾阴而养肝阴、进而抑制肝阳上亢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金水相生法:即补肺滋肾法,是指滋养肺肾之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证。益火补土法:是指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适宜治则治法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培土治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见肝之病,知肝

7、传脾,故先实脾气”抑木扶土法:即疏肝健脾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木旺乘土之证。培土治水法:即温肾健脾法,是用温肾健脾或温运脾阳之药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胀满之候。佐金平木法:即泻肝清肺法,是清肃肺气以易肝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木火邢金法”证。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未济、心肾不交之证。8、解释人体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防治1、阴阳偏盛: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一种状态。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阳偏盛:(阳盛则热)实热证 阳盛则阴

8、病(受损而减少) 阴偏盛:(阴盛则寒)实寒症 阴盛则阳病邪气盛则实实证损其有余,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兼顾不足的一方配以滋阴的方法寒者热之兼顾不足的一方配以温阳的方法2、阴阳偏衰:阳气或阴气低于正常水平状态。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偏衰:虚寒证 阳的不足引起阴的相对偏亢 阴偏衰:虚热证 阴的不足引起的阳相对偏亢(苔红脉数、五心烦热、骨蒸劳热等)精气夺则虚虚证补其不足,虚则补之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补阳以制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补阴以制阳3、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阴阳双补补阳为主,兼补阴补阴为主,兼补阳第三章、藏象1、藏象概念?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也包括与自

9、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2、脏腑的分类和依据:五脏:心、肺、肝、脾、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3、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4、五脏:心:君主之官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恶热(心为阳脏,主一身阳气)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藏神(心主神明)系统联系: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开窍于舌、心在液为汗肺:相傅之官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系统联系:肺在志为悲、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开窍于鼻、肺在液为涕脾:仓癝之官生理特性:脾气主升、脾喜燥恶湿生理功能

10、: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肺主统血运化水液系统联系:脾在志为思、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面、脾在窍为口、脾在液为涎肝:将军之官生理特性: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气升发、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促进血液和精液的运行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调畅情志调节生殖功能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系统联系:肝在志为怒、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肾:肾为强作之官生理特性:肾主蛰藏生理功能:肾藏精促进生长发育促进并维持生殖功能肾主调节全身阴阳肾主水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肾的气化升清降浊作用肾主纳气系统联系:肾在志为恐、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肾在液为唾

11、5、六腑:胆:“中精之腑”、“中清之腑”、“清净之腑”生理特性:胆气主升,胆为阳中之少阳,主少阳春生之气。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胃:“水谷之海”、“太仓”生理特性:主通降、胃喜润恶燥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生理功能:传导糟粕、吸收水分膀胱: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三焦:孤府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上,中,下三焦的生理功能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6、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肺:心主血脉,血以载气,血为气之母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气为血之帅宗气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与血、血液循环与呼吸运动方面的相互依存、

12、相互为用的关系。心与脾:血液生成:维持和促进脾的运化心主血脉而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保证心血充盈血液运行:气推动血液运行推动力脾气固摄血液心神调节气血运行固摄力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和血液运行方面。心与肝:血液运行:推动血液循环心气旺盛,心血充足肝主藏血,疏泄有度藏血、行血、摄血精神情志:有利于肝主疏泄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有利于心主神明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方面。心与肾: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温暖肾水而使肾水不寒心肾(在上 ,属火 ,为阳)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润心阴而使心火不亢(在下,属水,为阴)精血互生:相互转化心主血相互互生肾藏精

13、精神互用:神全可以益精心藏神肾藏精积精可以全神心与肾之间的生理联系,是以阴阳、水火、精血、神志方面的协调平衡为其重要条件。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火既济、精血互生、精神互用三个方面。肺与脾:气的生成:肺主气司呼吸,吸入清气+ 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 生成宗气水液代谢:肺主肃降,助脾运湿肺主宣降而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液,水液生成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脾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肺与肝:调节气机肝主下焦,其气开发(左升)肺主上焦,其气肃降(右降)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相反相成、相互协调方面。肺与肾:呼吸运动水液代谢金水相生肝与脾:消化方面:肝主疏泄,调节协调脾

14、胃,气机升降脾主运化,吸收精微气机,疏利胆汁肝得以滋润而肝气冲和条达气血生化有缘血液运行:肝主藏血,调节生血有源 ,流血有权肝主统血血量,肝疏泄气机血量正常调节,气血运行无阻化生血液肝与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肝血依赖于肾精的滋养肝藏血肾藏精肾精依赖于肝血的不断补充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阴液互养:肝阴充足 ,气机疏泄正肾阴充盛能滋养肝阴,常,促进肾阴充盛使肝阴不致上亢藏泄互用: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开合有度,相反相成肾精闭藏,可制约肝疏泄太过调节生殖功能脾与肾:先后天相互滋生水液代谢7、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心与小肠: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肺与大肠: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脾

15、与胃 :结构: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生理: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纳运相助: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是脾主运化的前提。.脾主运化、消化食物,转输精微,为胃的继续受纳提供条件。.脾与胃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将精微物质转化为气血输布于全身的生理功能。升降相因:脾胃之气一升一降,相反相成,升降相因,既保证了饮食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又维持着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燥湿相济: .脾属阴土,喜燥而恶湿。脾易生湿,得胃阳以制之,使脾不至于湿。.胃属阳土,喜润而恶燥。胃易化燥,得脾阴以制之,是胃不至于燥

16、。.脾胃阴阳燥湿相济,相互为用,是保证纳运、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经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肝与胆: 结构:胆附于肝,以胆管相连,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经脉: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胆经生理:促进消化:肝胆同主疏泄,共同发挥协助消化的作用。调节情志: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谋断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肾与膀胱: 结构:肾与膀胱有“系”(输尿管)相通。经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生理:主尿液:尿液的生成、贮存和排泄。?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8、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形态:管腔性器官似腑,但不传化水谷,非腑。功能:“藏精气”似脏,但又非实质脏器,非脏。表里关系:无脏腑阴阳表里关系。9、心?阳中之阳五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阴脏阴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