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学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3145722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康复学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临床康复学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临床康复学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临床康复学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临床康复学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康复学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康复学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肤感觉促进技术 美国Margaret Rood(PT&OT),Rood疗法又称多感觉刺激疗法。它源于19世纪关于发育和神经生理的理论。主要观点是:感觉输入决定运动输出;运动反应按一定的发育顺序出现;身、心、智是相互作用的。尽管神经科学的发展对很多原有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但是感觉刺激对运动的重要性一直是得到重视的。,利用温、痛、触觉、视、听、嗅等多种感觉刺激,调整感觉通路上的兴奋性,以加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达到神经运动功能的重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温觉,痛觉,神经原兴奋,Rood技术,皮肤刺激 包括促进和抑制两类方法 本体感觉刺激 运动控制顺序,Rood技术基本理论,利用多种感觉刺激

2、运动的产生,正确的感觉输入是产生正确运动反应的必要条件 有控制的感觉输入可以反射性地诱发肌肉活动,这是获得运动控制的最早发展阶段。 循序渐进地由低级感觉性运动控制向高级感觉性运动控制发展。 利用患者对动作有目的反应,诱导出反复的感觉运动反应,对动作的掌握是必需的,所用的各种活动不仅是有目的的反应,也是可重复的。例如,当大脑发出指令“捡起这本书”,所有与完成这一动作有关的皮质下中枢都按照一定程序协调不同的肌群。,Rood技术 皮肤感觉易化技术: 触觉刺激快速擦刷、扣击、敲打、挤压 以80100次/min的速度逆毛孔方向擦刷待兴奋的肌肉皮肤表面的毛发35 s,同时要求患者用力收缩。如果30 s后仍

3、无反应,则重复刺激23次。 轻微触摸 用手指轻微触摸或轻扣患者皮肤,促进肌肉收缩。 痛觉刺激针刺、捏挤、拍打产生疼痛感,Rood技术 皮肤感觉易化技术:,温度刺激强冷、热刺激 应用冰块擦刷或轻触皮肤5 s,可促进肌收缩。而在皮肤持续给予冷刺激则起抑制肌肉收缩的作用。 特殊感觉刺激快节奏、高频率、高强度声音、光线等,特殊气味,Rood技术 皮肤感觉抑制技术: 轻扣击、拍打、缓慢挤压 局部施加深重的压力或柔和的触摸可以抑制肌肉收缩或降低肌肉张力。 轻擦刷 、触摸 适宜的温度、强冷 在皮肤持续给予冷刺激则起抑制肌肉收缩的作用。 慢节律、低频率、低强度的特殊感觉刺激,Rood技术-本体感觉刺激,(1)

4、兴奋手法 快速牵伸肌肉; 轻叩肌肉的肌腱或肌腹; 快速挤压肌腹; 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末端施加牵伸; 牵伸手或足内肌; 抗阻收缩; 挤压关节。 骨突处加压。,Rood技术-本体感觉刺激,(2)抑制手法 轻柔挤压关节; 持续加压肌腱附着点; 缓慢推摩与轻微挤压背侧脊神经区; 缓慢转动体位; 中等温度,但不能高于体温。 肌肉持续牵伸; 远端固定、近端运动,即患者取手膝位保持手膝不动,做躯干前、后、左、右和对角线运动,适用于手足徐动症。,利用个体发育规律促进运动的控制能力,Rood 运动控制能力的发育 先屈曲后伸展 先内收后外展 先尺侧偏斜后桡侧偏斜 最后是旋转,运动控制发育的4个阶段,关节的重复运动:

5、由主动肌收缩与拮抗肌抑制完成 新生儿四肢的活动 远端固定,近端活动 婴儿在学会爬行之前,先手脚触地,躯干作前后摆动 关节周围肌群共同收缩:固定近端关节,发展远端关节技能 技巧动作:近端固定,远端活动 行走、爬行、手的使用等,个体发育顺序,1仰卧屈曲 2仰卧至侧卧 3俯卧伸展 4颈肌的共同收缩 5俯卧肘支撑 6四点/手膝位 7站立 8行走,利用个体发育的8个运动模式,仰卧屈曲模 仰卧屈曲 仰卧位躯体屈曲,双侧对称,交叉支配转体或滚动模式 仰卧至侧卧 同侧上、下肢屈曲,转动或滚动身体俯卧伸展模式 俯卧伸展 俯卧位颈、躯干、肩、髋、膝伸展 身体中心位于胸10水平 这种姿势最稳定,但在伸肌张力高的病人

6、应避免应用此模式,利用个体发育的8个运动模式,颈肌协同收缩模式 俯卧位能抗重力抬头,促进头部控制俯卧屈肘模式 俯卧位,肩前屈,屈肘负重,这是伸展脊柱的模式。手膝位支撑模式 四点/手膝位 促进发展下肢与躯干的协同收缩站立 先双下肢站立不动,然后,单腿站立,再重心转移行走 站立的技巧阶段 支撑、抬腿、摆动、足跟着地等,感觉与运动的关系,1有控制的感觉输入可以诱发肌肉的活动神经运动能力的发育是感觉性运动控制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育成熟。2感觉刺激根据个体发育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所获得的肌肉反应又可以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加强其调节能力。感觉刺激一般是通过两种反射来进行。,具体应用,(一)

7、痉挛性瘫痪 (二)弛缓性瘫痪 (三)吞咽和发音障碍 (四)促进膈肌收缩改善呼 吸 (五)整体伸展模式的诱发,(一)痉挛性瘫痪,1缓慢/持续的牵拉降低肌张力 2轻刷擦 3体位作用4反复运动 5抵抗痉挛模式的运动,通过关节持重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二)弛缓性瘫痪,1整体运动 2快速刷擦3远端固定近端活动,通过在持重体位下的肘关节的屈伸,来提高关节的活动能力和稳定性,(三)吞咽和发音障碍,1刷擦法 2冰刺激 3抗阻吸吮,(四)促进膈肌收缩改善呼吸,1刷擦方法 2冰刺激方法 3压迫方法 4叩击法,(五)整体伸展模式的诱发,1诱发体位 2肢体刷擦方法(连续刷擦)和部位 3. 躯干连续刷擦的方法和部位,诱发菱形肌收缩的刷擦部位,谢谢大家!,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