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4116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员:周旋 常敏 李曼 李颖 徐国林 严昊 曾乾 陈萌 袁丽琪,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目录,纳什 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 国际政治案例分析,一、纳什生平,中文名: 约翰纳什 外文名: JohnF Nash 国籍: 美国 民族: 美利坚民族 出生日期: 1928年6月13日 职业: 教育家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 毕业院校: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主要成就: 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代表作品: 纳什均衡,成就:在20世纪50年代末,他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特别是在经济博弈论领域,他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继冯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 贡献: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广泛应用

2、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纳什崎岖的一生,纳什是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 主中最不幸的,又是不幸中最万幸的人。 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30岁的纳什得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漫长的半个世纪之后,在他妻子的耐心和毅力终于创下了了不起的奇迹:和他们的儿子一样,纳什教授渐渐康复,并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以迫害和夸大的妄想与幻觉为主 紊乱型精神分裂症:以言语、行为和思维混乱为主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以行为暴躁或木僵、呆滞和对环境几乎没有反应为主 未定型精神分裂症:多以阳性症状为主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多以阴性症状为主 阳

3、性精神症状有幻觉、妄想、联想散漫、兴奋、夸大、猜疑被害、敌对性等。 阴性精神症状有情感淡漠、贫语症和无动机,纳什的现状,纳什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并重新开始科学研究。他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但已经不再任教。学校经济学系经常会举办有关博弈论的论坛,纳什有时候会参加,但是他几乎从不发言,每次都是静静地来,静静地走。,重要成就,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 被誉为天才的数学家 “纳什均衡”博弈概念的产生,二、纳什均衡,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在经济学领域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战

4、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也就是说,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通俗易懂来说,就是每个参与者在已知其他参与者策略的前提下,做出自以为对己方最有利的战略,但这其实是一种互不合作的比拼,最终没有人能打破这种相互博弈的均衡状态,结果谁也无法获得通过合作所能创造的最大利益。,现象分析,鲜花与牛粪,理想:,现实:,鲜花与牛粪博弈图,小游戏,规则是:两个人进行游戏,分别出剪子或布,若双方都出剪字,则各得一分,若都出布,则各得三分,若一人剪子一人布,则剪子得五分布得零分。输的人表演节目。 邀请四个人来参加游戏!,

5、三、囚徒困境,一次严重的纵火案发生后。警察在现场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事实上,正是他们为了报复而一起放火烧了这座仓库。但是,警方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只得把他们隔离囚禁起来,要求他们坦白交代。,坦白? 抵赖?,问题矩阵分析,问题,选择有几种、结局有几种? 结局和谁有关? 如果你,如何选择? 为什么这么选择;如何考虑的?,如果你是囚徒,你怎么办?,结果是: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因此都被判了5年监禁。这个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我坦白,偷偷那家伙肯定靠不住,肯定顶不住只监禁三个月的诱惑,会出卖我,到时候我就成了冤大头,十年的牢狱之灾啊!况且如果偷偷讲义气的话,我坦白,我只是监禁三个月,为什么不呢?

6、大不了两败俱伤,五年也比十年好啊!,这小子,为人我清楚,八成顶不住,我不坦白就惨了!,问题,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思考问题的基础是什么?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理性思考,博弈论的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的人是指行动者具有推理能力,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理性的人之间任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假定:物理定律在所有参考系中不变;在所有参考系中光速保持常数),策略思考,“博弈论”其实就是一种策略思考,通过策略推估,寻求自己的最大胜算或利益,从而在竞争中获胜。,囚徒困境的启示,“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

7、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如何走出囚徒困境,(1)、报复与惩罚(株连制) 假如每一个拒供的囚徒都可以在刑满释放后对供认的囚徒实施报复,那么每个囚徒就可能因担心未来的报复而在现实选择拒供,使得出现(拒供,拒供)的均衡结果。合作就自然达成了。现实中,的确有很多犯罪团伙的成员,被捕后拒不坦白,很大程度上与一个由第三方实施的惩罚机制有关。因为在犯罪团伙中,如果出卖“兄弟”,将永远无法在“江湖”立足,并且其家人也

8、将受到黑社会的追杀。正是这样的第三方惩罚机制,使得报复和惩罚是可信的,从而促成了囚徒的合作。,如何走出囚徒困境,(2)、“人质”方案在囚徒困境中,两个囚徒当然也清楚自利行为的后果是集体失利,每个人的状况都将更糟糕。因此,如果每个人都相信对方不会招供,那么合作拒供的结果也将可以出现。也就是说,如果可以克服信任问题,那么合作达成也是可能的。顺理成章,促进信任的“人质”方案,常常也会促进合作,走出囚徒困境。,如何走出囚徒困境,(3)长期合作和重复博弈建立长期关系,使得囚徒困境可以多次重复,如果这个“多次”足够长,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为了长远的将来利益而牺牲眼前,合作也是可以达成的。,社会心理学的囚徒困境

9、,第一种解释 利他与合作第二种解释 冲突,利他与合作,一、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 从动物的利他行为说起:蜜蜂、黄蜂、白蚁族群中,存在为数众多的不育者,担任筑巢修巢,采粉采蜜,哺幼护王,食物不足时它们忍受饥饿喂养王后的子女,遇到掠夺者它们以倒钩一刺等自我献身方式保证王后和兄弟姐妹们的安全。草原犬鼠是一种群居动物,在发现天敌时,犬鼠会发出警报声。在对这种利他行为的研究中发现,生活区内有亲属的犬鼠发出警报的次数远远多于生活区内没有亲属的犬鼠发出警报的次数。,1、社会生物学解释汉密尔顿在1964年提出了亲缘选择理论,又称汉密尔顿法则。其内容是:亲缘关系越近,动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

10、越远,则表现越弱。,亲缘之外: 鹰是一种有着集体智慧的动物。当地面上的野兔躲在灌木丛中或其他较隐蔽的地方而无法捕食时,几只鹰便会临时组成合作小组。由其中一只或者两只鹰在地面上野兔的藏身处徘徊,将野兔赶出。可怜的野兔此时便只顾躲避地面上鹰的追赶而无法顾及其他。这时合作小组中其他的成员便会从空中俯冲下来,顺利地将野兔捕获。鹰的这种策略成功地利用了整体的力量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几只鹰之间并无亲缘关系。 吸血蝙蝠:一只吸血蝙蝠超过60个小时没吃东西就会饿死,它会要求同住的吃得很饱的蝙蝠吐些东西给它吃。同住蝙蝠会愿意这样做,即使它会比受助者更快感觉饥饿。这样行为仅发生在相熟的同住者当中。,道金斯

11、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指出,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不是物种,也不是种群或者群体,而是作为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即基因。是基因的自私性在导致了生存竞争的同时,也导致了动物的利他行为。因为群体或者种群都随时处在动态的变化中,只有基因是稳定的,并通过“复制”或“拷贝”的形式永恒的存在。动物的基本目的就是使和它自身相同的基因得到壮大。,2、互惠假说:为了说明非血缘个体间的利他行为,阿克塞尔罗德与汉密尔顿运用博弈论方法,发展了合作进化理论。即通过合作而双方都得到收益的利他行为。,在200个左右的研究中,大学生们被要求在类似囚徒困境的各种情境下做选择,在任何一种选择中,背叛对方总能得到较好的结果,(可以从对方合作

12、的企图中得到好处,或是防止对方背叛带来恶果),问题是对方也会做类似的思考。因此,如果双方不合作,他们得到的结果总比他们在互相信任并合作情况下得到的要坏得多。,3、共情:共情通常被描述为一个感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感觉自己好像就是另一个人,感觉自己进入了别人的思想,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去感知、去行动。,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共情:布奇听完了晚安故事,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到月亮明晃晃地挂在天上,便溜下床,很关心地问月亮:“你为什么不睡觉呢?是和我一样,想听故事吗?”然后,他用各种能想到的方法去安慰月亮,帮助月亮入睡,四、囚徒困境分析国际政治,每个大国都在不断竞争

13、并以另一方为代价增加或减少自己的势力;但同时,各自都力图将竞争的态势维持在不致使给双方造成军事和经济毁灭的状态下。为此,就有所谓变数博弈。变数博弈又称“囚徒困境”博弈,指双方或各方得失不等。囚徒困境从分析一个假设的犯罪行为人入手,然后运用到国际政治中,以此来探讨促进和妨碍合作行为的某些条件。,美苏争霸,长期以来美苏之间军备竞赛的策略运用就体现了“囚徒困境”博弈原则。由于美苏双方缺乏信任,唯恐对方加强军备,让自己受挫,在国际舞台上的角逐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权衡利弊后,双方自然会做主A2B2的战略抉择,发展军备,是裁军谈判成为步履维艰的过程。最后,军备竞赛拖垮了美国,拖死了苏联。,美苏争霸,美苏争

14、霸概况,通过综合美苏争霸的阶段史实,归纳美苏争霸时期各自对中国的政策,并且分析其原因.,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初期,6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末,80年代,孤立、反对中国,同中国实现 关系正常化,与中国关系 时好时坏,敌视社会主义中国, 对新中国的发展壮 大感到恐惧不安,争霸中处于守势, 对外战略进行了 重大调整,仍没有放弃 霸权政策,推行霸权主义政 策,苏中关系恶化,对中国军事威胁, 酿成边境武装冲突, 苏中关系严重恶化,同中国改善关系,双方意识形态方面 的分歧和苏联企图 控制中国,对外扩张,全面收缩,国家,政策,阶段,时间,原因,主动签定对奥和约,承认联邦德国,赫鲁晓夫访美,1961年”柏

15、林墙”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特点:缓和又紧张,但战略优势在美国,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原因:苏联国力上升,但与美国仍有差距,美苏争霸概况,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中苏边境冲突,中美关系正常化,特点:苏攻美守,入侵阿富汗,陈兵欧洲,结束越战,原因: 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美经济危机,陷入越战;,第三阶段 80年代以来,特点:美强硬苏收缩,美国 局部打击(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原因: 美经济复苏 ;苏经济困难,矛盾丛生,苏联 裁减军备 从阿富汗撤军 同中国改善关系 放弃势力范围 退出东欧地区,材料二:,1961-1975年苏联军费开支的年增长率为8%,几乎高

16、于美国一倍.到1978年的军费开支达1250亿美元,比美国高20%,居世界首位.,材料一:,上述博弈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对方采取不合作策略的情况下,一方的合作只会减少自己的收益,具有这种特点的博弈往往会产生对双方都不利的结局,或者说“合理的行动”却会产生“不利”的结果。那么,当这种博弈重复进行时,结果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研究显示,在多次博弈的情况下,参与者可以通过观察对方所才去的策略和博弈的结果而获取某种信息,随着信息的传递,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大。,在实际的研究中,“囚徒困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几乎成为了博弈论的代名词。这不仅是因为其更能真实地反映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态势,而且还因为这一模型被已在改进,现在已有200多种。这一模型被广泛运用与国际关系研究中,特别是新自由主义者的相互依存轮所主张的国际制度建设和建设之中,以及后霸权理论之中。,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