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理念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39930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理念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理念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理念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理念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理念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理念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理念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地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但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缺乏清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

2、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作用。三、教学目标与理论依据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经历三角形定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四、教法、学法及理论依据1、教法:本节课我根据 “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利用生活中类似于三角形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2、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

4、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 做数学” 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 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五、教学过程及理念1、复习旧知,作好铺垫,为新课架起 “ 认知的桥梁 ” ,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复习引入中,从复习角入手,通过在角上添一条线段得到一个三角形,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逻辑联系,又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关于三角形的名称,学生并不是第一次听到,出示课题后通过观看有关三角形的实物图像,围绕三角形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三角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激起了探索的兴趣,也为探索活动指明了方向。2、对三角形的探索分为

5、理解意义、探索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这几个部分进行,通过问题 猜想探究验证的方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做数学的思想和“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 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一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概念。在理解三角形意义时,学生通过折、剪摆的方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在做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感受到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为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做好了认知准备。特别是“ 围成” 的体验理解,给学生提供一根“ 吸管” ,让学生去思考、探索怎样摆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把吸管剪成三段摆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把吸管折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等。在探索三角形的特性时,学生亲自动手拉三角形和四边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6、,让学生形象地认识了三角形的特性。二是体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本节课无论是在认识三角形,探索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上,还是在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时,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体现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了三角形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应用于现实生活。三是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例 “ 三角形的分类 ”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给学生提供各种三角形,让学生分组协作,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角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给三角形按角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培养学生推理、交往能力,体现合作交往的理念。 这样就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去,让学生发现新知、概括新知,获取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3、巩固运用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操作性和拓展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牢固把握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判断练习,使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又落实到具体问题中,只有通过比具体到抽象中,才能学活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起到质的飞跃。4、反思体验是让学生自己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让学生注意体验成功的欢乐。本节课采用提问式总结,联系本课知识点,使课堂教学不虎头蛇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