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3630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

2、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 ”(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 ,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

3、鉴 )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 ,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 )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

4、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 ,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2“者”表停顿, “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

5、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 “则” “即” “皆” “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被动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 被动句

7、什么是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 (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 (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

8、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3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 “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这里“惑” 、 “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 、 “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 ,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 用“见” 、 “于” , “见.于.。 ”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 “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 “见”有一

9、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 , “为.所.。 ”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 ) 1、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 “受于”

10、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 “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 “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11、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省略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三、 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 4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 (1)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12、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淆之战 )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七月 )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 (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 (4)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2、 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

13、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 (狼 )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 (邹忌讽齐王讷谏 )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

1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 、 “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

15、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5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 、 “为” 、 “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张衡传 )句中省略了介词“于” 。又如:“赐之彘肩。 ”(鸿门宴 )句中省略了介词“以” 。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