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doc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121865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四风问题读书会的发言四风问题读书会发言按照这次读书会的要求,围绕充分认识“四风”危害,切实找准和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这一主要内容,谈三点看法。一、对“四风”危害性的认识“四风”问题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群众和国家利益,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四风”之害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从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维护和巩固,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都依赖于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风”问题如果不坚

2、决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长此以往,必然使群众同党离心离德,削弱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丧失党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必将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二是贻误国家事业发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党历来注重向历史学习,向实践学习,反对空谈、强调实干,认为“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 “四风”盛行,助长了一些党员干部崇尚空谈、不务实际的不正之风,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结果往往丧失机遇,贻误事业发展的时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阻碍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成为影响国家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3、,实现“中国梦”的绊脚石。三是损害群众切实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这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四风”蔓延,势必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甚至丧失,只重显绩不重潜绩,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置群众切身利益于不顾。沾染“四风“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和行动上脱离群众,只谋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甚至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与维护人民利益背道而驰,把个人的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四是影响干部健康成长。 “四风”思想严重侵蚀党员干部队伍,导致许多领导干部放纵自己的行为,脱

4、离工作重心,追求享乐,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比工作、比奉献、比业绩,而是比待遇、比享受、比关系,一心一意谋“官位”,贻误了工作,影响其健康成长。 “四风”问题的滋生与发展,导致部分党员干部逐步丧失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甚至还会孕育贪污腐败,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祸国殃民、害人害己。二、 “四风”产生的根源不良风气的形成依赖于适宜的土壤和环境。 “四风”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思想方面的,又有制度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动摇。理想信念的动摇是“四风”顽疾产生的思想根源。理想信念不坚定,党员干部就会得“软骨病”,就

5、会立不住、站不稳,“四风”就会趁虚而入,使党员干部漠视党的群众路线,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觉改造,弱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使党员干部放弃对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的追求,导致人生价值观扭曲,精神空虚,欲望膨胀,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面对种种诱惑难以沉住气、稳住神,最终被欲望所支配,在错误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二是社会环境影响。 “四风”既有历史的存活温床,又有现实的滋生土壤。从历史上看,受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当官做老爷思想、官本位意识、家长制作风根深蒂固,有些党员干部会把这种思想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作风中。从现实上看,当

6、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价值观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义利观受到很大冲击,权力和金钱崇拜成为某些人的内在价值取向,为“四风”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思想和文化土壤。三是监管机制乏力。 “四风”问题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些制度在执行中变形、走样,致使领导干部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为“四风”滋生留下了空间。由于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体系不完善不科学,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缺乏足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生活圈” 、 “社交圈” 无法有效监督,

7、致使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助长了“四风”的蔓延。三、扫除“四风”的对策坚决扫除“四风”之弊,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从“四风”产生的根源入手,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确保问题整治的彻底性和长效性。一是切实强化思想教育。 “四风”的形成,归根到底,源于理想信念不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轨道,党性修养弱化。扫除“四风”问题,必须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真正树立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和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思想上的“防腐性”和政治上的“免疫力” 。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

8、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对党的信赖、信仰和信心,坚守精神家园,保持政治定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慎独慎初慎微,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自觉增强群众观念。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观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摆正主与仆、官与民的关系,摆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强化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

9、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三是始终坚持领导带头。解决“四风”问题重点在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上面偏一寸,下面偏一丈,查摆和解决“四风”问题,关键是坚持领导带头。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深入查摆“四风”问题,灯光不要总是聚焦在别人身上,自己“灯下黑”,站位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自以为是,要以普通党员身份,以更加虚心、更加认真、更加严谨的态度,开门纳谏、深挖细找,把问题找准、找全、找实。党员领导干部要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存

10、在的“四风”突出问题,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大整治力度,以此为切入点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领导干部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做到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有诉必查、有错必纠,真正为普通的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四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是整治“四风”问题,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通过建立完善作风建设的相关制度,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保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关于作风建设各项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解决原则性规定多、缺乏刚性和操作性等问题,明确监督制度执行的主体和途径,强化责任追究,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增强监督制度的刚性约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展群众监督的渠道,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和水平,促使人民群众有效行使监督权利,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