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鉴赏小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2039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鉴赏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经》鉴赏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经》鉴赏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鉴赏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鉴赏小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大学答题纸(20122013 学年第 二 学期)课号: 054TSMAH0 课程名称:诗经鉴赏改卷教师:杨风琴学号: 116030152 姓名:胡 勇得分:诗经中的恋水情节一说到水,就立即想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们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苏子 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李白的“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清代査 慎行的“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等等。在古代诗词中这种描写水的佳句不 胜枚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文人对水这一意象如此的情有独钟呢?我想原因之一跟诗 经中的恋水情节有着莫大的关系。 诗经以一首韵律和谐悦耳,感情含蓄婉转的关雎开篇,并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

2、女,君子好逑”起兴。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正在水边采摘荇菜的女 子的追慕之情。 可谓声情并茂, 言有尽而意无穷, 令人怕案叫绝。 并由此拉开了 诗经 恋水情节的序幕。 诗经中关于水描写有很多,如邶风柏舟里的“泛彼柏州,亦泛其流。耿 耿不寐,如有隐忧”, 王风扬之水里的“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戌 申。 ” 秦风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周南汉广 里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等等。 诗经中运用水的意象虽 然很多,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活中的水、政治上的水和军事上的水。生活上的水水之恋我们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而诗经在对于

3、日常生活的描写更是具 有代表性。用一句很时髦的话讲,我们的诗经是接地气的。诗经中的很多诗篇都是 记录古代人们劳作、出游、婚恋和宴饮等日常生活的。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水反映出 来的情感不外乎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缠绵悱恻的爱情。 我们首先来看看诗经里在亲情诗中的表现形态。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 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在国家 动乱,政事日非,谣言四起的背景下, 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 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 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写的是当亲情受到外人的离间时,他们苦口婆心的

4、规劝。把 兄弟之情比喻成绑在一起的薪条,是激扬的流水冲不开的。邶风泉水“毖彼泉水, 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用泉水流入淇水起兴, 委婉道出自己归宁的念头。“出 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写作者欲归不得, 却去设想当初出嫁适卫之时与家人饮饯诀别的情景。如今物换星移,寒暑数易,家人近 况无由获知,颇令自己牵挂,归宁的念头更加坚定笃实。 诗经中水在爱情诗中的表现形态更为丰富。我们把它再细分为三类:(1)所谓 伊人,在水一方。水是爱情的背景,水是爱情的见证。在邶风北风有这样的描述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意思是北风呼

5、呼透骨凉,大雪飘飘白茫茫。你若是真心爱我,无论雨打风吹我都与你同归。字里行间 透露出来爱情的伟大力量可以不用理会外在的因素。这又何尝不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 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遥相呼应。我们再来看看鄘风桑中的描述“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意思 是到哪里去采摘芜菁呢?就在沬邑的东边。我在思念谁呢?是那美丽动人的孟庸。约我 来到桑林中,邀请我来到欢会的祠庙,送别我在那淇水之上。如此直白,如此奔放,如 此炽烈的爱情,恐怕在现在也为数不多。诗中提到的淇水与沫水俨然成了这对青年男女 爱情的见证。诗经以水为意象代表的不仅有以喜剧结尾的爱情,还有以

6、悲剧结尾的 爱情。例如卫风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和邶风谷风中的“泾 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这两首诗分别以淇水和泾水、渭水为背景, 以一个弃妇的口吻陈述了自己被弃后的痛苦。在这里就不详述了。(2)盈盈一水间,脉 脉不得语。 水是爱情的阻隔, 水是爱情的障碍。 爱情中最大的悲怆莫过于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正是这浩浩汤汤的水,使得位居两地的 恋人们难以如愿,只能望水兴叹。 诗经中的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描写 的正是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爱情中的感伤和无望。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 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描写的也正是一位青年樵夫的惆怅与愁绪。他钟情一位美 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 人的诗歌,一吐心中的不快。 (3)鼓春波,载花万斛。帆鬣转,银河可掬。风定浪息, 苍茫外,天浸寒绿。江河之畔正是青年男女幽会,嬉戏的最佳选择。郑风溱洧中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 青年男女相邀同游,嬉戏调笑,互赠

8、芍药纯真的爱情的画卷。邶风匏有苦叶中 “招 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勾勒出的是一幅少女怀春,在河边喜悦又 焦虑等候情郎快来迎娶的羞态。可谓是绝妙至极。政治中的水水之魂诗经中虽然说很大部分都是描写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还是有一些作品跟 政治是有很大的联系的。而借助于水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也可以归纳为三点:(1)颂 君主之德。小雅瞻彼洛矣中“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福禄既同。君子 万年,保其家邦。”以洛水之深且广,暗喻天子睿智圣明,亦如洛水之长流,深广有度。 并以此来赞美天子能整军经武,保卫邦家,使周室有中兴气象。小雅黍苗中“芃 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以“

9、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起兴,言召伯 抚慰南行众徒役之事,赞美召穆公营治谢邑之功。(2)揭统治阶级之丑。我们常说“水能 载舟,亦能覆舟”,这就表明了水具有双面性。 邶风新台中写到“新台有泚,河水 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意思是新台倒影好鲜明,河水洋洋流不停。本想嫁个美 少年,鸡胸老公太不行。诗人大赞“新台有泚”、“新台有洒”,正言欲反,其兴味在 于:新台是美的,但遮不住卫宣公干的丑事啊。反衬修辞的运用,美愈美,则丑愈丑。 曹风下泉中的“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意思是地下涌出 那冷泉,一丛童粱浸朽腐。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都。小国之于大国如寒冷的 泉水浸润着杂草而阻碍了

10、禾苗的茁壮成长一样。形象生动地效果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大国 的蛮横无理。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诗之作,所以念周衰伤晋霸也。使周而不 衰,则四国有王,彼晋虽强,敢擅征伐?”(3)君子壮志难酬之叹。由于统治者 的“亲小人而远贤臣”使得真正的士大夫之族遭到排挤,因此以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愤懑 和失意。小雅四月中“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谷?滔滔江汉, 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意思是看那山间泉水横,一会清来一会浑。我却天 天遇祸患,哪能做个有福人?长江汉水浪滔滔,统领南方诸河道。鞠躬尽瘁来办事,可 是没人说我好。山间潺潺流泉,山下波浪滔滔的长江、汉水,这点出了诗人放逐的地域在南国。长江汉

11、水有条不紊地容纳统领着南方诸水系,而朝廷却纲纪弛败,忠奸莫辨, 鞠躬尽瘁却不被信任重用。 诗经中的这首诗可谓是迁谪诗的鼻祖,为后世迁客逐臣 开辟了一方诗的新领地。军事上的水水之韵在军事上,水这一意象的参与有些是为了正面宣扬周朝的强大和战无不胜,勉励将 士勇勤王事。而更多的是用来抒发征伐的痛苦和对战争的厌倦。小雅出车中“昔 我往矣,黍稷方华。 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通过对周宣王初年讨伐玁狁胜利的歌咏,满腔热情地颂扬了统帅南仲的英明和赫赫战 功,表现了中兴君臣对建功立业的自信心。小雅渐渐之石中“渐渐之石,维其卒 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12、”意思是巉巉石崖壁,矗立多么陡呀。 山遥水又远,何处是尽头呀。将士向东进。深入无暇顾退走呀。叹惋山川遥远,跋涉攀 援,步步维艰,疲劳不堪,十分盼望抵达目的地。蕴藏着更多难言的痛苦,行军紧迫, 不断深入,无暇顾及以后能否脱险。也就是说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由此可以看出征 人的劳苦是可想而知的。 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 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 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 慰;“我心伤悲,莫知我

13、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 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诗经中的水的意象还有很多,这里只是简单的归纳了一下。古圣先贤们从不同 的视角展现了他们的感情生活和内心世界。勾勒出了一幅幅经典、精美、精致的画卷供 我们后人去品味。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还提升了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孔子 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梁启超: “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 其首也。”从前人对诗经的评价就可以看出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好不 夸张的说, 诗经历经 200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基因,深深的融入 的华夏人的血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