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1683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学案使用日期: 2016/01/ 06 班级组别姓名第 1 页 共 4 页复习专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复习目标】复习目标内容自我评价优良中差识记、运用基本原理掌握解答分析(说明)类主观题的答题模式既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又要树立正确社会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难点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预习案【考点记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知识结构图】【自我检测】 1 (基础题)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社会存

2、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B.C.D.2. (中档题)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BC D 编制:张东立审核:陈耀民学案编号: 11.1 第 2 页共 4 页3 (2015 年浙江 ,40 )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

3、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等。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 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探究案2015 年入冬以来和2016 年伊始,全国多地遭到雾霾侵袭。雾霾损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影响经济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面对环境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号召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6 年 1 月 1 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重污染可追究刑责,推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保护身边的环境。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坚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发展观,对破坏环境违法行为打击不力,使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危机严重。1. 环境破坏、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们要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社会意识。因此,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行,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第 3 页共 4 页2.请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倡导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训练案1.( 基础题 )近年来,

5、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龄化危机、用工荒,已经让中国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危机。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决定实行全面二孩政策。2015 年 12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即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并于 2016 年月日起施行。这体现了 (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 D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2.( 基础题 )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 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

6、因。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 中档题 2014年四川, 10)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 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 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 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追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A.B.C.D.第 4 页共 4 页4.(

7、 中档题 2013年山东, 2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 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5. ( 运用拓展 )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需要伟大的事业。 2015 年 12 月 30 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 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 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五千年

8、来中华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深 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 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尤其是90 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 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 容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动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腐朽文化乘虚而入。腐朽思想文化,腐 蚀人们的精神、动摇人们的信念、扭曲人们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损害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要求:请阅读材料,并根据本节课标(复习目标、重难点)和考纲,围绕背景材料自主 编写问题并组织答案。【课后作业】 课时练活页第41 、42 页 【预习新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