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汤玉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16834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云识天气》汤玉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看云识天气》汤玉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看云识天气》汤玉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看云识天气》汤玉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看云识天气》汤玉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云识天气》汤玉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云识天气》汤玉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看云识天气导学提纲海阳市行村镇第二初级中学汤玉玲【学习目标】1、 理清本文的结构,体会本文层次清楚、有纲有目的结构特点。2、读课文、了解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3、体会运用比喻、拟人的妙处;掌握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学习重难点】1、理清本文的结构,体会本文层次清楚、有纲有目的结构特点。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查工具书):峰峦() 点缀()一霎间()匀称()预兆()轻盈() 崩塌( ) 弥漫()谚语(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峰峦:轻盈:预兆:弥漫:征兆:

2、3、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4、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思考下列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把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层次。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春夏秋冬, 阴晴雨雪, 风云变幻, 气象万千。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 中写道,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天气的变化自有它的征兆。现在,请你把目光投向天空,看看那漂浮的云彩,这大自然的文字,这天气的“招牌”,该怎么解读?二、自主合作学习:(一)出示学习目标。2 (二)小组交流预习情况,每组推荐出一名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三)朗读课文,自主完成:1.用表

3、格归纳各种云的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名 称云 的 形 态厚度 / 高度天气征兆卷 云卷积云积 云高积云2.朗读第 6 段课文填表 : 名称云 的 形 态厚度 /高度天气征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四)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1、读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找出具体说明第二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的段落,再找出具体说明“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的段落。你能体会出这一层的结构特点吗?这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各举一例。2、读第二部分的第二层,想一想这部分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各举一例加以分析。3 三、点拨讲解:1、方法指导: 运用打比方、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将事物介

4、绍得生动形象、清楚条理。2、板书:看云识天气总:天气的招牌比喻、排比云的形态:高、薄云天气晴朗(打比方、分类别)分:低而厚密阴雨风雪云的光彩:晕华虹霞(谚语)(引资料作比较分类别)总:看云的意义关注自然、科学四、练习测评:1、为了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 ( 将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类加以说明,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打比方 ( 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当然也有比喻、 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总括看来可称为生动说明,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1)比喻2)拟人2、文中引用了一些谚语,

5、它简短通俗,生动鲜明,请在文中找出这些谚语,说说它们的意思,想想引用谚语有什么好处。收集有关云与天气的谚语、俗语等。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准确性。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五、布置作业:(一)课外阅读自读课本中的动物的“钟表”、动植物“战争”趣闻等文章,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并摘抄你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写在读书积累本上。并写出200字左右的感悟和体会。4 (二)阅读下列资料,完成文后的问题。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

6、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 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7、1、文中写到“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在夜晚郊外这场音乐会上,有哪些“艺术家”上场了?2、作者重点写了哪位“艺术家”的演唱?这位“艺术家”的演唱有什么特点?3、同课文看云识天气一样,绿色蝈蝈也是一篇科普文,它的语言也属生动说明,富有文艺性特点,请你根据提示,选取最典型的语句,抄写在下面,做一点赏析。(1)语言优美并且运用了比喻的句子:(2)拟人的句子:(3)抒情的、富有人性色彩的句子:5 附: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 、 lu n zhu sh ch an zh o y ng t m y n 2 、峰峦:山峰和山峦。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轻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8、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3、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引资料4 、( 1)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2)第一部分(第1 段):概述。第二部分( 26 段):具体写云的形态以及光彩和天气之间的关系。第 1 层(第 25 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 2 层(第 6 段 ):具体介绍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第三部分(第7 段):总结全文,指出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二、自主合作学习:(三)朗读课文,自主完成:1、名 称云 的 形 态厚度 / 高度天气征兆卷 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像羽毛、像绫纱。最轻盈最高晴朗卷

9、积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像水面的鳞波。很薄很高无雨雪积 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较 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匀称较 薄天晴2、名称云 的 形 态厚度 /高度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高晴转阴高层云越来越低,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和月亮低将下雨雪雨层云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高大的云山, 群峰争奇, 耸入天顶;后乌云密布,下起暴雨。更低雷雨冰雹来临( 四 )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1、第三段具体说明“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第四、五段具体说明“那些低 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结构特点:总 -分。 说

10、明方法:( 1)分类别: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 层云、雨层云、积雨云是阴雨风雪的象征。(2)打比方:如:(卷云)有时像一片白色的 羽毛, ,6 2、说明方法:(1)分类别:按云的不同的光彩,分为四种:晕、华、虹、霞。2)作比较:如:晕:七彩光环,里红外紫;而华是比晕小的光环,里紫外红。(3)引资料: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四、练习测评:1、1)开头连用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姿态万千。“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密切,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有时像一片洁白的羽毛”,用比喻手法,说明卷云的洁白和轻盈。“像棉花团的白云”,用比喻手法,说明

11、积云的形态。 “卷云聚集着, 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运用比喻, 动态的描摹卷云的产生。“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通过比喻,动态的描摹高层云的演变过程和形态。这些比喻, 一具知识性, 用形象的比喻描摹分别说清了四种薄云各自的形态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可读性强。2)“最轻盈、站得最高”用拟人手法,将卷云人格化。“云压得更低、 变得更厚, 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运用拟人,动态的描摹雨层云的演变过程和形态。这些拟人手法, 动态的描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低而厚密的云形成演变

12、过程,既有知识性,又有形象性,可读性强。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东虹轰隆西虹雨”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是说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 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运用谚语来说明光彩与天气的关系,显得准确、生动、简洁。3、“天空的薄云, 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中“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表明天气变化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是绝对的, 这样说明更准确。五、布置作业:(二) 1、绿色蝈蝈、青蛙和其他虫子。2、绿色蝈蝈声音不强,非常柔和,是一种“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夹杂着“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3、( 1)第二、三句。以“合唱队”“艺术家”比喻昆虫。( 2)“梧桐树上 , 进行着”“蝈蝈在窃窃私语”等。用拟人的手法写昆虫。( 3)第一句,“绿色的蝈蝈啊,, 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