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1602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 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2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3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4 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_, _ 。 _ , _。5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 _。6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_,_。7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 8 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

2、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时, _。 ” 9 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_。门前冷落鞍马稀,_”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_,_。”10 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 ” 。11 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_,_” ,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 “_” ,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_, _” 。 乐曲的终

3、止也写得很好: “_, _。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1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1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14 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 个句子: _ 、 _ 、_、_、_ 。15、 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来进行

4、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_。_,_”作侧面描写。【情景式默写】1. 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2. 朱自清松堂游记 :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 ” 真有点儿!文中引用琵琶行的名句: “,。 ”3. 白居易另有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是琵琶行“,。,”一节诗句的化用。4. 北宋词人张先翦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有:“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其中“玉盘大小乱珠迸”由白居易琵琶行 “”

5、句化来,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并举,形象地表现了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结句“江空月静”,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琵琶行中 “,”两句异曲同工。5. 传说某位皇帝在一次殿试中要求殿试者先念错一句唐诗,再用第二句唐诗补救。第一位考生思索片刻,念道:“人面菜花相映红,桃花净尽菜花开。” (第一句错念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 ,第二句出自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皇上赞许。第二位考生的两句诗更绝:“少小离家老二回,。 ”龙颜大悦。 (第一句错念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第二句出自白居易琵琶行)6. 苏轼前赤壁赋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其中“泣孤舟之嫠妇”化用了琵琶行

6、中的四句:“,。,。 ” 7.李商隐的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饮酒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词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 ”2、有这样的三句“_,_,_。 ”是说词人心中

7、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3、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 ,_。 ”4、词中的“ _ ,_,_,_ ” 这几是句直抒胸臆,选用“看吴钩” “拍栏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并且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5、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_,_,_ ?” 同时作者在这里用典故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

8、,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6、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_, _,_。 ”7、表明全首词核心的句子是“_,_, _”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词人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8、下片中的“_,_,_。 ”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感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词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感慨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是:“_,_

9、。 ”2、 词中赞扬出身贫寒, 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的刘裕在京口率军北伐,气吞胡虏, 建立刘宋的句子是:“ _, _, _。 _,_,_ 。 ”3、词中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好大喜功,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典故的词句是:“_,_,_。 ”作者用典抒情,咏叹当时南宋近事。4、 词中写词人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回忆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的词句是:“ _, _, _。 ”作者也是以此来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5、词中用:“ _,_,_。 ”典故来写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南宋政府不图恢复,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是宋室臣民的现实,用典抒情,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

10、原的不满。6、词中的:“_,_,_?”句子是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答案琵琶行(白居易)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3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6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7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梦啼妆泪红阑干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

11、寒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1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14.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风等闲度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5. 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情景式默写1、 此时无声胜有声 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 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4、 大珠小珠落玉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5、 老大嫁作商人妇6、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