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081938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5.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和胰岛素抵抗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代谢和胰岛素抵抗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代谢和胰岛素抵抗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代谢和胰岛素抵抗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代谢和胰岛素抵抗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和胰岛素抵抗(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谢综合征和 胰岛素抵抗,蚌埠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胡杰,肥胖(Obesity)代谢综合征的源头,肥胖是指身体中的脂肪堆积过多体内存储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重的20%以上。,肥胖的程度与体脂所占体重的比例有关。,Significance of BMI values for adultsCondition Indicated Men Women Protein-calorie malnutrition 26.4 25.8 Obese 27.8 27.3 Severely obese 31.1 32.2 Morbidly obese 45.4 44 Normal BMI Values for Infants

2、 and Children Infants (at birth) 13 1 year 18 6 years 15,Body mass index (BMI) G(kg)/H2(m2),不同人种,同样的BMI代表的肥胖程度不一致。亚洲地区的BMI水平在整体上低于欧洲国家,研究表明,亚洲人在较低的BMI水平时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危险。,1998年,WHO 欧洲 BMI 25.0-29.9 超重30.0 肥胖,2000年,亚洲 BMI 23.0-24.9 肥胖前期25.0-29.9 度肥胖30.0 肥胖,对儿童更常用的是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儿童身高标准体重法,按性别参参照相

3、应身高健康儿童体重的第50百分位数作为标准体重计算肥胖度:,轻度肥胖 标准体重20% 中度肥胖 30% 重度肥胖 50%或以上,实测体重-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肥胖度=,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100%,体脂的分布对健康有很大影响,根据脂肪分布的部位, 中心性肥胖(内脏型,腹型):多余的脂肪主要堆积于腹部和脏器周围, 即平常所说的“大腹便便”; 全身性肥胖(皮下型):脂肪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者,如:背部,腹,臀,大腿。,中心性肥胖更容易发生高血脂、高血压等并发症;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常发生此类肥胖。,判断方法:腰臀比法即用腰围除以臀围 中心性肥胖:男性0.92女性0.85 腰臀比值低者多为全身性或周围性

4、肥胖。 CT断层扫描法和超声波扫描法可判定内脏型肥胖,How to maintain a stable body weight,Energy intake energy output Energy output Performing essential metabolic functions of the body Performing various physical activities Digesting, absorbing, and processing food Maintaining body temperature,肥胖(Obesity),Energy intake energ

5、y expenditure Abnormal feeding regulation Psychogenic factors During or after stressful situations Neurogenic abnormalities Hypothalamus (内啡肽,睾酮,孕酮提高食欲) (瘦素,CA,雌激素降低食欲) Genetic factors(15号染色体缺陷) Childhood overnutrition,肥胖与男性激素水平的相互影响,BMI与总睾酮、游离睾酮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水平负相关。 腰围/臀围比也与总睾酮和游离睾酮高度负相关。,机制:肥胖男性睾

6、酮水平下降,可能与外周组织通过芳香化酶作用使得雄激素向雌激素转换增加有关。,肥胖可能是低男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联系的纽带,肥胖-白色脂肪细胞增生,数量增多,体积增大,FFA增加,过多的FFA从脂肪细胞外溢,非脂肪细胞出现脂质沉积,对胰岛素敏感降低,细胞凋亡,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与心血管危险性,1.肥胖症 2.2型糖尿病 3.脂质代谢异常 4.高血压 5.高胰岛素血症 6.冠心病,1988年美国学者Reaven “X综合征”,1997年Zimmet等命名为 “多代谢综合征”,1998年WHO命名 “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MS)

7、指多种代谢异常(糖,脂肪和蛋白质等)集中发生在某一个体的异常病理生理现象。,即“四高一低”(即高血压、高血糖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代谢综合征诊断指标 - 1999WHO的标准,(1)糖耐量或空腹血糖异常(IGT或IFG)或糖尿病,(2)胰岛素抵抗,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的葡萄糖利用率低于下位1/4位点 正常范围:男性 10.53 +1.57mg/kg.min女性 12.25+1.59mg/kg.min,(2)空腹血三酰甘油TG(1.7mmol/L) 和/或 HDL 男性0.9mmol/L,女性 1.0mmol/L,同时符合以下2

8、个及2个以上条件:,(1)高血压(140/90mmHg),(3)中心性肥胖:腰/臀比 男性0.90 女性0.85和/或 BMI30Kg/m2,(4)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20g/min或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NCEPATP III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提出: 符合以下3个或3个以上条件者即为代谢综合征:,中国糖尿病学会建议采用WHO1999年标准,有两点修正(2004年) 中国人超重/肥胖指标 1.肥胖:男性 BMI 25Kg/m2女性 BMI 24Kg/m2 2.腰围:男85cm女80cm,我国的诊断指标,具体指标,流行病学调查,上海20岁以上2776例流

9、行病调查,2000年美国流行病学调查 (代谢综合征),1998年葡萄牙Von-Hafe流行病学调查,三酰基甘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因素,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1.概念(IR) :组织对内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的能力下降,即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没有达到预期的生理效应。临床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评价IR的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衡量胰岛素的敏感性及B细胞的功能,HOMA-IR=,22.5,标准:2.69,1995 年Stern 提出“共同土壤学说”, 认为IR 是上述疾病滋生的共同的危险因

10、素。 近年来又逐步发现,1:高尿酸血症 2:高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 3:游离脂肪酸(FFA )增高 4:微量白蛋白尿 5:缺血性脑血管病 6: 瘦素(Leptin),与IR密切相关,胰岛素(Insulin)的生理功能,1.糖代谢:降低血糖,促进物质合成代谢,调节血糖稳定的重要激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肝脏和肌肉糖原的合成及贮存,抑制糖异生(+)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促进肝细胞合成脂肪酸并将其转运入脂肪细胞中贮存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脂肪 酸和-磷酸甘油甘油三脂储存于脂肪细胞 抑制脂肪细胞脂肪酶的活性抑制脂肪分解,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

11、抑制脂肪分解,促进氨基酸向细胞内转运;加快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增加DNA、RNA的生成;加速核糖体的翻译,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调节能量平衡 (+)交感神经系统 (-)摄食,胰岛素抵抗发生率,资料显示: 一般人群: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为25%, 糖耐量异常人群为6075%, 2型糖尿病患者中则为85%。 高血压人群: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为50%。,胰岛素抵抗的原因,生理性胰岛素抵抗:老年、妊娠、青春期以及生理状态下地饥饿,手术后禁食及应激,病理性胰岛素抵抗,1.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于胰岛素抵抗的产生起重要的作用。 目前认为

12、,MS是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发生的多种代谢异常。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MS的组分高血压、 肥胖、I R和糖脂代谢异常均 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表型 遗传度估计( %)体型BMI 2560体脂 2540腹型肥胖 4055胰岛素或血糖空腹血糖 1075空腹胰岛素 2055胰岛素抵抗或2 型糖尿病 4690血脂甘油三脂 256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56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080总胆固醇 5060血压收缩压 2070舒张压 1050高血压 50,家系研究以及双生子研究中所报道的关于代谢综合征各个组分遗传度的研究结果,3.吸烟:长期吸烟者有较高的胰岛素抵抗性,高胰岛素血症和脂代谢紊乱。

13、 有学者认为,与吸烟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增加。如:皮质醇、生长激素和儿茶酚胺。,4.应激,2.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葡萄糖耐量下降,肌肉质量减少,体脂增加,肌细胞脂肪酸氧化减少。,5.饮食与微量元素: (1)动物实验证实限制热量的摄入可降低血糖及 胰岛素浓度,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胰岛素抵抗。 (2)微量元素: 铬通过葡萄糖耐量因子(三价铬形成的化合物)调节胰岛素与受体的硫基形成二硫基,促进胰岛素发挥最大的生物学效应。 缺锌可能使含锌的辅酶变化影响糖和脂肪的代谢。,6.药物影响: (1)口服外源性雄激素或避孕药可增加IR。 (2)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可观察到糖耐量受损,可能是

14、因为胰岛素抵抗及低钾诱导的胰岛素释放受损所致。 (3)达纳唑、糖皮质激素、盐类降脂药均导致糖耐量降低。 (4)受体阻滞剂,特别是非选择性或大剂量心脏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可影响胰岛素敏感性。7.其他研究表明,IR与胎儿发育状态有关,出生时消瘦在成年变得肥胖的人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1.肝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者肝胰岛素摄取减少,不能抑制肝糖产生及输出,空腹血糖升高。 2.肌胰岛素抵抗 肌肉是外周葡萄糖利用的主要场所,胰岛素抵抗时,肌肉组织对餐后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减少。,3.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在脂肪组织作用降低,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增高。4.其他组织:血管内皮,脑,胰岛细胞等,IR发生机制,(一)全身组织器官的胰岛素抵抗,(一)受体前缺陷,1.胰岛素抗体(IAb)形成: IAb:免疫球蛋白,以IGg为主 胰岛素主要与抗体结合,其结合容量可达10000u/ml以上。外源性:多见于注射纯度较低的动物胰岛素的患者,抗体高峰期出现在注射后3-4月 内源性:自身胰岛素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