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100)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81893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100)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100)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100)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100)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100)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1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100)(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体心理发展,如果再回到从前,你会怎么样? 80层楼的故事 有没有方式回到从前 时光机器寻秦记 时光机器.doc 寻秦记.doc,重点内容 心理发展的含义 发展的关键期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第一节 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一.心理发展 含义: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1、连续性与阶段性 P243图81 心理发展的不同模型(连续发展模型、发展的阶段模型、分化层次模型)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能逾越

2、,也不能逆向发展(中科大少年天才班的思考) http:/ http:/ http:/ http:/ 个体发展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出现多元化的模式 幼儿期是第一个加速发展期,青春发育期出现第二个加速期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4、个别差异 个体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具有差异性(如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记性好)P244白痴学者 5、发展的关键期 最基本的特征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P245狼

3、孩 一般认为有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关键期的存在:鸟类的印刻、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02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 13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 45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04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0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10岁以前 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龄,1、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在儿童生理成熟以前的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没有多大的作用,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 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

4、与变化。 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编制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表P246(适应、运动、语言、个人社会行为)http:/ 两三岁开始学识字?,教育越超前越好(拔苗助长)?,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个孩 子分两组,一组按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个 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每15个月测一次智商。发现: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5 点,但小学四年级时,逐渐丧失了优势,接受父母 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都赶了上来。,格塞尔成熟论的缺陷:片面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抹煞了环境 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影响,显然是不 完善的。,2、行为主义观 心理发展不过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

5、起来的 华生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P247婴儿害怕实验)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儿童生来 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心理的发展是在“白板”上建立SR联结的过程。环境决定论片面夸大了环境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观 斯金纳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通过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 正强化和负强化.doc 班杜拉行为习得是观察学习的结果.儿童既不需要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通过观察就可完成学习。,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3、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

6、是“性”的发展,或称心理性欲的发展,生命的最初几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吸吮本能(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器期,36岁;亲子依恋(恋母情结)(4)潜伏期,61l岁;平静时期(5)青春期,从1113岁开始。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4、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 基本观点: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成熟:机体的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然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经验:语言和教育的影响 平衡化:决定性因素。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可以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说明 图式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同化将环境刺激纳入

7、到机体已有的模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 顺应当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适应环境 锤子锤东西图式,玩具锤东西同化,玩具用来压顺应,这个过程 就是平衡化的过程,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5、生态发展观 布朗芬布伦纳 生态就是指个体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五个环境系统分别为: 微系统(microsystem):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玩耍地等; 中介系统(mesosystem) :在微系统和外系统间起联系作用,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外系统(exosystem) :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

8、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邻居、传媒、社会福利制度等; 宏系统(macrosystem) :社会中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等; 时序系统(chronosystem) :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五种环境因素同时存在,并且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外系统,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微系统和中介系统。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发展.,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一)毕生发展观 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流体智力中年后下降晶体智力成年后仍可保持增长、学习另一种语言) 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年龄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 ; 历史

9、阶段(战争、经济状况); 非规范事件(疾病、离异) 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三.人的毕生心理发展历程,(二)毕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之一,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如果解决了该阶段所要求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否则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婴儿出生伊始具备怎样的能力?有生存 的先天机制还是完全无助的呢?,第二节 认知和语言的发展,通过以下学习,你会惊奇地发现,婴儿 一离开子宫,就表现出通过感官获得信息并 做出反应的非凡能力,具有“生存的先天机 制”。,第二节 认知和语言的发

10、展,1.感知能力的发展 定向反射习惯化 同样的刺激物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 定向反射去习惯化 当个体对某种刺激物形成习惯后,对出现的新刺激物产生反射行为,表明能对新旧刺激物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物的兴趣的现象称之为去习惯化,感知能力的发展 1、感觉和运动的发展婴儿的视觉系统发育不成熟,只能看清 较大较近的物体。,研究视觉偏爱,婴儿出生前就能听到声音。新生儿(出生后四 周以内的婴儿)更喜欢母亲的声音,对父亲的声音 没有特别的偏好,说明他们在子宫里就学会了辩识 母亲的声音。出生后能对某些声音做出反应,会将头转向声 音的来源方向。,新生儿对某些味道也有特别偏好。当饮料 有甜

11、味时,就会吸吮较长时间。母乳喂养的婴 儿出生几天后就能分辨出母亲乳汁的味道。新生儿嗅觉也很灵敏,可凭借妈妈的特殊 味道找到自己的母亲。,婴儿通常用嘴和手的触觉了解自己及环 境,他们表现出许多学习能力:对重复出现 的刺激会习惯化并形成期待;通过主动的探 索进行知觉学习。,运动的发展从新生儿反射开始,力量、 姿势控制、平衡和知觉技能的发展等都会影 响运动发展的结果和模式。,2、空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最初两月,婴儿只关注物体的边缘,两月后,开 始关注事物的整体。 * 偏爱整体面孔,不喜欢面孔特征随便排列的面孔。 * 偏爱人类(特别是母亲)的面孔,而非视觉上相似的圆形。,(2)深度知觉出生4个

12、月的婴儿,才能聚合来自双眼的 信息,形成深度知觉。,被试:614个月的婴儿。 结果:大多数婴儿不朝母亲 那边爬,而是朝相反方向 爬,还有一些婴儿哭叫起 来。这表明,婴儿具有深度 知觉。,吉布森和沃克 “视崖”实验,(3)方位知觉的发展 第一阶段:57岁儿童能辨认自己的左、右,但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 第二阶段:79岁儿童不仅能辨别自己的左右,还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 第三阶段: 911岁儿童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能正确指出三件并排物体的左右相对位置。,在教学中须有意识地指导儿童正确的知 觉方位,特别要注意方位知觉困难造成的学 习上的错误,如初入学的儿童经常是 “d” 与 “b”,“ p”与“q”不

13、分等。,2.记忆的发展 量的发展 记忆范围,记忆广度,记忆存储的时间 质的发展 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 个体记忆组织性的提高 元记忆 陈述性元记忆知识意识到记忆的真实、长时信息 记忆监控阅读自己的记忆状态,评估、预测这种状态的影响 记忆策略的调节与控制,3.思维的发展 皮亚杰 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图式或认知结构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思维的发展,J.Piaget(18961980),四个阶段 1、感知动作阶段(02岁):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思维与动作密切相连。 最初几月,婴儿大部分行为以天生的运动活动.如吸吮、观看、抓握等为基础

14、,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但尚无表象、思维和言语。 “客体永久性”:客体从视野中消失后,个体仍然认为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最重要的认知发 展是获得了对抽象物体形成心理表征的能 力,即发展出客体永存的能力。,和宝宝“藏猫猫”时,你一躲开,他看 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 “你”这个人了。可在1周岁左右时,你再和 宝宝做游戏,你叫他一声,然后躲起来,宝 宝就会用眼睛到处找。,客体永存,挡住后,为什么没兴趣了?,客体永存的建立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里程 碑,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分化开来,从以 自我为中心转变为把自己看作无数客体中的 一个。,2、前运算阶段(27岁):

15、表象思维与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操纵头脑中的表象 http:/ 用竹竿做 马,木凳和竹竿是符号,汽车和马是符号象征的东 西。儿童已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凭着符号对客观事 物加以象征化。皮亚杰认为这就是思维的发生,同 时意味着儿童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2)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问:你有兄弟吗? 儿童:有。 问:他叫什么名字? 儿童:叫吉姆。 问:吉姆有兄弟吗? 儿童 :没有。 (思维不可逆),(3)自我中心性,这个年龄儿童常似乎与自己说话,而不是与他人交流。汤姆4岁时,第一次看到大海。海浪奔腾不息的 怒吼使他害怕。他转过身来问爸爸,“大海什么时 候才停息呢?”父亲回答说:“它不会停息”。汤 姆接着奇怪的问,“就连我们睡着时也不停息 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