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079408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总体思路,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5年8月10日,根据省政府制订的江西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安排编制16项重点专项规划、36项一般专项规划和6项区域规划。科技创新升级规划,是“十三五”期间,我省确定编制的16项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也被纳入16项重点专项规划之列。,江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升级规划编制将在全面、系统、客观总结“十二五”科技发展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升级存在的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江西的高度,研究提出“十三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

2、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总体框架,一、前 言 重点说明: 规划领域 编制依据 规划目的 规划期等,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新技术革命与前两次一样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III,II,I,科学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不断突破,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新产业、新市场不断涌现,新业态、新产业模式不断颠覆传统产业组织形式,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当代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正在转型升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国家全局高度、历史进程命运的高度,提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出推

3、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号角,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求顺应网络信息时代,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着力打造新常态经济与发展升级的新引擎。,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明显增强。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科技创新人才快速增长。市场化协同创新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大开放成效明显。获奖成果创历史新高。创新环境显著改善。,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至2014

4、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812家, 比“十一五”末期增加629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1700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2.3倍,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GDP贡献率突破10%。国家级高新区由“十一五”末期的3个增加到5个。,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科技投入持续增长。2014年,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2.4亿元,为“十一五”末期的1.7倍,R&D占GDP比重上升到0.97%,其中企业R&D支出占78%以上。,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省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在全国排位连续

5、前移,2014年比“十一五”末期前移3位,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的前移2-3位目标;专利申请和授权增幅位列全国第一,全年申请和授权专利分别达到25594件、13831件,同比分别增长51.1%、38.7%,超额完成“两年倍增”目标,提前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的专利申请量达1万件目标。,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全省共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发平台25个,省级研发平台总数达280个,江西农大种猪遗传改良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我省独立依托自身力量建设的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6、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总数达812家, 同比增长40%;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1650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约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科技创新人才快速增长。全省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4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5名,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23人,赣鄱英才555人才688人。其中,“十二五”期间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

7、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4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7名。,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市场化协同创新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2014年新增科技协同创新体13个,总数达到18个。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题报道,实现我省科技管理工作中央新闻联播专题报道零的突破。,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科技大开放成效明显。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一批国家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

8、获奖成果创历史新高。7项科技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实现新世纪以来15年一等奖空缺后零的突破。5个专利项目荣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其中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图形化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获中国专利金奖,实现了我省中国专利金奖零的突破。,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二)“十二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绩创新环境显著改善。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政府促进科技进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办同创新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省属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试点办法等

9、一系列改革政策文件,创新环境得到不断优化。,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三)我省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升级的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以及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均居倒数第二,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仅812家,在中部地区仅高于山西省。创新研发基础实力不强。至今我省没有一家中科院所属的科研机构,没有一所985高校,没有一家央企在赣设立企业研发中心,甚至没有一个单独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近年虽有突破,但由于起步晚,数量明显偏少。企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科技中介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高层次人才极为匮乏,全国有1487

10、位院士、2000位、2836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计划获得者,而我省仅4位院士、5位,5位杰青。,二、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三)我省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够紧密,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构少而弱,至今尚未建立面向全国科技资源的全省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2014年全省成果登记数796项,其中由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成果223项,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成果占成果登记的比例仅28%,全省科研院所专利成果产业化率为6.8%,高校专利成果产业化率仅0.9%,企业专利成果产业化率也仅有29%。科技投入强度较低,全社会R

11、&D投入大幅低于经济发达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在中部地区仅和山西相当,约为湖北的1/3,湖南、安徽、河南的1/2;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在中部地区列倒数第一,科技金融才刚刚起步,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融资规模很小。,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工作大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统领,以加快科技创新升级为主线,以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为抓手,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生态环保产业以及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着力强化

12、优势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二)总体思路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籓篱,着力激发产业技术创新的活力;以聚焦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实施重大项目,加强协同创新,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引导,着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人才、平台、项目、基地为支撑,不断夯实创新基础,着力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以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为保障,加强统筹协调,着力优

13、化创新创业环境。,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省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具有江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实现创新型江西的建设目标。,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三)发展目标,具体目标: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在全国位次继续前移。力争进入全国前20位之列。全社会研究开发(R&D)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5%,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5%。科技支撑发展升级的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00亿元,高新技

14、术产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总量实现翻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三)发展目标,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50个左右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材料、中医药、航空制造、农业等重点领域科技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20%以上,到2020年分别达到8万件/年和5万件/年左右。“双创”基地建设迈向新台阶。实现“双创”基地在全省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全覆盖,大学科技园在本科园校全覆盖。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产业集群)3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80个

15、。新建各类科技开发及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等50个左右。,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三)发展目标,科技研发基础和人才团队建设快速发展。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个左右;培养两院院士后备人选8-10人,新增院士13人,培养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人,杰青500人;建设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00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互联网+科技管理全面实现,科技公共服务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创新管理与服务能力大幅增强,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涌现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形成一批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金融快速拓展,初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

16、、全社会共同支持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新增5000家,培育高成长性、强引领性的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四、主要任务和重大专项,(一)主要任务,1、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实施和成果转化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向企业集聚,促进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企业流动。加大研发项目、创新基金和公共服务平台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二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强化企业技术需求调研,主动设计重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探索开展财政科技投入由事前投入扩展为事中和事后补助试点;注重科技创新实际贡献,应用研究由用户和专家等第三方评价,产业化开发由市场和用户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