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构音障碍1医学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8363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构音障碍1医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二章 构音障碍1医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二章 构音障碍1医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二章 构音障碍1医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二章 构音障碍1医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构音障碍1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构音障碍1医学PPT(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构音障碍,第一节 概述,构音障碍的定义,是指在言语活动中,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或形态结构异常,环境或心理因素等原因所导致的语音不准确的现象。 不包括由于失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滞、听力障碍所致的发音异常,构音障碍的分类,1、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参与构音的诸器官的肌肉或神经系统的疾患所致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运动不协调等引起的言语障碍) 2、器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和后天原因的形态、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的构音异常) 3、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发音错误表现为固定状态,但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第二节 运动性构音障碍,定义: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

2、、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强调呼吸运动、共鸣、发音和韵律等方面的变化 病因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小脑外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可与其他言语障碍合并存在,如失语症合并构音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分类,1、痉挛型构音障碍 2、迟缓型构音障碍 3、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 4、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 5、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 6、混合型构音障碍,痉挛型(中枢性运动障碍): *假性延髓麻痹,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脑血管病、脑瘫、脑外伤、脑肿瘤等) *言语特征是说话费力,字音不清,鼻音较重,缺乏音量控制,音调低、单音调、音质嘶哑,常有用力挤压声(一般因声带

3、过分紧张而振动不规则所致) *舌交替运动减退,说话时舌、唇运动差,软腭抬高减退。 *可出现吸吮反射,下颌反射 *如为双侧大脑损伤,常伴吞咽困难和强哭强笑。,迟缓型(周围性构音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真性延髓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延髓麻痹、脑神经麻痹等) 其特点是:说话时鼻音过重,可闻气体自鼻孔溢出声及吸气声。呼气发音时因鼻腔漏气而语句短促,低音调,音量减弱,字音不清,主要由于咽肌软腭瘫痪(一般会出现代偿性鼻翼收缩扮怪样面部动作),呼气压力不足,舌唇肌肉活动受损而不能正确的发出语音。 伴发吞咽困难,进食易呛,食物从鼻孔流出。唇闭合差、外展异常,流涎,舌抬高困难或不能,舌两侧运动差。,运动失

4、调型构音障碍(小脑系统障碍): 小脑或脑干传导束病变(肿瘤、多发性硬化) 造成构音肌群运动范围、运动方向的控制能力减退或丧失, 通常在下面两种言语异常中表现出其中的一种:间歇性的发音障碍,表现为言语无节奏,音高,音量无规律,字音常突然发出;另一种是间歇停顿不当,声音延长,音节重音均等,字词之间的间歇延长,言语速度减慢。,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锥体外系障碍): 锥体外系病变所致,如帕金森氏病 因构音肌群的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改变,主要是构音肌群强直造成发音低平、单调,可有颤音及第一字音的重复似口吃,说话时言语速度加快。 伴有流涎,说话时舌运动不恰当,舌抬高差。,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锥体外系障碍):

5、也是由于锥体外系病变所致。如: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 造成发音高低、长短、快慢不一,可突然开始或中断,类似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实质为构音肌不自主运动造成。嗓音发哑紧张,音量变化过大,元音歪曲。 因言语速度减慢,音调、音量变化降低 ,词之间的停顿延长以及不恰当的沉默造成韵律异常。,混合型构音障碍: 由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多发性卒中造成。 由于病变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混合型构音障碍。,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评定,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构音障碍检查法,三、构音障碍的评定,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检查包括8个大项目,每个结果都设定了5个(a、b、c、d

6、、e)级别的评分标准。以及影响因素,包括听力、视力、语言、情绪、体位等。 作用:能为临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疗效判定等提供客观依据,并对治疗预后有较肯定的指导作用。,三、构音障碍的评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 包括两大项目:构音器官检查和构音检查。 优点:不仅可以检查出患者是否患有运动性构音障碍和程度,也可用于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评定,对治疗计划的制定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1、构音器官的检查,(一)、评定的目的和内容 1、构音障碍的有无、种类和程度判定。 2、原发疾病及损伤部位的推定。可作为制订治疗计划的依据。 (二)、构音器官评定 1、目的:通过构音器官形态和粗大运动的检查

7、来确定构音器官是否存在异常和运动障碍。,2、范围:呼吸功能、喉、面部、口部肌肉、硬腭、腭咽机制、下颌、反射。 3、用具:压舌板、笔式手电筒、长棉棒、指套、秒表、叩诊锤等。 4、方法:在观察安静状态下构音器官的同时,通过指示和模仿,使其做粗大运动并对相关方面做出评价。 5、检查说明 做每一项检查前想患者解释清楚,并按照要求记录。,呼 吸 1呼吸类型 2呼吸次数 3最长呼气时间 4快呼气,喉功能 1最长发音时间:秒 2音质、音调、音量 3音调、音量匹配,面 部,口部肌肉检查 1撅嘴 2咂唇 3示齿 4唇力度,硬 腭,腭咽机制 1大体观察 2软腭运动 3鼓腮 4吹,舌 1外伸 2灵活度 3舔唇左右侧

8、,下颌(咀嚼肌) 1颌张开闭合 2咀嚼范围,1.反 射角膜反射 2下颌反射 3眼轮砸肌反射 4呕吐反射 5缩舌反射 6口轮砸肌反射,2.构音检查:,是以普通话为标准音结合构音类似运动对患者的各个言语水平及其异常的运动障碍进行系统评价包括:一般会话、单词检查、音节复述检查、文章水平检查、构音类似运动检查、结果分析和总结,(1)检查用具,单词检查用图卡50张 记录表 压舌板 卫生纸 消毒纱布 吸管 录音机,(2)检查方法,一般会话,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等 观察是否可以说 音量音调变化 是否清晰、气息声、粗糙声、鼻音化、震颤等,单词检查,50个常用单词图卡,如小草、摩托车、草帽等,包含

9、了汉语拼音的所有声母、韵母(用国际音标标记)记录读音:正确、置换、省略、歪曲、鼻音化,还是无法判断,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50个词检查结束后,将查出的各种异常标记在下一页以音节形式出现的表上。,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3)音节复述检查 此表是按照普通话发音方法设计,共140个音节,均为常用和比较常用的音节,目的是在患者复述时,在观察发音点的同时注意患者的异常构音运动,发现患者的构音特点及规律。,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4)文章水平检查 通过在限定连续的言语活动中,观察患者的音调、音量、韵律、呼吸运用。选用的文章通常是一首儿歌,患者有阅读能力者自己朗读,不能读的由复述引出,记录方法同前。,

10、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5)构音类似运动检查、概念:根据普通话的发声习惯而总结的一系列的构音器官运动,它被认为是构音活动的运动基础。,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内容:选用有代表性的15个音的构音类似运动。、涉及范围:唇齿运动、双唇运动、共鸣运动、卷舌运动、舌根运动。 此检查可发现患者构音异常的运动基础,对指导今后训练有重要意义。,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6)结果分析 将前面单词、音节、文章、构音运动检查发现的异常分别记录加以分析,确定类型。,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1)错音:是指发什么音时出现错误。 (2)错音条件:在什么条件下发成错音。 (3)错误方式:所发成的错音方式异常。 (4)一

11、贯性:包括发声方法和错音。 (5)发声方法:发音错误为一贯性以“+”表示,非一贯性也就是有时正确者以“”表示。,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6)错法:错误方式与错音是一致的,以“+”表示,各种各样的以“”表示。 (7)被刺激性:以音节或音素形式进行提示,能纠正构音错误的为有刺激性,以“+”表示,反之为无刺激性,以“”表示。 (8)构音类似运动:可以完成以“+”表示,不能完成以“”表示。,(9)错误类型:根据目前所了解的构音异常,共总结出26种类型集中在方框内,经前面检查分析,依异常特点从中选一项或几项相符类型添入结果分析表的错误类型栏内。,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7)总结:把患者的构音障碍特点归纳分析,结合构音运动和训练计划观点进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