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7988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防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血压防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血压防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血压防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血压防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防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防治PPT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防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继发性高血压: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主要病因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缩窄,高血压鉴别,四次全国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患病率%,时间,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 膳食高盐、低钾性别 超重、肥

2、胖遗传因素 长期超量饮酒、吸烟长期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盐摄入过高 每人每天平均摄入增加2g,SBP、DBP分别增加2.0和1.2mmHg 人体对氯化钠的生理需要量:仅0.5g/d 中国人食盐摄入量:北方1218g/d,南方78g/d 低钾:我国膳食普遍低钾,生活方式:高钠、低钾膳食,农村,城市,推荐*,g/d,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盐摄入量比较高,每日每人盐摄入量平均达到12克水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 版) 推荐,高钠低钾膳食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压与平均体重指数(BMI)呈显著的正相关; 我国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

3、.1,估计全国有超重人数2.0亿,肥胖人数6000多万; 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者34倍; 基线BMI每增加3kg/m2,其4年内发生高血压危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 中国成人正常BMI:1924 kg/m2 超重:体重理想体重10;WHO:BMI25,中国标准:BMI24 肥胖:体重理想体重20;WHO:BMI30,中国标准:BMI28,生活方式:超重和肥胖,19922002,10年间我国居民 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 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人2002年居民

4、营养调查:我国居民 超重肥胖率为23.2%,接近总人口的1/4 超重和肥胖已经影响到我国近2亿6千万人,马冠生,李艳平,武阳丰等。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9月第39卷第5期:311-315,比例%,38.6%,80.6%,1992年,2002年,我国居民肥胖趋势明显,饮酒 酗酒 (50g酒精/天); 每日饮酒量与血压呈显著相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 我国人群每周至少饮酒一次:男30-66,女2-7; 男性持续饮酒 vs 不饮酒者:4年内HBP发生的危险增加40 精神紧张 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生活方式:饮酒、精神紧张,我国2次高血压患者 知晓率、治

5、疗率和控制率调查,n=950356 15岁,n=272023 18岁,我国15组人群 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变化,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检出、治疗和控制 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变化趋势,32.4%,48.4%,22.6%,38.5%,9.5%,2.8%,0%,10%,20%,30%,40%,50%,1992-1994,2004-2005,26.3%,30.2%,12.1%,24.7%,6.1%,2.8%,0%,10%,20%,30%,40%,1991,2002,Sailesh Mohan, Norm R.C. Campbell. Hyperten

6、sion 2009;53;450-451.,血压控制率(%),35,66,40,8,6,7,24,11,0,20,40,60,80,100,美国,加拿大,古巴,中国,印度,坦桑尼亚,澳大利亚,葡萄牙,我国高血压控制率落后于发达国家,缺血性卒中/TIA,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下肢动脉梗塞 肢体干性坏疽,高血压患者与无高血压病史者相比:中风危险增加4倍 冠心病风险至少增加1.3倍 心力衰竭危险性增加6倍,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危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诊断:如何正确测量血压,1.被测量者坐在靠背椅上,精神放松,上肢置于桌上,暴露上臂,无紧束衣物

7、,2. 选择合适大小袖带,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3.水银柱垂直放置,充气阻断脉搏,缓慢放气2-3mm/秒。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读数应取偶数,首诊时应当测量双臂血压,以较高一侧的读数为准。,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高血压患者诊断性评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将合并糖尿病患者划为很高危人群,2009年基层版指南:将“高危”和

8、“很高危”合并为“高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包括: 心血管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并存临床情况,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注:删去:缺乏体力活动、CRP,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注:红色字体为新增或改变; 删去:X线诊断LVH,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注:红色字体为新增或改变,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初诊高血压的评估干预流程,一般来说,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高血压其实潜在的危险更大!因为,有症状的人,会促

9、使他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而没症状的人,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因而忽视了治疗,但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在持续着,结果很多人直到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所以只要诊断患有高血压病,都应该进行认真地治疗。还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以为血压高了才需要吃药,结果血压反复波动,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治疗组间的血压差异与卒中、CHD、主要CVD事件、CVD死亡及总死亡率风险的差异直接相关,Lancet 2003;362:1527-45,0 -5 -10 -15 -20 -25 -30,卒中,CHD,心衰,总死亡,23%,15%,16%,1

10、4%, 4/3 mmHg,N20888,主要CV事件,15%,降压是硬道理! 微小的血压差异,显著的心血管收益,高血压 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高血压治疗策略的转变,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 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提出了高血压是“心血管综合征”的概

11、念,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每日1次使用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基本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任何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2-3次使用,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尽可能控制其它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根据我国国情,设定标准与基本两个治疗目标,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血压目标值,

12、针对不同人群,细化降压目标值,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降压达标, 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及效果,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及效果,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小剂量,尽量应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 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使用每日1次给药而有持续24 h降压作用的 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理想”降压药国际公认的9条标准 有效控制血压! 24小时平稳降压 一天一次,服用方便,易为病人接受和坚持

13、不良反应很少,患者易于坚持 能预防和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血管结构的改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冠心病、中风和心力衰竭的危险性 使治疗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能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与其它药物相容,不影响其它疾病的治疗 价格适宜,疗效费用比值高,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种类的临床选择,常用降压药种类的临床选择,F C+A A+D C+B C+D,C+A A+D C+D C+B F,C+D+A C+A+B C+A+,C+D+A C+A+B D+A+,C A D B,确诊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 低危患者,血压160/100mmHg ;高危患者(伴心脑血管病或糖尿病),对象,第一步,第二步,可加其他降压药

14、,如可乐定等,第三步,注:A:ACEI或ARB;B: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噻嗪类利尿剂; : 受体阻滞剂。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F: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第一步均为小剂量开始,药物治疗后血压未达标者,可使原药基础上加量或另加一种降压药,如血压达标,则维持用药;第二步也是如此。,联合治疗,单药治疗,选择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流程,高血压是异质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存在个体差异,且不同发病机制之间密切联系,五类主要的降压药物作用机制却各不相同。,Osamu Iimura. Current Hypertension Reports, 20

15、00;2:421-422,交感神经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盐-体液 内皮系统,关于高血压联合治疗,ALLHAT ANBP COOPE EWPHE LIFE HOT 90 INSIGHT INVEST MAPHY MRC I MRC II NORDIL SHEP STOP-1 STOP-2 SYST-EUR VAAverage,62%,100%,41%,55%,66%,45%,52%,51%,34%,48%,82%,54%,60%,90%,35%,93%,33%,41%,众多临床实践证实: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联合治疗才能达标,0,10,20,30,40,50,60,70,80,90,100,%,Updated from: Coca A. J Cardiovasc Pharmacol 1999;34:2935,联合治疗患者比例(%),多数病例采用联合治疗,“超过2/3的高血压病人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药物而不是只用一个药物来有效控制血压” JNC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