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养生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666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脏养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肝脏养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肝脏养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肝脏养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肝脏养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脏养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养生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医 养 生 之 本,养生重在养 脏腑,养生正宗,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虚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虚無。眞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 人之死,大约因元气存亡而决。故患病者,元气已伤,即变危殆。盖元气脱,则五脏六腑皆无气矣。 竟有元气深固,其根不摇,而内中有一脏一腑先绝者。如心绝,则昏昧不知世事;肝绝,则喜怒无节;肾绝,则阳道痿缩;脾绝,则食入不化;肺绝,则气促声哑。六腑之绝,而失其所司亦然。其绝之象,亦必有显然可见之处。大约其气尚存,而神志精华不用事耳,必明医乃能决之。,中 医 养 生 之,肝 脏 保 养,解剖位置:位于腹腔,在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居右胁之内,两胁为肝(经)之分野。

2、形态结构:形似楔形,左右分叶,右厚左薄,其色赤紫。,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临证指南医案:肝“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中医“五脏”概述,认识自己的身体,五脏系统,从数字看肝脏,1000,肝脏每分钟可以过滤、调控1000cc的血液。 肝脏每天可制造1000cc的胆汁。胆汁的成分中97%是水, 其他则是胆盐及肝脏分泌的色素。,人类的肝脏就算被切除90%, 照样可以运作,发挥一定的功能。 但如果完全没有了肝脏, 最多只能存活2天。,2,肝脏的四大功能,肝脏可分解许多有害物质例如酒精、药物及废物。肝脏的解毒方式有三种: 肝细胞以化学方式改变毒素特性而能溶于水,经由肾脏排除。

3、 透过胆汁分泌,经由肠胃道排出体外。 透过吞噬作用解毒,透过肝内的吞噬细胞来吞噬、消化这些有害物质。,解毒作用, 肝细胞可将体内多余的葡萄糖转变成肝醣,储存在肝脏中。当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过低时,肝细胞可将肝醣转变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值。 肝脏只能够将少量的葡萄糖以肝醣形式储存起来,然后大部分的葡萄糖转为脂肪,再经由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各组织中储存起来。 肝细胞可制造血浆蛋白质例如白蛋白,以维持血容量的物质,也可制造凝血因子例如纤维蛋白原,这是血液凝固所需的物质。 肝脏能从饱和脂肪食物中制造出人体内大部分的胆固醇,并且储存起来以制造胆盐。 肝脏也可储存脂溶性维生素及某些矿物质(例如铁、铜)。 在胚胎

4、时期,肝脏可制造红血球。,制造并储存营养素,生产胆汁,肝脏分泌胆汁,然后储存在胆囊中。胆汁是一种黄绿色的液体,能在十二直肠内乳化脂肪,帮助食物消化及吸收。,肝将军之官,其华在爪,藏血,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肝,血之存库,主疏泄,急躁易怒,开窍于目,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阳不足视物不清肝经风热目赤痒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在志为怒,两目干涩,流泪增多或目眵,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液为泪,指甲薄而软,易脆裂,枯而无光,甚至变形。,在体合筋,肌腱、韧带和筋膜出现病变, 血不养筋,关节活动不利, 易于疲劳或肢体麻木, 屈伸不利,手足震颤。,肝

5、为刚脏,含义: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机理: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伸展舒畅; 肝主疏泄,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 病变特点:肝病多见肝气升动太过. 如: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临床多出现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拘挛, 甚则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肝主升发,含义: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 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 机理:肝在五行属木,方位应东,通于春气, 有类于木性曲直,应阳升之方,行春生之令, 具有条达疏畅、升发生长和生机盎然的特性, 其气以升发为顺,主人体一身阳气之升腾, 对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举疏通之作用。 病变特点:肝气升

6、泄不及与太过,临床多见肝气郁结和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甚肝风内动的病变,肝主疏泄,概念:是指肝气具有疏通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功能。肝气疏泄的关键是调畅气机,基本生理: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形体官窍等活动稳定有序。,基本病理:肝失疏泄 肝气疏泄功能不及 肝气郁结 症: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不适等。 肝气疏泄功能太过 肝气上逆 症:急躁易怒,失眠头胀痛,面红目赤,胸胁、乳房常走窜胀痛等,甚或血随气逆而见吐血、咯血,甚或卒然昏厥。,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的生理意义,促进血液的运行生理: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气血和调,“血随气行,周流不停。”病理:肝气郁结 气郁血瘀

7、 症:胸胁刺痛、癥积肝气上逆 血随气逆 症:吐血、咯血、脑溢血,促进津液的输布代谢,生理: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津液输布代谢正常,“气行则水亦行。”病理:肝气郁结 气郁津停 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如停于肺则为痰为饮;停于肌肤则为水肿,停于经络则成痰核,停于胸腹腔而成胸水、腹水,痰气交阻在咽喉为梅核气等。 肝气上逆 痰随气逆阻塞清窍 如脑梗塞,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胆汁的分泌排泄,生理: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脾升胃降相因,平衡协调,纳运正常病理:肝失疏泄 “木不疏土”影响于脾:致脾气不升则飧泄,即“肝脾不和”。影响于胃:致胃气上逆则呕逆嗳气,即“肝胃不和”.,生理: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8、 胆汁分泌排泄通畅,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病理:肝气郁结 胆汁生成排泄障碍 胁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肝气上逆 胆汁逆流入于血脉,外溢于皮肤,则见黄疸等,调畅情志,生理: 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气血和调 心情开朗 病理: 致病因素 肝失疏泄,肝气郁结 “因病致郁” 郁郁寡欢,多疑善虑,情志压抑;若气郁日久化火 脾气暴燥,急燥易怒 情志异常活动 气机失调,肝失疏泄 称为“怒伤肝”: 郁怒:敢怒不敢言,情志不得发泄 气郁、气滞,“因郁致病” 暴怒:“怒则气上” 肝气上逆,甚肝风内动,为“因怒致病”心产生相应的精神情志。肝产生适度的精神情志。,促进和调节生殖机能,生理:肝主

9、疏泄 气机调畅 促进男子排精,女子行经及排卵。 病理:肝失疏泄 疏泄不及 男子排精不畅,女子经行不畅、痛经,甚至闭经、不孕等。肝失疏泄 疏泄太过 扰动精室,男子阳事易兴、早泄、遗精等,肝主藏血,概念: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中藏血,化生和涵养肝气, 使之冲和条达,防其亢逆。,生理作用 濡养肝脏本身,制约肝阳(气) 濡养肝系(筋、目) 调节血量: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罢极之本) 为经血之源:肝血,溢于冲脉,满而溢于外 月经防止出血:肝者凝血之本。 血海,病理作用,肝血充足则各脏腑器官组织得以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机体的各种机能。肝血虚少,脏腑器官

10、组织失养可出现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所谓“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液为泪 泪为肝血所化,有濡养目窍之功。 在志为怒肝气疏泄太过易怒大怒伤肝,肝气上逆甚气血上逆:面红目赤、甚吐血、晕厥。 与春气相通应,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连接关节、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的一种组 织。其舒张有力,协调关节、肌肉的运动。爪为筋之余。肝血养筋爪:爪甲红润,筋膜运动协调,不易疲劳。肝血不足,失于濡养:爪甲不荣。筋膜运动不灵,易于疲劳。,在窍为目,含 义:目的视觉功能,有赖于肝精肝血之濡养 和肝气之疏泄。 生理意义:肝之精血充足,肝气调和,目才能

11、正常 发挥其视物辨色的功能。 病理意义:肝血不足:视物不清、夜盲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风内动:目睛上吊,两目斜视 肝经风热:目赤痒痛;肝经湿热:目眵增多;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在志为怒,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的疏泄失常可导致情志失常,而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或抑郁寡欢,情绪低沉等症状。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甚至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状。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是有益于肝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在季为春,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与春气相应“。就是说肝脏具有树木的特性,与自然界春季生长之气相应,保持柔

12、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状态,情绪既不要过于激奋,也不要低沉抑郁,使情感世界保持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中,则对肝的养生保健极为有利。春季既是肝养生保健的最好季节,也是肝病易于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春季更应注意肝的养生保健方法。春季来临时,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使自己的身心都充分地放松,抛弃一切烦恼和杂念,让自己有一种融于大自然中、蓬勃生长的感觉,对养肝护肝防止肝病有很好的效果。,为什么要进行肝脏保养,“肝病”是我国的“国病”,大约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肝病毒携带者,肝病的传染途径众多(口沫、血液、性接触等);在统计十大死因榜单中,由于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细胞癌死亡者高居首位; 因为肝脏没有痛感神经,许多肝病变在

13、前期和潜伏期并无明显症状,当感觉不适的时候,病情可能已经十分严重了。,肝脏疾病的庞大人群,日夜操劳,压力山大 经常熬夜,疲劳用眼 喝酒拼酒,大鱼大肉 滥用药物,不遵医嘱 饮食卫生习惯不良 常使用加工食品,罐头,醬菜 打針,输血,纹身,針灸,穿耳洞处理不当 暴 怒,情绪不佳等等,怎样有效养肝,养气 养血 排毒 御毒,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不郁不怒,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使肝脏气血淤滞不畅导致各种肝病,“怒伤肝”就是这个道理。 保持心情舒畅才能让肝火流畅地疏泄出去,如果常常发脾气特别是暴怒,就会导致肝脏功能波动,使火气旺上加旺,火上浇油,伤及肝脏的根本。,睡眠时血可养肝:半夜1-3点还不休息,

14、血液无法归于肝,导致肝脏超载运行,肝脏功能受损 肝开窍于眼,过度用眼耗损肝血,肝血不足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 肝脏缺血也会直接导致: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口苦咽干、火气大、月经不顺等一系列症状,早睡早醒,宽衣缓行;,畅 通 排 毒,一切在肠胃消化吸收的食物,都要经过经脉运输至肝脏排毒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排毒之本。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解毒过程的顺利进行,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如肝炎),“凡药三分毒”,防止药邪伤肝,良好的三餐习惯,预防肝胆疾病,推肝经、敲胆经,提高肝胆经络 通畅程度,坚持锻炼筋骨,增强肝脏功能,穴位 护肝养肝,养肝一定要关注这几个穴位:肝俞、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