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6380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情观察及危重 患者的抢救和护理,1,教学内容,第一节 病情观察 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的管理 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2,教学目标,了解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 掌握病情观察的方法及内容 熟悉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管理 掌握心肺复苏的ABC步骤及洗胃术,教学目标,3,第一节 病情观察,第一节 病情观察,4,病情观察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启动视、听、嗅、触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来获得有关病人及其情况的信息的过程,一、病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5,病情观察的目的: 1、为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 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2、准确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转归 3、及早发现危重证候,为抢救赢得时间 4、了解治疗

2、效果和用药反应 5、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信息,6,病情观察的方法,直接观察法四诊:(视、听、触、叩) + 嗅,间接观察法1. 通过与医生、家属亲友的交谈、各种交接班、阅读病历、报告单获取病情的信息2. 借助仪器观察,7,视觉的观察,视觉观察是护士通过眼睛对病人进行各方面的观察。,8,听觉的观察,听觉是护士通过耳朵或听诊器对病人作各种不同方面的观察。 病人声音往往可以把他的身心状况表露出来,如分辨病人的呼吸音、咳嗽音、喘息音、走路声音、说话、哭笑、呕吐、鼾音、悲啼痛苦的声音等等异常声音。 护士还要从声音辨别出治疗所用的器械或仪器的运转是否正常。如呼吸机、心脏监护仪等。,9,触觉的观察,触觉观察是

3、护士通过用手或手指的触觉观察病人的一种方法。如切脉、接触病人皮肤等。 护士也可用触诊法检查内脏器官,或用手叩诊分辨不同的声音等。,10,嗅觉的观察,嗅觉观察是护士通过鼻子的嗅觉观察病人的一般气味,常常由于不寻常的气味得到重要的观察线索。如各种排泄物等。 有灵敏嗅觉的护士,有时能够及时发觉病房失火或电线被烧等的异常气味。,11,病情观察的内容,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特殊检查或药物应用,心理状态,12,发育和营养,一般情况的观察,13,面容与表情,一般情况的观察,姿势与体位,皮肤与粘膜,饮食与睡眠,排泄物的观察,14,生命体征的观察,当机体发生病情变化时,生命体征也就随之发生相应的改

4、变,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动态变化方面,因为它们反映了整个机体的情况,常是病情严重的信号 。,15,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反映疾病对大脑的影响程度。意识清醒的病人,语言清楚、思维合理、表达明确、对时间、地点、人物判断记忆清楚。临床上将意识障碍依轻重程度分为:嗜睡 、意识模糊、昏睡 、昏迷(浅昏迷 、深昏迷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意识正常 15分;浅昏迷 7分;深昏迷 3分,16,瞳孔的观察,瞳孔变化是许多疾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特别是颅脑疾病、药物中毒、昏迷等。 正常瞳孔:直径为25mm,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对光反应灵敏。 异常瞳孔:小于2mm为缩小,大于5mm为扩

5、大。双侧瞳孔扩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 瞳孔对光反应:以拇指和食指分开上下眼睑,露出眼球,用电筒光直接照射瞳孔,以观察瞳孔对光线的反应是灵敏、迟钝或消失。,17,瞳孔的观察,形态:椭圆形并散大见于青光眼不规则形见于虹膜粘连对光反应:迟钝、消失见于病情危重或深昏迷病人,18,特殊检查或药物治疗的观察,1、特殊检查或治疗后的观察2、特殊药物治疗病人的观察,19,药物应用的观察,药物应用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护士不仅要遵医嘱准确地发药、注射,而且要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对一些特殊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剂、胰岛素、抗凝剂等,在使用前应对病人

6、情况有全面了解,并熟悉各有关药物的药理学知识。,20,心理状态的观察,护士通过对病人察言观色和行为变化情况的观察,并对病人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作出心理状态的判断。,21,总 结,专业知识影响观察力 专业技能影响观察结果 思维能力影响结果分析 职业道德是做好病情观察的关键,22,危重症患者的管理,第二节,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23,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立即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 即刻制定抢救方案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争分夺秒。为了不贻误抢救时机,严格执行抢救物品的“五定制度” 做好抢救记录及查对工作。抢救用物使

7、用后,及时清理、归位并补充, 保持整齐清洁 安排护士随医生参加每次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 做好交接班工作,24,五 定,定数量品种 定点安置 定人保管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维修护士熟悉所有抢救物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能排除一般性故障,使急救物品完好达100%。,25,抢救设备管理,抢救室,抢救床,抢救车,26,抢救室的设置,急诊室和病区设有抢救室。病区抢救室设在靠近护士站的单独房间内,抢救室要宽敞、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并有严密的科学管理制度。,27,监护系统:多功能中心监护仪,床边监护仪等 各种辅助仪器: 心电图机 、呼吸机、除颤仪、吸引器、洗胃机、床边X光机、床边B超机等。常规物品:“八包”

8、、胃管、尿管、深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28,抢救床,最好是能升降的活动床,另加一块木板,作胸外心脏按压时使用。,29,抢救车,需配备:急救药品(表14-2)急救用无菌物品(急救包等)其他非无菌用物,30,危重病人的护理,1.做好病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加强基础护理:眼、口腔、皮肤、排泄、安全 4.肢体被动锻炼 5.补充营养和水分,31,6.保持各类导管通畅 7.心理护理 补肾仍然是男性补的“重头戏”。肾虚的男性多表现为腰酸、肢冷、腿软、性功能减退、耳鸣等症状,饮食进补应以补肾固阳,养血固精为本。马氏中医徽芯msdf003,32,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急救目的挽救生命

9、,33,吸 痰 法,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34,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试管(内盛 1:5000的呋喃西林),治疗盘内有盖罐2只、弯盘(内 放镊子、纱布)、一次性吸痰 管、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 等。,35,实施步骤,1、评估 2、准备、检查(治疗室) 3、核对、解释 4、检查(病床旁) 5、调节负压 6、体位 7、接管,8、 试吸 9、 吸引 10、观察 11、冲净 12、擦拭 13、整理 14、记录,36,缺氧患者吸痰前应预先供氧 插管时不可有负压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反复吸引不超过4次;动作轻柔 每根吸痰管只能用1次,不可反复上下提插 气管切开病人先吸气管,再吸口鼻

10、贮液瓶(2/3)及时倾倒,用后浸泡消毒 加强病情观察:气道通畅、呼吸、面色、心率、血压、吸出液等 吸痰用物每班更换1次,注意事项,37,氧气疗法,通过给氧,提高 PaO2、SaO2,增加 CaO2,纠正缺氧状 态,促进组织新陈 代谢,维持机体生 命活动的一种治疗 方法。,38,缺氧分类,缺氧类型,39,缺氧程度判断,程度,表现,40,1.肺活量减少:慢阻肺、哮喘、肺炎、气胸等 2.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心衰等 3.各种中毒:CO、巴比妥类药物、麻醉剂中毒 4.昏迷患者: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等 5.其他:外科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产程过长或胎心不良等。,适应证,41,吸氧浓度(%)=21+4氧

11、流量(L/ min) 低浓度给氧:氧浓度35% 中浓度给氧:氧浓度35%60% 高浓度给氧:氧浓度60%,给氧浓度换算,42,鼻导管给氧法鼻塞法 面罩法氧气头罩法氧气枕法,氧疗方法,43,吸氧操作,44,鼻导管法,实施步骤,评估 核对 解释 备胶布 清洁鼻腔 冲尘 装表 连接 调节氧流量 试气 插入 固定 记录 观察,给氧,停氧,先拔管 关大 关小 记录,45,氧疗注意事项,1. 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2. 防止交叉感染:每日更换鼻导管、鼻塞 3. 湿化给氧:湿化瓶内加水1/31/2 4. 严格遵守给氧规程:先调流量再插管、先拔管再关开关 5. 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指针不小于 5K

12、g/cm2 (0.5mPa) 6. 挂牌:“空” “满”,46,三、心肺复苏(CPR),是对外伤、疾病、中毒、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47,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LS),又称现场急救,是心肺复苏的初始急救技术,48,包括三个步骤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49,评 估,1.判断心博、呼吸骤停 (1)突然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5-10秒 (3)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5)皮肤苍白或紫绀 (6)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心电图检查 (7)伤口不出血,50,2.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

13、1)心源性心脏骤停:由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如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传导阻滞。 (2)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由其它疾患或因素影响心脏所致。包括突然的意外事故,如电击、溺水、自溢、严重创伤;手术和麻醉意外;药物中毒或过敏;神经系统病变等。,51,A(airway)开放气道,1.判断有无意识丧失和外伤(颈椎伤) 2.放置心肺复苏的体位;解开衣领、裤带 3.去除气道异物 4.开放气道:,实 施,52,B(Breathing)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运动,使气体被动进入和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除。,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最好方法,53,一、判断有

14、无自主呼吸 听:患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 看:胸廓或上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 感觉:抢救者用面颊感觉有无气流的吹拂感。,54,1.口对口通气:,2.口对鼻通气:用于严重口部损伤或牙关紧闭者。,3.口对口鼻通气:适用于婴幼儿,人工呼吸的方法,55,方法:打开气道 捏住病人的鼻孔 深吸一口气 包住病人口唇吹气 见胸部上抬放开口鼻 将气体排出 频率:成人13次min,儿童16次min 。 吹气量:700 1100ml左右,一般可看到吹气时胸部有起伏,放开时从口鼻有气体排出为宜 注意点:吹气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判断 呼叫,小结,56,C(Circulation)人工循环,一、判断有无脉

15、搏 触摸方法,57,注意点: 1.用食指、中指触及气管正中,然后滑向颈外侧气管与肌群之间的沟内,触摸有无搏动。 2.需触摸颈动脉510秒; 3.动作轻,不可用力压迫; 4.正确判断有无脉搏很重要,因为对有脉搏的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58,5.如有脉搏而无呼吸,则只需进行人工呼吸,开始连吹2口,以后每分钟13次,每次2秒; 6.如果摸不到脉搏,则可确定心跳停止,应迅速通知医疗急救系统,同时在开始两次吹气后,进行心脏按压。,59,是指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下 段,是急救现场维持人工循环的首选 方法。,二、胸外心脏按压(ECC),60,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抢救者以左手食

16、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至两侧肋弓交点处,即胸骨下切迹,然后将食指和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的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61,操作方法:术者跪于病人右侧,双手重叠,掌根放在按压部位,手指翘起,臂伸直,用身体重力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35cm;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但双手不可离开按压部位;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按压与放松之比为1:2。,62,与人工呼吸的配合:单人抢救时应吹气2次按压30次;如双人抢救时为吹气1次按压5次。,63,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 大动脉处可摸到搏动,血压8kpa; 面色、口唇、甲床等色泽转为红润; 心电图改变 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有时有对光反应 呼吸逐渐恢复 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