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性动脉硬化症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6373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闭塞性动脉硬化症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概述,一、概念: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一种由于大、中动脉硬化,内膜出现斑块,从而引发动脉狭窄、闭塞,导致下肢慢性缺血改变的周围血管病。二、好发于年龄:45岁以上。三、多发于下肢的大中动脉,临床以下肢慢性缺血性改变为主。目前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失节、脏腑亏虚、经脉瘀阻等有密切关系。老年之体,先天肾气已衰,后天脾胃亦弱,再加思虑过度及膏粱厚味,脾胃更伤,以致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不能生化精微,而湿滞中焦,若久而不复,痰浊由此而生。痰浊阻滞,气机不畅,盖“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血脉瘀塞,不通则痛。“血主濡之”,足受血而能步,血脉瘀塞,且

2、气血化源不足,则足失养,因而出现间歇性跛行;肌肤失养则皮肤苍白、麻木、肌肉萎缩。久则瘀而化热,热胜肉腐,热毒灼烁脉肉筋骨而产生坏疽。若热毒炽盛,可耗伤阴液,则出现阴伤之证。,3,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是其高危。其发病与血管内膜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浸润、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4,粥瘤亦成为粥样斑块,是纤维斑块深层细胞的坏死发展而来。内膜面可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5,【诊断】,1、多发于45岁以上老年人,常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病变常累及大中动脉。,6,(治疗指南)主要临床表现:患肢

3、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肢体缺血性溃疡和坏疽。,2、临床表现早期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自觉患肢发凉、麻木,活动后沉重无力、酸痛,肤色苍白、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肢出现静息痛,尤以夜间为甚。患者常抱膝而坐,彻夜不眠,同时伴皮肤变薄、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很快足趾、足部出现青紫斑片或血性大疱,疼痛更剧烈,继则发生溃疡、坏疽,约2周后出现分界线,形成典型的干性坏疽。,7,3、辅助检查测定血糖、血脂升高,检查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眼底动脉硬化,并配合超声多普勒、动脉造影等检查以助诊断。,8,【鉴别诊断】,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受累血管为中、小动静脉;一般

4、无高血脂、高血压和其他脏器的动脉硬化病史;有吸烟、受寒、外伤等病史,出现肢体慢性缺血性表现,可见游走性浅静脉炎的表现;动脉造影呈节段性闭塞,无动脉钙化改变。,9,【鉴别诊断】,2.多发性大动脉炎好发于青少年女性,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及分支。按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上肢或下肢的症状和体征,在上肢多表现无脉症,在下肢表现肢端发凉、无力及间歇性跛行,但一般无坏疽发生,疼痛症状不多见,活动期多伴低热、乏力或游走性关节性关节痛等症状。检查时在颈部、腹部和背部可听到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显示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免疫球蛋白升高,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开口处狭窄或阻塞。,10,【鉴别诊断】,3

5、、动脉栓塞为心房纤颤、心内膜炎及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并发症。突然起病,肢体发生剧痛,皮肤苍白,肢体厥冷,感觉障碍,活动受限,患肢出现散在青紫瘀斑,栓塞平面以下的动脉搏动消失,栓塞远端形成坏疽,范围较广泛,发展很快,对侧肢体正常。,11,热毒伤阴证,脾肾阳虚证,痰瘀阻络证,【辨证论治】,除湿化痰、活血通络是本病的治疗大法,同时注意培补正气,益肾健脾柔肝,并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配合温经通络、化痰除湿、清热养阴等法,将受到较好的疗效。,12,1、痰瘀阻络证,【证候】肤色苍白,患肢发凉,麻木刺痛,间歇性跛行。舌质淡,舌边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1

6、3,2、热毒伤阴,【证候】患肢疼痛剧烈,入夜有甚,包席而坐,彻夜难眠,肢体坏疽或呈干性或伴脓出,溃破腐烂,气秽。伴有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舌质红或绛,苔黄燥或苔剥,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通络。 【方药】四妙勇安汤和顾步汤加减。,14,3、脾肾阳虚,【证候】年老体弱,全身怕冷,肢体发凉,肌肉萎缩,局部伤口久不敛口,肉芽色黯,神疲乏力,腰膝酸痛,阳痿,性欲减退,遗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生肌。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右归丸加减。,15,【外治】,参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6,【其他疗法】,1、单方验方(1)毛冬青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毛冬青注射液每次2-

7、4ml,每日1-2次。(2)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或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4周为一疗程。,17,2.西医治疗 选择改善循环如扩血管、抗血小板凝集、降纤、抗凝、溶栓治疗,常用药如肠溶阿司匹林、前列腺素E1、肝素、尿激酶等;此外血脂高要降血脂,局部继发感染者适当应用抗生素。也可根据情况采取血管重建手术治疗。另外蚕食疗法、截肢手术等参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8,预防与调护,1.预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避免肥甘厚味;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保护肢体,避免外伤及寒冷。,2. 调护 患者宜穿宽松鞋袜,并常更换,足部尽量避免受压和摩擦;注意手足部保暖,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19,【结语,本病以高年脾肾气虚为本,痰浊瘀血阻滞为标,早期治疗重在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中期痰瘀阻滞,日久化热,热毒炽盛,耗烁阴液,故治疗养阴清热,活血解毒;后期疮口不敛,肉芽不鲜,腰膝酸软,治当温补脾肾,活血生肌。本病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虽同属脱疽,但病机特点不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在青壮年,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感受寒湿而引起。本病多发于老年人,年事已高,脾肾之气渐衰,运化失司,加之膏粱厚味太过,痰浊内生,痰瘀互结,阻塞脉络为其特点。,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