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

上传人:n****r 文档编号:53076120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翻译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名作动,终,最后,因为(这个)缘故,名作动 命名,因为,倒伏,碑文,者也,判断句,动词,文字,辨认,念,大概因为,错误,山 脚,是,山南水北,重点字词,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 乃;副词,表判断,有“是”之意。,特殊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

2、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 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 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翻译第二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空旷,名作状从旁边,多,幽深的样子,形作名,深度,那些,形作动,走到尽头,而,连词,代游洞者,懈怠,将要,完,于是,一起

3、,动作名,所看到的,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大概,所到的(地方),不及,不到,代游踪,那些到的人,更,当、正在,体力,还,用来,形作动,照明,已经,有人,埋怨,自己,他,享受尽, 形作动,重点字词,侧: 穷: 见: 至: 明: 极:,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形容词作动词,照明。,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翻译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4、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 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对于这种情况,语气词,取独,观察,心得,收获,因为,他们,的,且,的,奇异雄伟,不同寻常的景象,险阻僻远的地方,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而,帮助,足够用来,在,志向,这里引申为主观努力,难道,得到的东西,心得,形容词作名词,古今异义,重点字词,于是:非常: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僻远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古今异义。古:到达。今: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今异义。古:对于这种情况。,翻译第四段,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于,因,感叹,取独,动作名,流传的文字,名作动,说清,尽,说,的缘故,古今异义,做学问的人,谨慎地选择,形容词使动,重点字词,谬: 传: 名: 所以: 学者:,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说清楚,名词作动词。,由结构助词“所

6、”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读书人。今: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特殊句式,判断句(表示因果关系)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翻译第五段:,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 记。,籍贯,姓,名,字,第五段:补叙同游者,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某记。,1、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

7、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有泉侧出5、入之甚寒,问其深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7、火尚足以明也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作动,筑舍定居,名作动,命名,名作状,往东,名作状,从旁边,形作名,深度,名作动,识其本名,说明白,形作动,照明,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作名,流传的文字,词类活用,课堂练习,非常,于是,至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请他,于是他来了,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非常好,至于小李,你就别管了,不同寻常,意外的事故,十分,对于这种情况,在此,顺承连词,至到 于引出处所,到了的

8、结局以致于,另提一事,古今异义,十一,学者,所以,数 字,十分之一,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治学的人,表结果,的原因,用来的(表凭借),古今异义,回上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由山以上五六里,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无物以相之,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因为,因为,而,修饰,用来,表并列,而,连词,用来,因为,以的用法,回上层,于,在,在,对于,对于,比,向,被,于的用法,始舍于其址 于人为可讥于是余有叹焉余于仆碑师不必贤于弟子求救于孙将军君幸于赵王,回上层,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 3、独其为文犹可识 4、问其深,则其

9、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7、其孰能讥之乎?,其,“ ”字的用法,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间,代词,这,指慧空禅院,代词,它,指仆碑,代词,它,指洞穴,代词,它,指后洞,代词,他们,指古人,代词,那些,指好游者,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8、而余亦悔其之 9、既其出 10、视其左右 11、后世之谬其传 12、咎其欲出者 13、吾其还也 14、其可怪也欤 15、路漫漫其修远兮 16、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代词,指自己,助词,无实在意义,代词,它,指洞壁,代词,那些,代词,那些,其,“ ”字的用法,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代词,其中,

10、助词,调节音节,无义,17、亦各言其志也 1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20、安陵君其许寡人 2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2、其皆出于此乎 23、其业有不精心不若余之专耳 24、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连词,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代词,自己的,代词,这种,语气副词,表祈使,一定,语气副词,表揣测,恐怕,大概,表假设,如果,代词,你的,指赵太后,语气副词,表祈使,一定,其,“ ”字的用法,助词,人称代词,其,“ ”字的用法,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指示代词,这(里),那(些) 其中,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代词,连词,语气副词,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调节音节,不翻译,指代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