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5716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8.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传染病防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大学生传染病防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大学生传染病防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大学生传染病防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大学生传染病防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传染病防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传染病防治ppt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1,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2,传染病流行暴发事件,公元165180年,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1/4的人口死亡。公元15181526年天花大流行期间,导致人口数达2500万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境内)灭绝。 17、18世纪,天花在欧洲流行期间,造成死亡人数高达1.5亿。公元6世纪,鼠疫第一次世界性大流行,源自中东,波及东地中海沿岸,持续近60年,总死亡人数近1亿人。,3,公元14世纪,鼠疫第二次世界大流行,历时70多年,欧洲共计近1/4的人口丧生。教皇祈求上帝解除黑死病灾难 伦敦人为躲避鼠疫人人逃窜 18-19世纪鼠疫第三次世纪大流行,波及我国。,4,18171823年,霍

2、乱第一次大规模流行,仅英国就有6万余人丧生。 18261837年,霍乱第二次大流行,穿越俄罗斯并先后到达德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 18461863年,霍乱第三次大流行,波及整个北半球。 18651875年,霍乱第四次大流行,由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船所引发。 18831896年,霍乱第五次大流行,到达了埃及。,5, 03年(SARS)世界大流行,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上报8422例。中国感染数占总数的92%,医务人员感染人数达到1000 名左右,占总感染人数的1/5,死亡人数达到100多名,占死亡人数中13 。 2008年,安徽阜阳暴发了手足口病,很快在全国蔓延,至6月中旬全国手足口病感

3、染人数约2万人,死亡数十人,以儿童为主。同年,手足口病被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6, 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世界性的大流行,持续时间一年多,覆盖面积达214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确诊病例万余例,死亡648例。 2012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症状类SARS,死亡率可达50%,感染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20132014年初麻疹在一些地区出现流行,其中京津冀三个地区发病率列入三甲,天津排在了全国第一。,7,有害生物的危害,1.叮咬骚扰 2.传播疾病 鼠:鼠疫、出血热 蝇:蝇蛆病 蚊: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 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莱姆病 螨:皮炎、

4、哮喘 蚤:鼠疫 蝙蝠:埃博拉出血热 3.经济损失 4.生物战争,8,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大学生的特点:处于青年时期、身体发育阶段、自身免疫力不强、社会活动频繁、集体住宿、流动性较强、来自全国各地、接触和感染传染病的机会相对较多。因此,学习一些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对今后在学习工作中做好传染病预防是十分必要的。,9,一、传染病流行的趋势:1、近年来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2、死于传染病人数居高不下。1995年全世界死于传染病者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达1700万。仅死于肺结核者每年300多万。,10,3、防控形势日趋严峻; 4、已被控制的传染

5、病死灰复燃。如肺结核、性病等; 5、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和爆发,如艾滋病(AIDS)、急性严重的呼吸道综合症(SARS)、人禽流感等。,11,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一)病原体:传染病大多有特异的病原体,如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原虫等。(二)传染性:先感染病原体发病而后传染给他人。 决定传染性的重要条件包括:病原体侵袭力、致病性强弱、宿主是否存在、传染媒介是否具备、机体内外条件等。,12,(三)流行性:流行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消化道、虫媒体传播、土壤传播、接触传播、血液及体液、性接触传

6、播等。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原体具有感染性的人群、与职业、年龄、性别、自身免疫水平有所差别。,13,(四)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大多数病人可获得免疫力,一般可达2-4年,部分可获终身免疫如天花、麻疹、水痘等。,14,三、传染病的临床特征:病程发展阶段:潜伏期: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前驱期:自潜伏期末到出现特殊症状的时间。发病期:传染病的特有症状及体征。恢复期:症状和体征逐渐完全康复。,15,四、传染病的预防: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1、控制和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和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消毒、解决水源污染、粪便管理、杀虫、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

7、、洁身自好等。3、保护易感人群。4、计划免疫、预防接种。,16,一、流行性感冒: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起于墨西哥,死亡18156人。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二)、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传染病,17,(三)、临床表现:潜伏期1-4日。、单纯性流感:畏寒、发热、伴有全身酸痛、头痛、乏力、上呼吸道症状如流涕、鼻塞、咽痛、咳嗽等。、流感病毒肺炎:高热不退、咳嗽、咳痰、剧烈胸痛、气急发绀及咳血等病程3-4周。白细胞计数下降,X线检查肺部有散在絮状阴影或片状阴影。、胃肠型流感:腹泻、呕吐等,

8、易与急性胃肠炎相混,但大便化验多无异常。,18,(四)、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病毒分离。(五)、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六)、预防:、疫苗注射:大学生中保护率为70%-90%,但只对本次流行。、药物预防:大青叶、板蓝根等可能有效。、空气消毒:流行期有效。,19,二、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一)、病原学:麻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流通空气或阳光下半小时失去活力。(二)、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人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2天。、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由喷嚏、咳嗽等飞沫散发。、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未接种疫苗接触者90%发病,病后持久免疫。,20,(三)、临

9、床表现:、前驱期:可有上感症状(上呼吸道炎症、发热)、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出疹期:发热天后,皮疹从耳后、发际、面颈、周身、手足出疹。、恢复期:皮疹出齐后,全身症状减轻,体温下降。 (四)、防治原则: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21,22,麻疹出现有顺序,先是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然后迅速蔓至胸、背、腹及四肢,一般在第四日在手心足底出现皮疹,为麻疹透齐的标志。,23,三、水 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一)、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生活能力较强,不耐高温,亦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年。 (二)、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10、、传播途径:飞沫(呼吸、空气)、直接接触。、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成年人也可患病。,24,(三)、临床表现:潜伏期周,低热多见、向心性分布的丘疱疹,周围发红,很痒。高热者多合并感染。(四)、防治:抗病毒治疗、预防感染、隔离病人、预防注射。,25,26,27,28,29,四、结核病月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除肺结核外,还有骨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我国目前每年新发肺结核绝对数(每年100万人)全球第二、印度第一。(一)、病原学:结核杆菌:,30,(二)、流行病学:、传染源:排菌的患者和动物。、传播途径:呼吸道空气和飞沫、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生活贫困、居

11、住拥挤、免疫力下降易高发。目前世界约1/2的人口已经感染结核菌,即,处于携带状态,中国占1/4。抵抗力低下时即可发病。,31,(三)、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午后低热、盗汗、消瘦、面颊潮红。、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咳血、胸痛。,32,(四)、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线肺片或肺检查、痰涂片查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用结核杆菌特异性纯蛋白的衍生物()试验,TB-SPOT。(五)、治疗:对症治疗、药物、手术。 (六)、预防: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3,五、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腹胀、肝、脾肿大 及肝功

12、能异常(一)、病原:目前肝炎病毒包括甲、乙、丙、丁、戊、庚等型。,34,(二)、流行病学:、传染源:()、甲型与戊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肝炎病人。()、乙、丙、庚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慢性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整个病程均有传染性。,35,、传染途径:()粪口传播:甲型与戊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方式:、日常生活接触,通过污染的手、用具、玩具等污染食物或直接入口。、水的传播。、食物的传播:食入被粪便污染的水生贝类如毛蚶等。()体液和血液传播:是乙、丁、丙型主要传播途径:、注射传播。、生活接触:包括初次性生活,主要是接触各种体液、分泌物。、母婴传播,经胎盘、产道分娩、哺乳等。()其他传播途径:牙医、血透

13、、医疗物品。,36,、人群易感性:(三)、临床表现:潜伏期:甲型15-45日、乙型30-180日、丙型15-150日、丁型28-140日、戊型10-70日。、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消化道症状。、慢性肝炎:多见于乙、丙型,病程超过半年,仍有症状且肝功能异常。,37,(四)、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上升。、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三种抗原、三种抗体sg、sb;(一对)eg、eb;(两对)cg、cb;(三对),38,(五)、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超检测、疑难病例做肝穿刺活检。(六)、预

14、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9,40,六、病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病原菌:痢疾杆菌传播途径:胃肠道 (一)、病原学:可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可产生外毒素,引起更严重的表现。,41,(二)、流行病学:、传染源:痢疾杆菌随病人粪便排出体外。、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病菌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手。、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以夏、秋季多发、外出旅游。,42,(三)、临床表现:、急性菌痢:肠道症状明显,里急后重。、慢性细菌性痢疾: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月以上。(四)、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升高。、粪便检查:大量浓细胞、少量红细胞、培养痢疾杆菌。,43,(五)、治疗对症治

15、疗;黄连素;氟哌酸。 (六)、预防:勤洗手;不吃可疑不洁食物及水;预防性服药。,44,有害生物的危害,1.叮咬骚扰 2.传播疾病 鼠:鼠疫、出血热 蝇:蝇蛆病 蚊: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 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莱姆病 螨:皮炎、哮喘 蚤:鼠疫 蝙蝠:埃博拉出血热 3.经济损失 4.生物战争,45,HIV感染及艾滋病预防,46,HIV感染及艾滋病预防图片,47,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

16、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艾滋病概述,48,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