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个案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5519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拇外翻个案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拇外翻个案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拇外翻个案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拇外翻个案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拇外翻个案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拇外翻个案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拇外翻个案护理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拇外翻病人的护理,掌握拇外翻的功能锻炼,了解拇外翻解剖特点,熟悉拇外翻的病因及分型,治疗原则,掌握拇外翻的定义及临床表现,了解拇外翻治疗新进展,教学目标,姓名:朱金兰 性别: 女 年龄:55岁 床号:11床 住院号:201606263 诊断:双足拇囊炎,病史汇报,病史介绍,患者系双足大脚拐数十年,伴穿鞋困难及行走疼痛7-8年,双足拇趾外翻进行性加重,足拇趾内侧骨凸处穿鞋红肿,疼痛明显,左足更重,于2016年3月7日办理入院。 体格检查:T:36.8,P:78次/分 R:20次/分 BP:135/85mmhg 专科检查:双足拇趾明显外翻畸形,第一跖骨头内背侧凸起明显,局部皮肤发红无破溃。背侧

2、及内侧有压痛(+)。第二足趾近侧趾间关节形成皮肤硬结,压痛不明显,骑跨于趾与第三足趾上方,双足及第二跖趾关节背面及跖面压痛(+),足纵弓、横弓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3月7日患者入院后予入院知识宣教,积极完善各项检查。护理评估:疼痛评分4分;自理能力评分105分,Braden评分24分 ;Morse评分0分。3月15日在全麻下行“左足第一跖趾关节三维截骨矫形+韧带松解术,右足第一掌跗关节融合术”,术后于15:45返回病房;双足拇趾于八字绷带加压包扎中、敷料外观有少许渗血,监测:BP 14095mmhg P:80次分 R :18次分;镇痛泵应用中,抬高患肢,保留导

3、尿畅,医嘱予嘱其禁食水6小时,去枕平卧位6小时,并予抗炎、止痛、止血、护胃、促进骨折愈合、补液等对症治疗。 护理评分:疼痛评分4分;自理能力评分50分; Brade评分20分;Morse评分10分。术后护理重点加强功能锻炼,消除肿胀并促进切口愈合,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予3月28日办理出院。,病史介绍,查 体,一般检查,局部检查,一般检查要观察足部皮肤的状态,足部的血运情况,感觉,肌肉的状态,步态。,局部检查要在足非负重和负重状态下分别完成。,拇外翻:也叫大脚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见的足病之一。一般认为拇趾的外翻角15可诊断为拇外翻。,

4、15度,一、概 述,前后位观察和测量,拇外翻角(HVA) :拇趾跖骨中轴线与近节趾骨中轴线之夹角。正常为1520第1、2跖骨间夹角(IMA): 第1、2跖骨中轴线之夹角。正常为9,拇外翻时此角通常大于正常。,A为正常,B图中拇外翻角约15,C、D、E的拇外翻角以15递增。,术前X片,术前 L HVA 38.15 IMA 15.3,术前X片,术前 R HVA 45.13 IMA 20.23,术后X片,术后 L HVA 0.35 IMA 4.18术后R HVA 10.91 IMA 9.84,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形成,与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成为拇囊炎。,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

5、变,如锤状趾、跖骨痛、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称拇外翻为“拇外翻复合体”或“拇外翻综合征”,文献报道拇外翻发病率从250,差别很大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19115。,近节拇趾和远节拇趾组成趾间关节;第一跖骨头与近节拇趾组成第一跖趾关节;第一跖趾关节背侧的拇长伸肌腱;第一跖趾关节腹侧的拇长屈肌腱;止点在拇趾基底外侧、外侧籽骨的拇收肌;止点在拇趾基底内侧、内侧籽骨的拇展肌。,二、解剖,跖骨头关节面延伸于跖骨头的跖侧,并被一嵴分为两个斜形关节面分别与胫、腓侧籽骨成关节,第1跖骨头远端呈椭圆形,与近节趾骨基底的凹形关节面形成关节,拇趾籽骨是组成第1跖趾关节的重要结构,起着保护屈拇长肌

6、腱和跖骨头的作用,同时类似一个滑车增加了屈拇长、短肌腱的力量。,拇趾跖趾关节周围有6条肌腱通过或附着,足背侧,足底侧,拇长伸肌腱通过关节背侧止于远节趾骨基底背侧。 拇短伸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底背侧。 拇展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底内侧。,拇长屈肌腱通过内、腓侧籽骨间沟,向远侧止于远节趾骨基底 拇短屈肌腱在跖趾关节跖侧分为内、外侧腱两部分,分别经籽骨止于近节趾骨基底内、外侧跖面。,一、鞋袜因素 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现在人类使用鞋的时代里,穿鞋过紧,前足受压是拇外翻的一个病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跟鞋引进日本,但随之而来的是拇外翻患者快速增多。 中国的研究数据表明穿高跟鞋者拇外翻患病率为不穿高跟鞋的15倍。但

7、穿鞋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三、致 病 因 素,致 病 因 素,二、遗传因素 有专家研究报道:69.48%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5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出现了拇外翻 至少50以上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已经发生拇外翻,三、足部结构异常 第1跖骨内翻第1跖骨过长前足或拇趾的旋前跖趾关节形态异常扁平足,致 病 因 素,致 病 因 素,其他因素(1)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2)小儿麻痹后遗症 (3)创伤,拇外翻,跖趾关节半脱位 第一跖骨内翻,拇囊炎 第2、3跖骨头胼胝 第2趾锤状指 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病 理,鞋的推挤及不平衡的肌力是拇外翻的可能诱因,它们均 会加重拇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和第

8、一跖骨籽骨关节脱 位。,好发于成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 症状最多为拇囊炎、疼痛 第2、3趾锤状指以及胼胝痛 注意:畸形与疼痛不成比例,临 床 表 现,1,外观拇趾外翻畸形,部分有家族史或长久站立工作或经常穿尖头鞋史,线摄片,有拇囊处红肿,疼痛,穿鞋行走受限,2,(1)拇外翻角15,第一、二跖骨夹角9以上,(2)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关节附近处可有骨赘形成, 严重者可产生骨性关节炎,(3)足拇的跖趾关节轻度脱位,诊 断,HVA25或(和)IMA35,或(和)IMA16,拇趾跖趾关节 脱位,可伴有其趾跖关节脱位,伴跖骨头下胼体疼痛,锤状趾、叠趾畸形等。,分 型,四、治疗原则,保守治疗: 1. 常规治疗2.辅

9、助治疗 3.按摩疗法4.家庭治疗,可以采取温水足浴或者热敷,缓解足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专业人员操作可帮助改变变形骨的位置。操作者也可帮助减轻拇囊炎的疼痛,可使患者改变行走的方式。,各种减轻疼痛和炎症的疗法可有效地用于拇囊炎的治疗。,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或给予特殊的治疗解除肿胀和炎症。,保守治疗,减轻局部压力,穿宽松的鞋。 消肿止痛。 使用矫形支具。 功能锻炼。 能减轻症状,但不能纠正已发生的畸形!,足拇外翻的各种支具治疗,手术治疗: 目的,纠正拇趾外翻(HAA)。 切除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和拇囊。 纠正增大的IMA。 稳定足的内侧序列。 重建已有骨关节破坏的第1跖趾关节。

10、调整跖骨头负重,处理外侧足趾病变。,手术方式,软组织手术 1.内侧切口:切除拇囊,切除骨突。2.外侧切口:切断拇收肌腱止点,悬韧 带和跖间横韧带,纵行切开关节囊。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 1.于第1跖骨头内侧作水平位“ V”形截骨,开口向近端,截骨后将远端跖骨头向外侧推移3-5mm,切除多余骨质,固定截骨面。2.利用截骨时轴线的变化可以调整跖骨头位置和第1跖骨长度。,手术方式,Weil截骨术:转移性跖骨痛。第一趾骨近节Akin截骨术:趾骨内侧楔形截骨,两侧打孔,闭合截骨面,固定。适应症:DMAA增大且跖趾关节适合者。可单独使用,纠正单纯趾骨外翻。多于其他手术后拇趾仍有外翻时合用。不适用于跖

11、趾关节不适合或半脱位的病人,可加重畸形。,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负重行走功能有一定要求者;Keller手术或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补救手术。,适合关节手术选择,不适合关节手术选择,如何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术 前,P1: 3月7日 10:00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I: 1 、告知患者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2、解释术前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 3、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需要,给予针对性处理。0: 3月13日 09:00 患者已基本掌握疾病相关知识。,1、疼痛 2、有血液循环障碍的危险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4、有管道滑脱的危险5、有切口感染的危险6、知识缺乏 缺乏术后功能

12、锻炼相关知识,术后护理诊断,P1:3月15日 17:00 切口疼痛(评分为4分,I: 1、给予患肢抬高,利于静脉回流。 2、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正确应用镇痛泵。 (Ns250ml+氯诺昔康8mg)3、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告知患者在疼痛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缓解疼痛。 5、指导患者采取放松技术,深呼吸、播放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O: 3月18日 10:00 患者主诉疼痛较前减轻,睡眠不受影响。(评分为3分)3月19日 患者主诉主动活动时感到疼痛。(评分为2分),P2:3月15日 17:00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评分50分),I:1、备呼叫器,常用物品置病人床旁

13、易取地方。2、保持床单元清洁整齐舒适。3、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头、床上大小便。4、随时巡视患者,及时发现患者的需要,并给予满足,鼓励病人逐步完成各项自理活动。 O:3月23日 15:00 患者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评分为70分,P3:3月15日 16:40 有管道滑脱的危险 评分为3分,I: 1、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折叠。2、教育告知病人注意事项。3、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管道固定情况。4、悬挂防脱管标识牌。5、搬动病人时勿牵拉管道。 O: 3月18日 15:00 患者置管期间未出现脱管。,P4:3月16日 09:00 有血液循环障碍的危险,I: 1、密切观察肢端颜色、温度、毛细

14、血管充盈度、足部肿 胀程度。2、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3、抬高肢体20-30cm,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肿胀,不引起压迫局部组织为原则并鼓励患者活动非固定关节。4、指导患者及时报告麻木、刺痛或疼痛加剧情况。O: 3月23日 患者肢端血运正常,未出现血液循环障碍。,P5:3月16日 09:00 有切口感染的危险,I: 1、加强伤口护理,伤口渗液多时,及时通知医生,协助换药,检查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症状。2、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出,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3、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0.9%NS100ml+盐酸头孢替安1

15、.0g 静脉滴入) O: 3月28日 15:00 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切口感染。,3-4,I:(1)术后当天为防止损伤血管出血不易活动。(2)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拇趾关节及踝关节的主动 功能运动,拇趾关节的被动进行背伸,趾屈运动,防止神经肌腱粘连影响功能障碍。(3)下地后前两周的活动量以室内活动,生活自理为宜,尽量不要做不必要的行走。(4)两周后可增加活动量,术后六周左右一般截骨愈合,去绷带固定,穿较宽松鞋,6个月内不允许穿窄鞋或高跟鞋。,P6: 3月16日 08:00 知识缺乏 缺乏术后功能锻炼相关知识,O:3月23日 16:00 患者基本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一)继续加强患肢功能锻炼,训练

16、足趾外展内收屈伸肌群,加强足趾跖训练。 (二)选用鞋头宽,鞋跟不宜太高,鞋跟高为2cm-4cm最佳.,出院指导,(三)脚趾甲避免修剪太短,预防甲沟炎的形成。(四)为预防骨质疏松,可每日到户外晒太阳1小时,或补充鱼肝油或牛奶、酸奶等。(五)三个月内避免下肢负重,适当进行踇趾屈伸功能锻炼,一个月后来院复查,我科随访。,出院指导,手术治疗新进展,拇外翻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它不仅仅表现为跖趾关节的异常,拇外翻矫形手术方式多达130多种,在足踝医学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通过近20-30年的临床实践的总结,在拇外翻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基本做到了统一。(1)远端软组织手术:其手术要点在切除第一跖骨

17、头内侧拇囊及增生骨赘的同时,彻底松解那些牵拉拇趾向外倾斜的肌肉、肌腱,该手术适合轻度拇外翻畸形。 (2)截骨术:较大的畸形可以通过接近近端基底处截骨获得,而远端截骨则是适合于小角度畸形的治疗,其特点是暴露小、愈合快。远端截骨术常用于轻度/中度畸形,严重畸形为禁忌症。 (3)关节固定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重度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病,也可以作为拇外翻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手术。 (4)内镜/关节镜技术:应用内窥镜进行远端软组织手术治疗拇外翻,重点是改善足部的美观,优点包括:骨连接不正的风险降低,术后疼痛小、美观度提高。 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解除痛苦,对于无痛性或疼痛不剧烈的畸形不主张矫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欧美国家由于发病率较高,从而促进了拇外翻的研究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