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理论实践道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74051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79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道德理论实践道德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学习道德理论实践道德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学习道德理论实践道德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学习道德理论实践道德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学习道德理论实践道德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道德理论实践道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道德理论实践道德(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四 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教学重难点: 1、道德概念及道德本质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思考: 道德的作用形式? 道德的作用方式? 道德存在形式?,二、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1、 在我国最早的典籍中,“道”与“德”是两个概念。 “道”的最初含义是指道路,后由道路引申出真理、原则、规律等多方面的含义,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具有客观性,是

2、指客观存在的规律和原则。,“德”最初指内心所得,后引申为于人于己都合宜的思想和行为,它具有主观性,是指人在精神和思想情感方面有所得。中国最早把“道”与“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子。他在劝学篇中说: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礼”的规定,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2、非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道德起源于神的意志或上帝的启示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欲; 道德的起源是不可知的,(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1)劳动是人

3、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猴子版的道德的起源,(二)道德的本质1、道德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带有阶级属性 2、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六种历史类型:原始氏族社会道德 奴隶社会道德 封建社会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原始氏族社会:主要的道德规范:互助和平等 基本道德观念:正义 却带有蒙昧、野蛮的性质。如吃人杀俘虏群婚,奴隶社会 重要的道德规范: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轻视妇女,如在西方古希腊有著名的四大德性: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在中国有忠礼智仁勇义等道德范畴,封建社会的道德: 最基本的道德

4、原则:维护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 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忠君孝亲 重要规范:男尊女卑,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封建道德与宗教结合,这在西方尤为突出, 二是封建道德与法律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核心、基本原则:利己主义 最基本的规范:金钱万能 道德规范:自由、平等、博爱,社会主义道德 核心:为人民服务 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当代世界最先进的道德理想:摒弃了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理想中所固有的私有观念,真正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自己道德理想的基础,(二)道德发展的规律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

5、一致。,四、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一)道德的主要功能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手机铃声关乎社会公德 一辆莘庄开往上海火车站方向的地铁列车在快行驶到陕西南路站点时,突然一节车厢里传出“火警”声,顿时众人惊恐。谁料,这竟是一个乘客的手机铃声。,道德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2、道德的调节功能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二)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

6、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幼儿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1987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老人:“您在哪所大学里学到您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里。”“在幼儿园里学到什么?”“我在幼儿园里学到:要乐于同别人分享你的一切东西;要公平正直、光明正大地与别人争;永远不要打人;把你找到的东西放回原处;你弄乱的一切要由你来负责整理得井井有条;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你伤害别人的时候要道歉;要知害羞,要有廉耻之心;在踏入社会的时候,有随时注意交通安全;要相互团结,彼此互助。 思考:上述故事对我们有何启发?,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

7、统,2004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在西安钟楼东北角“金钟大厦”门前广场上,一男子手持话筒高呼:“大厦三楼服装商场有各种价位、各种款式的羽绒服,现场哪位女性敢当众脱光衣服(仅留贴身内衣),就可以跑到三楼免费穿走一件任何价格、任何款式的羽绒服”。话音刚落,4名年约20岁左右的女孩举手“报名”,并跳到广场舞台上,紧接着,又有12名青年女子也纷纷跳到舞台上,这时,手持话筒的男子喊道:“一、二、三,脱”,14名女青年果真当众脱去外衣服,仅着“三点”式内衣向三楼冲去,其中2名女子穿着秋衣、秋裤也冲了上去。,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第一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

8、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第二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第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其精华部分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列女传)霍去病驱匈奴驰骋祁连山,(二)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

9、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商鞅变法取信于民立木南门,(三)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苏武北海牧羊廿载保持汉节,(四)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五)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刘备三顾茅庐千秋传佳话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六)重视道德践履

10、,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此外,还有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租来的“孝心”,那还叫“孝心” 吗?,中秋节临近,总有人因事不能回家,所以唯利是图的“商人”就在“孝心”上做起了文章。据9月3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有一位化名田明的年轻人将“孝心”挂在了网上,还配了一段广告语:“假如您的儿女对您不孝顺的话,假如您想感受一下孝顺的话,不妨租个孝顺的儿子试试。”,孔子不耻下问为天下师表 郑板桥任县令清廉自守留美名 司马光以俭为荣训

11、导后代 诸葛亮治蜀国鞠躬尽瘁留美名 孟母育儿择邻断织费苦心 孔融让梨千古传诵,二、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一)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含义 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二)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内容,追求真理、热爱人民、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革命精神,(三)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的道德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12、,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总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四个”有利于的标准 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 (二)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好人好事储蓄所,2001年9月,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精神文明办公室推出以学生为主体,既能使学生自律又能对学生行为加以引导的举措-好人

13、好事储蓄所。 学工办根据储蓄所的存根,向用人单位优先举荐做好事的学生。此举深受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有的毕业学生深有体会地说:“在我们找工作时,好人好事储蓄所的存根比我讲一打子话还管用。看来,自我价值的体现是靠自己的言行来书写的。我会将做好事的习惯带到社会,继续书写人生的历史。”,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

14、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邓小平,第一层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这是共产主义道德层次,具有先进性,代表了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第二层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坚持集体主义,坚持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中国道德状况的主流和主体 具有广泛性和可操作性,容易被人们接受这是社

15、会主义初级阶段较高层次的道德境界。,第三层次:,遵纪守法、热爱国家诚实劳动,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 这是底线道德,具有起始性。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只要能够顾全大局、合法经营、勤劳致富,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也是为人民服务,同样肯定和允许。这一层次可以说是底线道德,越过了这道防线,就是不道德的层次。,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立足于第三层次,实现第二层次,争取达到第一层次。,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爱国 首要的道德要求,“爱国”,是中华

16、民族每个成员都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其内涵包括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守法必备的道德品质,“守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义务,其内涵包括学法、知法、用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明礼做人的起点,“明礼”,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其内涵主要包括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知廉耻,尊老爱幼,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团结共同利益的基础,“团结”,是一切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道德基础,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集体之间利益和冲突的重要规范,其内涵包括顾全大局,同心协力,同事和谐,邻里和气,家庭和美,民族和睦。,友善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友善”,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是个人在社会中建立友谊、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其内涵主要包括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谅互让,扶危济贫,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勤俭人格完美之道,“勤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动力,其内涵主要包括艰苦创业,劳动致富,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移风易俗,建设美好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