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扬州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71867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4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扬州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1扬州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1扬州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1扬州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1扬州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扬州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扬州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扬中树人 侯福红,说明文阅读,(一)关注课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课标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应该注意的考点:,1、运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凭借语言标志等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的结构; 3、分析说明方法,了解文章是如何说明的; 4、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加深对说明对象的特征的认识; 5、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并能进行适当的迁移、探究及创新。,回眸 20082010这三年间,只有2008年考查了说明文,具体题目为: 1、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B、第段解释“浅源地震”时,主要运用了作诠、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 C、龙门山地震带是一个地震敏感区,经常发生强烈地震。 D、长时间没有发生强烈地震叫缺震, 缺震的时间越长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越大。,2、评析词语(4 分) ( l ) “发生在四川北边的甘肃省文县”之中的“北边”一词能不能换成“北部”?为什么? 答: ( 2 )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之中的“相对”一词不能删除,为什么? 答:,3、根据汶川地震宏观方面的原因填空。(3 分)印度洋板块碰撞( )拱起 ( )挤压

3、( )向东北走滑 4温家宝总理与胡锦涛主席先后在地震灾区作了重要题词,请说说他们题词的深刻含义。(4分) 多难兴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考点分析:,2008年共设置了四条题目: 第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分类、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及句意的理解。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所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而降低了难度。 第二题主要考查说明的语言。这些词语在句子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因此改换或删去对句子意思的表达都有影响。答题的模式比较简单,首先答不能,然后这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接着比较改换或删去后不同的效果,最后总结,突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第三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这

4、种题型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学会全面把握,善于分析句与句及句与段之间的联系,会找关键词或中心句,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 第四题是拓展延伸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课内外结合,关注社会跟紧时代的步伐。,1、B ( A、应是“事理说明文” “逻城顾序”。 C 、不“经常发生强烈地震”, D、应是“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 2、( 1 ) 不能。因为甘肃省文县处于四川省外“边”,而不是四川省的北“部” 如。改换成“部”与事实不符,用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 要点:“相对”是“比较”的意思,限制“稳定”一词,如果去掉,四川盆地就变成了稳定的地块,与事实不符。用这个词体现了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3分)亚欧板块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4、(温总理题词的含义)( 2 分) 示例一:灾难虽多(1分),(我们只要艰苦奋斗度过难关)祖国将更加振兴、强大。( 1分) 示例二: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遭遇一些灾难(1 分),但人民会更加团结。用智慧、信心和勇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国家将会更加强大(1 分)。 示例三:国家多难(l 分),则上下团结奋发,促使祖国更加兴盛(1分)。 (胡主席题词的含义)( 2 分) 示例:一个地区虽然发生灾难,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帮助(1 分):灾区人民也应积极自救,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艰难困苦,重建家园(“自救”或“战胜”,1 分)。

6、,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3、说明方法: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

7、复交叉的现象。,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将 和 比较,突出强调了 (事物)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将 比成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 (事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 (事物)的 特点。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引资料(引用):能使

8、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介绍建筑物或实体常用方位词)。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5、说

9、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6、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这个词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4)用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明确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用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类型4: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