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欣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60992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欣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名题赏析,1.上海卷 作文材料:生活中的轻与重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且看上海本土各位名师的点评与微作文,能考出考生的认识 七宝中学特级教师 毛荣富,这是一道紧密联系现实而又能看出考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作文题。急功近利的思绪弥漫于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人们已习惯于只顾及眼前的物质的东西,往往忽略了精神和思想层面上的意义,认为那是“虚”的,无价值的。其实,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终将在后来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充满思辨的色彩 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员

2、 杨勇,这道作文题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关键是如何抓住题干中前后转折的思辨的理解,一方面对重要的事情要界定清楚,另一方面对更重要事情与重要事情的关系要阐述明白。可以肯定,从自己的角度理解现在所做的事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放在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上去看的话,还可以有对精神价值和生命意义有更高的追求,对人生更长远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的努力等。,考生可选角度很多 光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李新,考题中说 “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考生可选取的角度非常多。有“重要的事情”,还有“更重要的事”,则考生要注意主次、抓住主要矛盾;重要性有所比较,则说明做事要有条理,面临这种局面时要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分清孰轻孰重;

3、也可和“中国梦”相联,阐发目光要放长远、目标要远大。,可以考出立意的高下 华师大中文系副教授 倪文尖,这个题目可以考得出学生作文立意的高下、思想的深浅。题目中要求“谈谈你的思考”,具有比较的明确的文体倾向性,希望考生展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王安忆曾表示希望学生们“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这个观点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考生只是写“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那就可能落入俗套。,名师微作文(下水了!),陆继椿:我是一个教师,教书育人是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因而,脑子转的常常是学校里的人和事。也许三句话不离本行,有一次,我说,重要的是让孩子多读些课外书,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一位家长不同意,她说

4、,重要的是教孩子读奥数班,多做奥数题。我没法说服她,但我尊重她努力抓孩子学奥数,因为这很现实。,毛荣富:不能放弃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学生读书,以为只有课本、分数重要,排斥一切课外书籍、社会实践,最终却变得目光狭隘、知识贫乏、情感苍白;领导工作,只抓GDP,忽视百姓的内心呼声和真实需求,最终其政绩虽 “光鲜”,民生未得改善,社会未能和谐;商人认为赚钱重要,有钱就有一切,当他赚到足够多的钱时,却发现一点也不幸福,这时才发现世间还有比赚钱更重要的,比如回报社会、亲情友情、生活情趣等等。,名师微作文(下水了!),李新: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很多,但往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像我们国家,新的领导集体刚刚组成,遇到

5、的问题很多,有国际的,有国内的,千头万绪,新一届领导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更重要的事情是首先要重塑中国人的信心。鲁迅当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说到中国人的梦是功名利禄,而西方人的梦想是海底两万里、80天环游世界等,鲁迅说,要改造中国人,首先要改造中国人的梦想。习近平提出 “中国梦”的理念是正当其时,在转型期的社会,一些人的信仰大厦已经倒塌,有些人已经不会做梦了,所以更重要的事情不是其他,而是重新唤醒中国人的梦想。,名师微作文(下水了!),汤涛:目标才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会经历无数的人间事,若认为每件事都是大事,每件事都非做不可,最后就如黑熊掰玉米,到头来空空如也。其实,

6、事情重不重要不是关键,最要紧的是确定目标。然后,仰望初愿,在坚守中学会选择;咬定青山,在选择中学会放弃;删繁就简,在迷茫中学会清醒。,名师微作文(下水了!),2.广东卷 作文材料:富翁的捐助,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抄袭

7、。,名师赏析 华南师大文学院院长 教授 评卷组长,近年来,多个省市采用了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即新材料的形式来命题。广东省的作文就是所谓新材料作文。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每个考生应该能够在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对捐助与接受的多个方面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虽然人人都可以有话可说,有针对性地说,但要说得精彩说得有分量,还要看考生的思想见识与表达水平。 广东省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是一则关于捐助的小故事。从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反应,既

8、有对其行为的肯定,也有对他的提醒,即帮助别人也要注意方式和加强沟通,以体现捐助的本意(陈少华),就审题来说,角度可以多种多样,可从四种人的四个角度任选其一来写。比如从富翁的角度说,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心、慈善之心,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第一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和感激之情;从第二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要经过思考鉴别之后决定取舍等;从第三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当今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受嗟来之食,有骨气。其中每个角度又可以引起其他一些小角度,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来写。 (邹寿元),名师赏析 华南师大附中

9、 正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时效性的题目,它能够反映当下人们的价值观,这个作文题目里面如果我看是在反映两个方面的考察,一个是考察价值观。慈善是最近这两年在热议的一个话题,什么是慈善现在的意义,你看看这三户人家的态度就是对于慈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个人家是把慈善当成一种无偿的捐助,一种扶危济困,那它就是一个接受,第二个人家的反应是把慈善当做一种借贷,它是有偿的,借来了以后会偿还,那它就是缓解燃眉之急的周转,但是它不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接受。而第三个人家认为这样给钱只是一种施舍,这是一种以尊严为代价的,所以他会选择拒绝。(于丹),名师赏析 北京师范大学 著名教授 文化名人,另一个角度是关

10、于财富的价值,财富到底能够去做什么,首先这里声明捐助人他是白手起家挣的钱,这个是很干净的钱,是自己的钱,我们社会现在需要这样的人,但是这个钱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达到他最大的效应,可以说每个人对待财富都有他不同的观念,每个人用财富都能换来不同的效益。而决心以后要偿还,这是对自己有自我要求的,完全拒绝这种施舍是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的,这一切都是我们人和财富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一种平衡,是一种观念下决定的行为。(于丹),3.湖北卷 作文材料:水的方与圆,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

11、。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名师解题 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 语文课改专家,今年的作文题掉了一下书袋,虽经通俗阐释,仍有一定的解题难度。题中两处引用古诗,实际上涉及三个古代文本,一是“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与水的品格一样,虽泽被万物却不与万物争胜。二是“上善若水任方圆”,语出唐代诗人顾况宜城放琴客歌,其末六句云:“人情厌薄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是说人遭遇变故要持心坚定,随遇而安,任其方圆。三是“方圆虽异器,

12、功用信具呈”,语出五代宋初诗人徐铉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兼和来篇,其诗曰:“请以端溪润,酬君水玉明。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巾箱各珍重,所贵在交情。”全诗大约是说作者以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来回赠送他水晶珠的友人,端溪石和水晶珠虽器形方圆有异,但其润泽和晶莹,都得自山川灵秀,日月精华,而在这里的功用也是一样的,那就是相互的馈赠,虽然都是宝贝,但重要的却是借此表达真挚的友情。“上善若水”,相信是考生熟悉的句子,但两处诗句,皆非一流名句,考生未必见过,可能会成为解题时的小小心理障碍,而且这些诗句的意思与老子“上善若水”的原意也有差异,如徐铉诗中的“方圆”,是讲的砚方珠圆,顾况的

13、“上善若水任方圆”则是讲人的生活态度要善于变通,不可过于执著 。(谭邦和),名家评析 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 王大绩,前面给的材料是一种提示,而不是一种限制,所以我们看到给的材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看到题目中的启发,有哪些地方你是没有想到他帮助你去把它完成你的联想和想象的。但是这个题目是很明确的,就是一反顾眼为话题,如果对方圆不太懂,签名加上一种解释,各种器皿有方的、有圆的,最后他说的不止器物这样,人生也是这样。所以后边上善若水任方圆,就是顺应客观规律吧,该方的地方方、该圆的地方圆。实际就是生活中的两种态度,应该怎么来对待生活、对待人生,这个题就是在谈人生、谈社会。但是你必须是以方圆为话题,你是在方圆

14、这个题目中去演绎表达你对生活、人生的认识。,名师赏析 武汉市11中高级教师李晔晖,从材料的编写角度来看,例谈方圆器具的前面几句话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后面两处:“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和“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也是命题立意所在。第一处立意,关键词是“异”,可选方亦可选圆,由此联想开来,可写世界是由多样性构成的,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可写喜欢方正人生,可写喜欢圆通人格。第二处来立意,关键词就变成了“上善”和“任”,表示一种像庄子一样的与世无争的处世智慧和像东坡居士一样的随缘自适、任天而动的生活态度,这样就不能只是方或者只是圆,而是或方或圆随遇而定,于是这就不是简单的“个性”、“差异”的问题了,而是无个性、无差异的问题了。也就是说,既然命题人把“人生”定位为“上善若水”,那么最完美人生就应当像水一样具有包容性、随意性了。,祝同学们考出优异成绩!,记录,办公,阅读,设置,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