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60195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罗良建 ,自 画 像,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研讨问题,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二、什么是语文的有效教学 三、语文有效教学的几个关键点 四、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反思,研讨问题,一、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有关理论,(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1什么是“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二、有效教学的有关

2、理论,(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2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有效教学指能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 “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有关理论,(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3教学有效性的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2)有效率: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概念,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

3、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二、有效教学的有关理论,(二)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有效备课 2有效上课 3有效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 4有效考试 5有效进行课外辅导,对有效教学的反思,(一)传统教学的“有效”经典陋习1单向灌输2机械训练3教师表演4急功近利,对有效教学的反思,(二)新课程理念下的低效、无效教学 1表面热闹,浅层参与 2忽视预设,教师缺席 3把握不住学科素养本质 4

4、教学目标:模糊化 片面化 5教学内容:“丰富”与“歪曲”并存 6教学方法:“热闹”与“不当”共生;“平等民主”与 “不作为”同在;“活动化”与“轻松化”等同。 7学习方式:形式化 有形无实 例如:自主学习=自习=自己休息;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玩耍。 8教学手段:无效化。 9教学评价:简单化。,案例讨论,请你帮助老师指导儿子作文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六年级学生,我有一事想求教于大家。我儿子上三年级了,可他就是不知道怎么看图写话。我始终找不到一条合适的指导他的教学方法。这不,借助今天的机会,我想请教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直嚷嚷),生1:老师,这

5、有何难,我们可以给您当老师!生2:老师,究竟是哪幅图,说出来,我们给您参谋参谋!教师出示图画整幅图由四幅单图组合而成,描述的是: 一天早晨,一孩子出门跑步,路经一畦菜地时,发现一只山羊正在吃菜;孩子未及时赶走山羊,而是急匆匆地来到菜地主人一位老奶奶家;当他俩又一次来到菜地时,发现菜地里一片狼藉,山羊早巳不知去向;孩子懊悔不已,老奶奶好言安慰。,师:同学们,今天我将那幅图也带来了,请你们说说我该如何去指导我儿子。(生看图)生1:您可以先让您儿子仔细观察图画,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整幅图主要描述的是个什么内容;接着,您可以和您儿子互问互答,弄清图画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并从多个角度想象事件的起因、经

6、过、结果;弄明白这些后,你们俩可以根据图画的意思编排像课本剧一样的小品进行表演;最后,让您儿子根据表演的过程添枝加叶地把图意写下来,不就完成任务了吗? 师:这样的方法实在是太好了。,生2:(迫不及待地)老师,您还可以这样指导: 您先让您儿子简单地写下图意,再引导他仔细揣摩当时的环境、山羊吃草时的动作、孩子急匆匆跑去报信的心理,以及老奶奶的神态、表情,等等。在此基础上,最后再指导他将小短文扩写成一篇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记叙文。师:你们的教法都很不错,真是让我茅塞顿开。你们都可以做我的老师。(生喜不自禁)不过“老师们”说得太多丁,我可有点记不住。 为了防止我回去指导我儿子时又没词儿,你们可不可以将

7、你们的方法写下来。另外,对这幅图感兴趣的同学,不妨也来一次看图写话,我要将你们写成的文章当作范文让我儿子拜读。,研讨问题,二、语文的有效教学是什么?,语文是什么? 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 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 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 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 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 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 语文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生命的元素); 语文课注定要“教书”。,我们有幸与语文结缘,语文是什么? 立命之器:语文是学生安身立命的基本工具 思维之剑:语文是启迪

8、学生智慧的思维利剑 精神之园:语文是个体生命发展的精神家园 语文是我们(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语文课注定要“育人”。,我们有幸与语文结缘,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包罗极广,以语言为核心,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多种元素。其中每个“元素”都包含丰富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我们有幸与语文结缘,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教书育人”语文的特点要求语文本色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语言文字的精彩美妙之处,获得审美愉悦,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养成对语言敏锐的感觉,即课标所说: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我们有幸与语文结缘,一辈子做教师

9、,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教学是什么?1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2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叶圣陶遵循教育规律,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教学生学。,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教育原则:十年树木,浇水浇根;百年树人,育人育心。 教学原则:方法比知识重要;信任比帮助重要;问题比答案重要。,研讨问题,二、语文的有效教学是什么?语文课要留下鲜明的形象,留下鲜活的语言,留下至诚的情感,留下至真的感悟。,研讨问题,三、语文有效教学的几个关键点,上好一节语文课有三个关键: 1.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2.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3.机动灵活的教学

10、实施,一、放松心态,享受文本二、潜心会文,细读文本三、独特感悟,透视文本四、涵泳语言,浸润文本五、换位思考,童化文本,第一部分: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一 放松心态,享受文本,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方智范(华东师大教授),解读文本,让我们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这种阅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谈美,二 潜心会文,细读文本,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节选,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

11、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品语言,孙双金:落花生(北师版第七册)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那晚上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来到,实在很难得!” 好多老师在备课时不太注意这句话,而我在备课时对这句话反复把玩,觉得意味无穷。不信你看:父亲回家十分难得的,一年大约回有限的几次,为什么今天回来了呢?天色不太好,父亲为什么还坚持回家呢?父亲回家仅仅是吃新花生吗?父亲工作繁忙,在百忙中回家不仅仅是吃新花生,那一定还有比吃花生更重要的事情。那是什么呢?就是借花生教育子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虽然不好看,但对社会有用。你看,抓住这一重点句反复追问,文章的主旨

12、就浮出水面了。,(二)“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理思路,月迹中的“迹”,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去寻月吧。”,月迹中的“迹”,院子里: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桂树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呢。” “谁?”“嫦娥。”

13、“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望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属于自己的。 院子里酒杯里葡萄叶儿、瓷花盆儿、爷爷的锹刃儿上河的上湾、下湾眼睛里,月迹中的“迹”,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们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忽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14、:那月亮不是我们印在天上的印章吗?(月迹即心迹,月亮是我们童年追寻的梦)这一秒你不失望,下一秒你就会有希望!,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 茅 盾,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 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 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那个拉车的人是什么身份,伯父和爸爸是什么身份?,(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入意境,案例:孙双金二泉映月教学二泉映月为了如其境,经历了入文之境、入曲之境、入人之境的备课解读历程。 入文之境 :反复吟诵,放声朗读。“如出己口” “仿佛听到了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喷涌而

15、出。”入曲之境 :拉二胡;听不同版本、阿炳当年演奏的二泉映月录音;在白天和夜深人静中听,整个身心的沉浸,案例:孙双金二泉映月入人之境:寻找阿炳,4岁丧母、21岁患眼疾、34岁双目失明,被道士赶出道观,流荡街头,卖艺度日:凄凉、不屈和抗争。阿炳短暂风光和流落街头的火与冰的两重天:对人生彻底的体悟,因而音乐直达人的本质,直逼人的心灵,超越时空和国界,获得永恒的魅力。,解读文本,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 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孟子说的“知人论世”。 如果对作者的情况一点不了解,我们对这个作品的把握也容易出现偏差。在自己潜心会文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参考一些其他的资料。当然,“知人论世”的方法也不是完全可靠的,因为作品毕竟不等同于作者自己的经历。但是了解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况,对于我们解读文本肯定是有帮助的。,江 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