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059771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3)(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2),气压带与风带,本节学习目标:,1、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并理解其成因; 2、理解季风环流的成因,知道东亚和南亚是季 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 3、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并识记全球气候类型和特点,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活动 1,?,冬 季,夏 季,请结合课本“大陆空气柱图”,思考回答“活动”。,1、(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 原因: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 原因: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轻而上升。,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高,低,分析此时大陆所处的气压带,?,2分别处于副极地低气压

2、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图中的气压带被高低压中心切断,呈块状分布;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分布有重大影响。,(一)世界范围内的气压中心,探究 阅读教材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思考,有什么?,几个气压中心? 位于什么气压带?,为什么?,形成原因,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此处分布的应该是什么气压带?,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此处分布的应该是什么气压带?,1、分布:,2、成因:,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3、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北半球呈块状分布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大),(海洋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较小),?,讨论分析: 我国冬、夏季各吹什么方向的风?,冬季,风北西,夏季,风南东,?,(二)季风环流,探究活动二:阅读教材“东亚季风图”2.15,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成为季风。,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1、概念:,2、分布:,夏季风的特点: 温暖、湿润,偏南风,东南季风(东亚),西南季风(南亚),西北季风(东亚),东北季风(南亚),冬季风的特点: 低温干燥 风力强劲 偏北风,小结:季风形成原因(1)海

4、陆热力差异 因素(东亚和南亚季风)(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夏季风),例:南亚印度,孟加拉国的夏季风特别强盛,降水量特别多。,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不毛之地,鱼米之乡,撒哈拉沙漠,长江中下游平原,干旱,湿润,?,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及全球要气候类型,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气候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阅读教材39页,思考三种气候的分布规律、特点、形成原因?,(1)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

5、状况,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成因,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全年温和湿润(多雨)。,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10之间,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尼,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南北纬3040 之间大陆西岸,冬温和多雨,夏季炎热 干燥,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沿岸、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西南角、美洲西岸等地,南北纬4060 之间大陆西岸,全年温和多雨,全年受西风带影响,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角,(2)气压带风带对大陆西部气候形成的影响,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上述三种气候的成因、特点、分布的分析,只

6、是做为案例。要求学会举一反三,具体掌世界十二基本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要掌握每一种气候类型,首先要从位置入手分析形成气候的因素(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太阳辐射决定温度,大气环流决定降水,温度和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地面状况主要形成小气候,当然个别特殊地面状况与大气环流结合也可能改变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非地带性)。把十二种气候类型分三大类成因进行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大陆西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7、,大陆西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决定其气候类型。所以,沿大陆西岸基本上是按纬度地带性规律分布,从赤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南北对称依次出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分布于南北纬度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温度在6以上,年雨量超过2000毫米。,热带雨林景观,位于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中部到西部 。终年高温,七月受赤道低压控制,降雨丰沛;一月受信风带控制,干燥少雨,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草原景观,地处南北纬2030 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常年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8、。终年高温,干燥少雨,年雨量不足125毫米。,热带荒漠景观,地处南北纬大陆西风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位于南北纬温带大陆西侧。终年受西风带影响,盛行海洋气团。终年温暖湿润。,温带落叶阔叶林,0,400mm,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气温(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夏季温暖.冬季漫长而严寒.,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位于极圈以内,气流以辐合下沉为主。终年寒冷干燥少雨。又分两种类型:分

9、布于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的苔原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位于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的冰原气候,各月平均温度均在以下。,(3)大陆东部气候成因及类型,大陆东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季风环流影响决定其气候类型,尤其是亚洲东部(即东亚和南亚)。沿大陆东部,从赤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北依次出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再往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与西部相同。三种季风气候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地处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部,终年高温。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西南季风,雨量充沛;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干季。旱雨季分明。年雨量 1500 2000 毫米。,热带季雨林景观

10、,地处亚热带大陆东部(南北纬)。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北纬30大陆东部(东亚的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内陆的西北季影响,寒冷干燥。,温带落叶阔叶林,(4)温带大陆内部气候成因及类型,中纬大陆内部由于受海洋影响小,气候成因主要按大陆本身性质决定其气候特点,总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地,全年干燥,气温年日较差大。统称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向内陆,因降水逐渐减少,依次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同时往北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也归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温带草原气候、温带

11、沙漠气候两种是典型代表。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温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 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温带沙漠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以降水状况确定气候类型:,(1)年雨型: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型气候;,(2)冬雨型:冬季多雨,主要是地中海气候;,(3)夏雨型:夏季多雨,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4)少雨型:全年降水量少,有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测试1,1、图中A、B、C、D字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 B 、 C 、 D 。 2、

12、简要概括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点:成因:,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a.赤道穿过中部,南北跨度相当;b.地形比较单一,起伏和缓;c.海岸线平直,谢谢观赏,再见!,福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200806,(2)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课堂小结:,大气活 动中心,季风 环流,分布,成因:,冬季,副极地 低压带被大陆 的冷高压切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陆地上:亚洲高压,夏季,副热带 高气压被大陆 的热低压切断,陆地上:印度低压,海洋上: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概念,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

13、,东亚地区: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南亚地区:冬季东北季风夏季西南季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大小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南部向北部、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 我国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使谷子、高粱、玉米、大豆、土豆等。,新加坡,墨西哥城,罗马,伦敦,莫斯科,布宜若斯艾利斯,旧金山,开罗,上海,巴马科,孟买,阿斯旺,新奥尔良,沈阳,巴马角,悉尼,开普敦,圣地亚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