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演示文档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53059367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演示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继续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演示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继续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演示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继续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演示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继续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演示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续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演示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演示文档(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主 讲:许彦政 电 话:13809111616 单 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时 间:2014-8,沟通与协调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最普遍的行为和能力,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不仅是一种态度,而且需要技巧。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征:自主性 流动性 合作性,协调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一、 沟通与协调是人类集体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存在的前提。可以说没有沟通和群体活动,人类早就灭绝了!正是沟通才形成了原始人群和部落,不断进化形成了人类社会。二、沟通与协调是现代管理的命脉。没有沟通或者说沟通不畅,管理效率就会损失甚至断送! 三、沟通与协调是人际情感的基石。良好的沟通才可以早就健康的人际关

2、系! 四、沟通与协调是人们生存、生产、发展和进步的基本手段和途径。,1,2,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的基本要素,沟通的概念与类型,3,第一章 沟通概述,沟通的要点,信息的传递 (信息-载体-接受),双向互动的过程 (传递-接受-理解-反馈),信息的理解 (编码-发送-接受-解码),理解信息而对对方进行认知 (在于使对方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意思),第一节 沟通的概念与类型,沟通的概念 汉语:挖沟使两水相通(左传) 现代意义上的沟通,就是人们为着某种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接收的过程。,沟通对象 (自我沟通、人际沟通、 公众场合沟通、跨文化沟通、 与大众媒体沟通)沟通的正式程度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语言方式 (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信息运动方向(单向与双向),载体 (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二沟通的类型,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表情,肢体语言等方式予以外化呈现的一种行为,是沟通的基本要素之一。,概念,1,影响表达效果的因素,2,第二节 沟通的基本要素,沟通的基本要素:表达、倾听、渠道、环境一. 表达,因素,语速,音量,音调,清晰,强调,影响表达效果的因素,1,2,3,4,5,6,7,信息接收,融入参与,价值评估,信息反馈,筛选过滤,赋予含义,储存记忆,二. 倾听,倾听的概念 倾听是指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2. 倾听的心理过

4、程,01,02,04,03,发现问题,收获友谊,获得信息,建立信任,3. 倾听的作用研究证明,成人一天花在四种沟通能力上的时间分别是:听53%、说16%、读17%、写14%。,听而不闻,类型 (级别),假装的听,有选择的听,专注的听,设身处地的听,4. 倾听的类型,根据对象不同,倾听的四种类型,(1)侧重于人的倾听。听者关注的是对方的情感、态度。(家庭、朋友关系),(3)侧重于内容的倾听。指听者关注的是对方信息的真实程度与理解。(商务关系、医患关系等),(2)侧重于行动的倾听。听者关心的是对方的目标信息准确无误(工作关系)。,(4)侧重于时间的倾听。听者关注的是简洁、明确的意思。(如商品简介a

5、njie),(二)沟通渠道的类型,书面沟通,1,口头沟通,2,电子媒介,3,三. 渠道,(一)沟通渠道的概念渠道是信息经过的路线,是有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发出信息、接受信息的载体和手段。,四. 环境,外环境 (发生地点),内环境 (内心状态),02,心里状态,情绪方式,01,第三节 有效沟通的障碍,一. 沟通心理障碍,几种严重阻碍沟通有效性的沟通心态,自我中心主义,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好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对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带有严重的嫉妒心 自我期望太高,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好高骛远,对自己提出过高的目标,同时又苛求别人。 固执,持有严重偏见,不听别人规劝,不相信他人意见,粗鲁、暴躁,

6、报复心强。 喜欢控制和支配他人。 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他人缺乏感情。 对人不真诚,不愿意坦露自己的内心,浮夸虚伪。 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多疑。喜怒无常,神经质,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 孤僻、不合群,对人态度冷漠,自我封闭。,A,B,表达技能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对声音利用能力缺失;一方面表现为语言组织能力确实,无法对内容进行有效编码。,白日梦、表达预演、插话、取悦对方、情绪化过滤、 不假思索反馈、肢体语言不当,倾听技能的问题,二. 沟通技能障碍,电子沟通的负面影响 (汤姆生情绪资本论),面对面沟通的不足 (在情绪处于对抗状态下)直接与间接沟通的利与弊,三. 沟通渠道障碍,噪音,1.外部噪音(环境)

7、 2.内部噪音(心理、情绪、习惯) 3.语义噪音 (1)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 (2)一词多义 (3)缺乏上下文联系,四. 沟通环境障碍,目的性:社会交往之需要;解决现实的问题,1,建设性沟通的特征,3,2,准确性:准确的传递信息,建设性:促进沟通双方感情联络,改善或巩固双方人际关系,有利问题解决。,第二章 建设性的沟通(有效性),建设性沟通的含义,在不损害、甚至在持续改善和巩固人际关系的前提下,沟通的当事人以开放积极的心态、较高的沟通素养和技能,高效率地实现良好效果的沟通方式。,佛印佛佛,1,从容自信的心态:自信是人生的基石,2,积极主动的心态 美国哲学家梭罗名言:人类创造性的本质,莫过于其

8、拥有独特的禀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这些禀赋造就了人类自由选择的行动能力。,3,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而不同,4,坦诚直率的心态 条件: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不谈,5,合作共赢的心态:互敬 互惠 做加法 (李嘉诚的9%智慧),第一节 沟通的心态建设性沟通要素:心态、技巧、礼仪、环境,佛印:因为自己是佛,所以看别人也是佛。 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说不出大气话,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的话,(二)以对方愿意听的方式进行表达,(一)换位思考,一.建设性的表达,1.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2.对方内心需求是什么 规律:满足需求激发兴趣,1.简明易懂

9、、准确清楚 2.具有激励性和建设性 3.恰当的语言形式: 多用描述性语言, 少用评估性语言,第二节 沟通的技巧 技巧:良好的表达、倾听、应变,4,形成看法或感受,3,做出初步判断,2,识别支持性材料,1,识别中心思想(情绪),5,记忆,二. 建设性的倾听 概念:有效的主动倾听,(一)基本过程,侧重于人和侧重于行动的两种倾听类型比较,侧重于人的倾听 1、识别情感 2、倾听叙述 3、辨别需求属情感宣泄,适可而至属寻求帮助,及时给予理解与分析 切忌:占据主导地位,侧重于行动的倾听 1、确定说话者的动机(目的) 2、对其陈述进行质疑和提问 3把事实从观点中区分出来 4、承认自己的偏见 5、尽量完整地评

10、价信息。,探查句是一种语言方式,1,2,3,开口探查句 (感情联络,抛砖引玉等),继续倾诉的探查句 停顿 反射性陈述句 中立探查句 简短陈词句,确认理解的探查句 结束性提问句 引导提问句 摘要性陈述句,(二)探查句及其用法,三、在不同的场合随时应变:应人、应事 、应势,1.区分场合 2.庄重大方 3.精致体面 4.抑扬得体,(一)整洁素雅的仪容 1.整洁的发型干净整齐;长短适当;庄重典雅 2.清爽的面孔眼部保洁;鼻子修饰;口部修饰 3.得体的手部保洁;指甲;指甲油 (二)端庄朴素的仪表,第三节 建设性沟通的礼仪,良好的交往礼仪和风度是交往沟通成功的基本条件一.仪表礼仪,(一)介绍的礼仪,介绍自

11、己,介绍他人 注意:男女、长幼、辈分、上下级顺序,二. 日常交往的礼仪,标题,时间,标题,力度,标题,握手的方式,标题,伸手次序,标题,神态,标题,握手的禁忌,(二)握手的礼仪,第四节 理想的人际沟通行为模式,一、沟通行为模式的四维模型,Q1 Q4敌意型 意 温和型Q2 Q3顺从型,支配型,四维行为模式及特征,二、不同沟通行为模式的利益动机(需求)分析,(一)利益动机(需求)的层次 动机:是一个人追求某种利益满足(利益需求)的冲动。 有形需求(物质的)与无形需求(精神的)五种无形需求对应的特征(根据马斯洛理论),(二)不同行为模式所对应的无形需求,三、建设性行为沟通模式,案例:范小莲:事业型-

12、交际型专横型 四种沟通模式对比分析(结论): 温和型的人际沟通行为模式最有实践价值 顺从-温和型在没有任务的背景下是较为理想的沟通行为模式 支配温和型是基于任务完成背景下最为理想的建设性沟通行为模式,第三章 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沟通,什么是自我沟通?自我沟通也称内向沟通,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进行处理的活动,是在主我(I)与客我(ME)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自我沟通是其他一切沟通活动的基础。 “要说服他人,首先要说服自己”.老子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自我沟通是一个生理过程:包括信息接受(感觉器官)、信息传输(神经系统)、信息处理(大脑)、信息输出(发声与

13、表达器官)。 教师自我沟通(调适)内容:心理沟通:心态、情绪专业沟通:教育教学社会沟通:理想、价值 0 自我沟通的目的:自我定位与现实协调一致,自我沟通的形式,自我学习 自我反省 自我陶醉 自我安慰 自我发泄 自我消遣 自我激励 自言自语 自问自答,一,二,自我沟通的功能:定位 自愈 调适 激励(增加内心动力) 自我沟通影响对外沟通行为【心理状态影响沟通效果:信息输出】,自我沟通影响信息接受的效果,第一节 自我沟通的作用,一、自我沟通的过程和特点 过程:信息编码-沟通渠道解码反应反馈特点: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自我沟通的目的:说服自己;沟通过程反馈来自“我”本身;沟通媒体(渠道)也是“我”自身。

14、,二.自我沟通阻力 1、思维模式固化(年龄、知识、职业等) 2、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3、知识结构拆旧,第二节 自我沟通的过程,认识自我: 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评价等 马斯洛:本我 自我 超我 罗伯特.莱夫顿:行为取向,找准定位 “我是谁”“天赋差异” 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 能力与目标匹配,一、认识自我,找准定位,01,02,第三节 自我沟通的能力,自我表扬,自我考问,自我激励,自我批评,自我安慰,(一) 自我对话的方式,二. 自我对话,消除不良情绪,01,02,情绪处理的类型 自我知觉型 沉溺型 认可型,控制情绪的学习法则 自我转移法 自我安慰法 语言调节法 自我暗示法 愉快记忆法

15、 环境转移法 幽默化解法 推理比较法 压抑升华法,(二)消除不良情绪,二、自我对话,消除不良情绪,6,(六)修炼自我,超越自我,5,(五)发挥潜能,快乐是金,4,3,(三)自我调适,顺应环境,(四)增强自信,自我激励,二. 自我对话,消除不良情绪,2.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沟通即与大众或群体的沟通。交往如吃菜, 交往的结果:一靠经验;二靠运气。 一. 人际交往理论简介,人际交往的社会交换理论 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商品交换,付出某种行为是为了后的某种汇报,包容的需要 支配的需要 情感的需要认为:三种人际需要又可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情况,因此,个体的人际行为倾向因而划分为六中模式,第四章 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沟通 第一节 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1.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A,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能需要 交往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人脉是资源。,B,人际交往是合群的需要 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基本手段。,C,人际交往是自我肯定的需要 研究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首先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的。“镜像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