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上课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26437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上课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一轮上课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一轮上课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一轮上课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一轮上课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上课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上课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本课主要考核: 1、汉字的发展脉络; 2、书法的发展脉络及字体特征; 3、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 4、京剧的发展历程; 5、艺术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考点一、汉字和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脉络:图画文字(6000年前)-甲骨文(商、完整体系)-金文(周朝、钟鼎文或铭文)-大篆(春秋战国)-小篆(秦朝统一文字)-隶书(汉朝)-楷书(魏晋)(2)总趋势:由繁到简,2.书法艺术的发展,(1)两个阶段,3.书法艺术特征,魏晋,3.书法艺术特征,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字体,线条流畅,任情放纵,艺术性强,兼具楷书规模和草书的放纵,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

2、值,钟繇、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2015广东)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典型例题1 汉字和书法演变,(2013四川)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A B C D,典型例题2 书法艺术的特征,考点二、绘画艺术,1、发展历程 (1)新石器:彩陶画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成熟 (3)秦汉:马王堆汉墓帛画 ;东汉夫妇宴饮图 (4)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提出

3、“以形写神”绘画理论 (5)隋唐:展子虔游春图(隋、最早山水画)、阎立本步辇图(唐朝)、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吸收外来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两宋:宫廷画(注重写实)、风俗画 (7)元明清:文人画最突出(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追求个性,讲究借物抒情、神韵意趣)元王冕墨梅图、明 徐渭牡丹蕉石图、清:郑板桥墨兰图,人物龙凤图,鹳鱼石斧图,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唐 展子虔游春图,唐 阎立本 步辇图,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敦煌彩塑,敦煌壁画,宋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2、中国画特征 (1)中国画不求形似,追求写意传神。 (2)魏晋之后,形成注重写实的宫廷画和民间绘画,以

4、及非功利、重写意的文人画。,(2011安徽)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典型例题3 中国画特征,图4,考点三、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1、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娱乐场所“瓦舍”。 浙江温州产生“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法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戏曲形式。 元代:元曲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2、京剧 (1)产生:乾隆年间,徽汉合流局面,逐渐形成京剧。 (2)成熟:

5、同光年间,同光十三绝等著名艺人。 (3)特点:吸纳众多地方剧种,民间地方色彩较弱;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有不同脸谱;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多采取虚拟动作。,考点三、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1、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娱乐场所“瓦舍”。 元代:元曲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2、京剧 (1)产生:乾隆年间,徽汉合流局面,逐渐形成京剧。 (2)成熟:同光年间,同光十三绝等著名艺人。 (3)特点:吸纳众多地方剧种,民间地方色彩较弱;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有不同脸谱;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多采取虚拟动作。,(2013全国新课标卷)“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

6、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典型例题4 京剧,郑板桥 墨竹图,2.书法艺术的发展,(1)两个阶段,(2)书法成为艺术的条件,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条件; 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 动力; 东方审美情趣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神会土壤。,魏晋,(3) 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秦汉以前,主要使用实用性文字; 魏晋南北朝,书法成为艺术; 隋唐,书法发展到新的顶峰,注重规范,风格多样; 宋代,重文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明代,

7、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创造; 清代,抱残守缺,了无生气。,(4) 三大书法艺术,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放纵,艺术性强,兼具楷书规模和草书的放纵,即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享,钟繇、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二、笔墨丹青中国画,1.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鹳鱼石斧图,2.夏商周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人物御龙图,3.秦汉时期门类丰富,夫妇宴饮图,4.魏晋南北朝,真正意义的中国画出现,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5.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

8、格,(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 阎立本 步辇图,盛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6.两宋宫廷画最活跃,风俗画为最大亮点,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元 王冕 墨梅,明 徐渭 牡丹蕉石图,清 郑板桥 墨竹图,隋 展子虔 游春图,三、京剧的出现,1.清以前戏曲的发展,战国的戏曲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的。春秋时期出现了优伶,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2.京剧的出现和发展,(1) 京剧的形成。元代的杂剧和宋元南戏的产生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从明中叶到清初,昆腔由于唱腔的优美和剧目的丰富,在剧坛上几乎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但

9、从清初到近代,地方戏曲日趋繁盛,有的唱腔更加丰富了,有的剧目更加多样了,并且有一批大型地方戏曲趋于定型和成熟。这些地方戏曲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北京自金元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的戏曲中心。清初北京已是昆曲、高腔、梆子腔争胜的场所。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在安徽一带很有名气的“三庆”徽戏班,来到北京演出。徽戏在北京经常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注意吸收和借鉴他们的长处。尤其是与以唱二黄调和西皮调为主的汉戏的合演,逐渐形成了二黄与西皮的合流,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后来徽剧又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以“

10、皮黄”为主要声腔的京剧。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2)京剧的发展。早期的京剧以迷人的唱腔、丰富的剧目、精彩的表演和京腔京味吸引了观众,使京城出现了京剧热。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京城市民承认,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舞台艺术。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京剧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京城里形成了“满城争唱”的局面。由于京剧来源于地方戏,有着南北方许多剧种的优点,所以很容易地被各地观众所接受。自从占据北京舞台后,很多演员又走出京城,到全国各地演出,使京剧风靡全国,

11、首先是天津,然后是上海、武汉、济南等地,都成了京剧的发达地区,拥有众多的京剧观众。京剧具有其他剧种难以相比的影响力,被公认为“国剧”。 (3)京剧走向世界。20世纪以来,京剧在不断革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流派纷呈,新剧迭出,走向世界,达到了艺术上的顶峰时期,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令人振奋的辉煌。,3.其他剧种,川剧,黄梅戏,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书法绘画艺术和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并知道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优秀作品和名家。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是不断创新的、发展的,我们也希望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更加地被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下课!,钟繇楷书书法,王羲之楷书书书法,柳公权书法,欧阳询书法,王羲之行书书法,苏轼书法作品,赵孟頫书法作品,张旭草书,怀素草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