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023476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然而子女教育问题却十分令人担忧。一、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困惑我们的孩子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们本该清纯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灵正因为我们的漠视而越来越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1)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并经常扰乱课堂秩序。(2)心理素质差,性格内向,胆小,感情脆弱,遇事不敢做主,从众心理强。(3)暴躁,自我控制能力差,不遵守纪律,喜欢拉帮结派,搞哥们义气,常为小事与同学闹纠纷,打抱不平,动不动就打人骂人甚至跟社会上一些人打架斗殴。(4)懒惰,做事拖拉,依

2、赖性强,不勤奋,生活自理能力差。(5)冷漠,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只关心自己,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同情心,这些未成年人稍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极易走上犯罪道路。二、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1、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1)家庭成员不良因素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不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变化。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一是父母离异和留守家庭不断增多,使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缺少家庭关爱;二是父母忙于工作或经商,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与生活;三是父母及长辈过分溺爱纵容孩子,使孩子养成自私、蛮横的性格,四是父母以钱作为对孩子实施教育的唯一手段。五是父母自身素质

3、不高,文化层次低,无法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六是父母及家庭成员行为不端。(2)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方法不够科学。一是教育态度生硬,即家长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动辄训人,缺乏平等交流的观念和态度。很容易造成被教育的排斥心理甚至逆反心理。二是教育方式简单,即家长教育时往往采用“我说你听,我讲你懂”的单一方式,很少采用现身说法、典型引导、心理暗示、情景感染、故事启迪、名言激励、幽默表达等有效教育方式。三是教育方法粗暴,即未成年人现出思想道德问题时,往往采用非打即骂的身体施暴办法,或采取偷看日记,乱揭隐私的心理施暴办法,这样做,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给他们造成身体创

4、伤和心理阴影,激发他们的仇视心理甚至报复之举,有的还会引发未成年人犯罪。,四是教育形式不当,其表现在“三重三轻”:重养轻教,即过于重视身体健康、生长发育、衣食住行等生活上的呵护,至于对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则不重视。重智轻德,即过于重视智力发育、智商开发,学习成绩、特长培养,而对心理承受能力、兴趣爱好、思想特点、品德表现等则顾及不多甚至不闻不问。重言轻行,即对未成年人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说的多,做的少”,甚至有的家长“说一套做一套”,出现人格分离现象。(3)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上法制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化。为了规范家庭、学校及至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国先后颁布实

5、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义务教育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意见等,使我们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事实上,农村有许多家庭或多或少存在着法制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化问题:一是一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个人的私事,不少家庭依然使用所谓的“家法”来管教和惩治孩子的违法悖德行为。二是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学习、不了解,从而导致实施教育时随意性大,标准不高,有的家长干脆放弃对子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法定职责。三是对家庭中出现教育违法现象查处不力、奖惩不明。有关教育行政执法部门对家庭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没有真正实施评价、监管、督促。2、

6、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忽略学校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特别是农村学校近乎疯狂地追求学生的成绩,过分强调升学率,减少甚至没有课外活动,即使有课外活动,也没有这方面的老师去引导而是放任自流,缺乏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德育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形式上走过场。二是学校生源存在差异。由于受到招生条件的限制和择校生的流动影响,有些学校汇集了各小学的“尖子生” 、 “特等生”,而个别学校则成为“问题学校”的聚集地,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不便。三是学校自身因素。学校教学秩序差,教学水平低,教师不关心学生,对学生的思想问题、

7、缺点和错误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说服工作,而是用家长或体罚方式,有意无意地孤立、歧视他们,以及不管不问任由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3、家庭、学校、社会未形成合力未成年人不仅生活在家庭中,也生活在学校里,同时还要接触社会,对他们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单靠家庭是无法完成的,还必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三个脱节”的问题: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一些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心理,不支持学校开设必要的德育课程,认为这样做是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二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脱节,一些家庭对未成年人搞的是“封闭教育” 、 “滞后教育”,

8、教育内容、方法、手段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不能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三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脱节,学校对社会上的腐朽思想文化给学生带来的侵蚀认识不够,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道德理念给学生带来影响估计不足。有些教师,为了学生能到他家买东西,尽然放电视、放录像给学生看,和学生套近呼,有的商店居然卖散烟给学生,有的网吧为了不让老师知道学生在上网,把门反锁,吃喝都招待。这些见利忘义,在未成年人身上赚“黑心钱”,发“昧心财”,很容易使未成年人误入歧途。4、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冲击社会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金钱成了衡量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及时享乐成了一些人的座右铭,孩子们睁眼便会看到大人们对金钱

9、、权利、感官欲望等赤裸裸的追逐;大众媒体有着价值导向的传播,加之现在的大众传媒媚俗思想严重,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不少暴力、颓废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无人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入其中而深受其害,再说,学习是一件需耗费较多时间和较多费用的事情,大学费用又高,毕业又不包分配,于是一些父母总是急功近利地认为读书无用,从而放弃了对孩子学习的管理,甚至让孩子早早结束学业,也影响着一批学生在学校不读书而无事生非。三、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1、创新家庭教育思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

10、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 。(1)优化农村家庭教育环境。一是要提高家长素质和修养,各级妇联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加大对农村家长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纳入“五好文明家庭” 、 “平安家庭” 、 “示范家庭”等创建活动中,依托农村妇女活动阵地、家长学校、 “开展科学育儿知识培训”,组织专家学者下乡为农村家长儿童传授科学养育知识;二是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对子女教育要民主、平等、宽容,而不是专横、权威、

11、武断,更不应该放纵、溺爱、百依百顺。要勤沟通、多了解,鼓励式教育,改变过去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观念。三是要对子女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勤俭节约、为人忠诚等。四是父母之间尽量减少家庭矛盾,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良好家庭氛围。(2)注重特殊群体的未成年人教育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一批特殊群体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随之产生,如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子女的基本受教育权利等。针对这些情况,具体建议如下:创办寄宿制学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监护不力,造成学校管理与家庭管理相脱节;创新家长学校,利用

12、春节和农忙,外出人员回家时召开留守孩子的家长会,通报孩子的学习和在学校表现,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有效地管理好留守孩子。创建农民工子弟学校,让农民工把孩子带到身边读书,一方面使家长能够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可使孩子到大都市长见识。创新关爱载体,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利用节假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关爱贫困学生活动。妇联、共青团、民政部门要继续搞好“春蕾计划” 、 “希望工程” 、贫困学生的救助活动,并呼吁全社会都应重视关心特殊群体的儿童成长、教育,使更多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改进学校德育方法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场

13、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要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又要德智并举,教书育人。学校要本着对家长负责,为家庭分忧的原则,优化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建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当前要做的是:一要消除不健康的童谣、儿歌和书刊,清理校园内的摆摊设点,和老师在家经营,坚决关闭和规范网吧行为,赌死一切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场所。二要搞好教育改革,规范教师行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三要从素质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建议和推广尊师爱生等良好的礼仪制度,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反对一切损人利已、损公肥私、金钱至上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树立起正

14、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四要建立完善的德育课教学质量考评和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加强对后进生和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心理疏导教育和行为矫治工作。五要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要经常开展家访活动并适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德育情况和品行表现,对有问题的学生家长不在家,要及时电话联系其家长或代家长,使未成年人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时刻处于监管之中。六要开展各项活动,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各种活动中去,如开展献爱心活动,法制讲座、志愿服务活动等等。3、净化社会德育环境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其环境的好坏,条件的优劣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影响甚大。

15、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可以使未成年人“扬其善”,相反则会“助其恶” 。目前在农村,网吧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冲击最大,还有社会上流行的“口袋书”,特别是“乱揭隐私书” 、 “性爱独白书”以及有害卡通和渲染暴力、色情的游戏软件等精神毒品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极坏,有时他们看一本书就可能误入歧途。因此,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一要加大对文化、宣传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持续不断的扫黄打非和净化网络行动,尤其是要严格规范网吧的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杜绝未成年人进入游戏厅、网吧等不利健康场所;二要搭建社会平台,提供活动场所,开展如文体活动、读书活动、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长课外知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禁止利用假期补习文化课;三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上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五老”组织起来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加强指导与管理力度。总之,应当把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多管齐下,就一定能够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