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大学审计学-2013-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03944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9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事大学审计学-2013-1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海事大学审计学-2013-1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海事大学审计学-2013-1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海事大学审计学-2013-1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海事大学审计学-2013-1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事大学审计学-201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事大学审计学-2013-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审计学基础与查账实务,周显文 13700115252 18842710678 实验室QQ群号:2816567 大连海事大学,2,为什么要学审计学,会计专业的必修课 会计行业本身要求对审计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为有志于注册会计师考试而打基础,3,课程简介,审计学课程立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讨论审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包括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审计程序与技术、交易循环审计、其他类型的审计与鉴证业务等内容。本教材的内容很丰富,有的内容适合于研究生教学。本课件主要针对本科生,因此对书中的有些内容将做适当的删减,那些适用于研究生和在本科教学中不拟详细讲解的内容,在本课件中将一带而过。,4,教学目

2、标,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要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5,预修课程,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常应在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之后学习。,6,教材及参考资料,1主要教材: 刘明辉主编: 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 2参考资料: 孙坤、徐平主编:审计习题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教材审计,7,考试与成绩,平日成绩30%期末考试70%,8,基本要求,保证出勤率,不无故旷课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加讨论 独立完成个人作业;协作完成小组作业 诚实、严谨,考试

3、不作弊。,9,第一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概论,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演进与发展,10,本章要点提示,审计是一种代理性经济监督,独立性是其本质特征。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循环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11,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一、审计是什么 审计是一种代理性的经济监督形式。因为:两权分离产生了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营管理者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按照财产所有者的意志,管好用好财产,保证其安全完整、保值和不断增值的经济关系。

4、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对审计这种代理经济监督形式的客观需要,促进了审计的产生,并推动审计的不断发展。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12,二、审计的本质特征1、独立性就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主体身份上的超脱性,精神上的公正性。身份上的超脱性,是指审计主体至少与被审计人之间,有时还要与审计委托人之间,在组织人事上要没有隶属关系,在血缘上要没有近亲关系,在财务上要没有关联关系,在业务上没有冲突关系。身份上的超脱也叫形式上的独立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13,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精神上的公正性,是指审计主体能够公正地对待审计活动有关利益各方的品

5、质和能力,包括品质上的正直诚实,能力上的充分胜任,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成果上的权威公允。精神上的公正也叫实质上的独立 。审计的独立性也意味着审计是一种代理型的经济监督形式,审计委托或授权者与审计主体之间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双方也存在着利益差别,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也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需要他律和自律。,14,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3、独立性的保证为了确保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从而确保审计独特价值或作用的发挥,多数国家的宪法,各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都对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或规定。,15,第一节 审

6、计的基本概念,三、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是指审计活动的发动者,即从事审计活动的组织和人员。,16,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四、审计的客体 审计的客体也叫审计对象。 (一)政府财政收支政府财政收支是指政府依法取得的各总收入,如税收、收费、举债等;政府依据批准的预算而发生的各种开支,如经费、公共工程投资、社会救助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预算外的各种收支等。对政府财政收支实施的审计叫做财政收支审计,简称财政审计,它通常只能由政府审计机关来实施。,17,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二)单位财务收支单位财务收支是指行政单位的拨款收入、经费支出等,事业单位的拨款收入、收费收入、经费支出等;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

7、损益等。对单位财务收支实施的审计叫做财务收支审计,简称财务收支。最典型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是企业财务报表审计。,18,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三)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这里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是指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如环保、公益或爱心捐助等。对这些经济活动也需要进行审计,如环境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等,其审计主体应视使用资金的性质而定。,19,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五、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是指审计活动所要最终解决的问题,是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审 计 目 的,真实性审计,合法性审计,责任性审计,效益性审计,20,六 、审计方法,(一) 帐项基础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心在资产负债表,

8、旨在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详细审计又称账项基础审计 。 由于早期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比较简单,注册会计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约3/4的时间花费在合计和过帐上。,21,三 、审计方法,(二) 制度基础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点从检查受托责任人对资产的有效使用转向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和公允。 由于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经济活动和交易事项内容不断丰富、复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量迅速增大,而需要的审计技术日益复杂,使得详细审计难以实施,企业对审计费用难以承受。,22,

9、三 、审计方法,(二) 制度基础审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从而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23,三 、审计方法,(三) 风险导向审计 由于审计风险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等导致的风险,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此外,还受到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职业界很快开发出了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

10、题。,24,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独立审计的萌芽独立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据史料记载,16世纪末,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日益繁荣,出现了合伙经营的商业组织形式,形成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明显分离,也形成了不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人对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人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监督的需要,为此,有些不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人开始聘请一些熟悉会计的人士通过对合伙企业的账目进行审查,帮助他们对承担经营活动的合伙人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16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便呈现了一批具有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专门从事查账和公证工作的人员,形成了独立审计的萌芽。,25,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二、独立审计的

11、形成独立审计正式形成于18世纪的英国。1720年,英国发生了南海公司破产案,英国议会聘请会计师查尔斯斯耐尔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进行审查。斯耐尔通过审查已独立会计师的身份出具了一份确认该公司存在虚假会计记录、进行舞弊的查帐报告书,从而宣告独立审计师的正式诞生。,26,引导案例 成立于1710年的英国南海公司,历经10年惨淡经营后,公司董事会决定采取欺骗等手法,使其股票达到预期价格。在大量散布“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预计1720年圣诞节可按面值60%支付股利”等谣言后,该公司股票价格从1719年的114英镑,上升到了1720年3月的300英镑以上,1720年7月再度上升到1050英镑。在当时的英

12、国,一场全国性的投机热潮也由此爆发,无论是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还是原有的股份公司,全部成了投机的对象。,27,随着1720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泡沫公司取缔法的实施,英国开始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 许多公司纷纷破产、解散,投机热潮迅速冷却,南海公司的股价也一落千丈。英国政府开始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而后南海公司宣布破产。,28,数以万计的股东和债权人从神话般的美梦中醒来,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股东和债权人向英国议会提出严惩欺诈者并给予赔偿损失的要求。英国议会为此成立了特别委员会,并聘请了一位资深的会计查尔斯斯内尔审核该公司的账簿。通过审核,指出了南海公司存在重大舞弊行为和会计记录严重失实等问题,据此

13、查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的先河,注册会计师审计由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讨论题:如果建立了审计机制,像南海公司一样的经营者,是否还可以为所欲为,损害投资者利益?,29,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三、独立审计的完善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的急剧推进,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当时,美国的短期信用发达金融资本开始广泛向产业资本渗透,企业同银行的关系更加密切。银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逐渐把企业资产负债表作为了解企业信用的主要依据。这样,以证明企业偿债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在美国迅速兴起。,3

14、0,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四、独立审计的发展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成千上万的股东和债权人蒙受巨大损失。于是,美国政府于1933年公布了证券法,1934年公布了证券交易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向社会公众公布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这种以损益表为中心的财务报表审计成了美国的法定审计,也成了现代独立审计的核心内容。从此,美国成了独立审计发展的中心,独立审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31,第二节 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五、独立审计的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

15、本国企业向海外拓展,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与此同时,审计技术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财务报表公允真实性发表审计意见和揭露被审计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与舞弊成为同等重要的审计目标,抽样审计方法得到普遍运用,制度基础审计成熟并开始向风险基础审计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扩大到代理纳税、会计服务、管理咨询等领域。,32,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由初期的详细审计发展到资产负债表审计,进而发展为财务报表审计;审计目标也由查错防弊发展到对财务报表

16、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责逐步从主要对企业所有者负责演变为对整个社会负责。,33,美国安然公司审计案例,案例介绍: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由几个天然气管道公司组成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天然气管道系统,拥有121亿美元的资产。而后不断扩张,逐步开始虚夸收入和利润,直到2000年,公司的年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上年收入的一倍。按其市值,安然成为世界第六大能源公司。此时安然账面记录资产高达330亿美元,而实际价值只有账面价值的1/3。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法庭申请破产。,33,34,美国安然公司审计案例,安然的破产使许多与安然有着资金和业务往来的公司受到巨大影响,如曾为安然提供贷款的多家银行股价下跌,许多银行的信用评级也被降低,金融债券被抛售,引起美国债券市场振荡。更严重的是安然案引起的冲击波还远远不能控制在国内,如许多航运集团因安然无法履行合同而破产。西方舆论分析,安然公司的债务结构由大量复杂且大部分不受监管的衍生金融工具组合构成,一旦崩溃,整体金融市场必将蒙受难以估量的巨大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