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闻喜,,闻喜地理位置,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9′33″~111°37′29″、北纬35°9′38″~35°34′11″之间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同侯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盐湖区接壤;南与夏县毗邻辖区东西长57.55公里,南北宽45.3公里,国土总面积为1167.11平方公里距省城太原市369公里,距北京市848公里地名来源,闻喜县古称桐乡,秦时更为左邑县因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经过此地休息时,忽然听到官军破南粤(今广东)的喜讯,遂改县名为闻喜县历史沿革,闻喜春秋为晋地,战国属魏 秦置左邑,属河东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北征匈奴至此,闻南越大捷,始改县名为闻喜 北魏属正平郡北周正平郡治徙今城关北20千米龙头堡,隶东雍州北周明帝二年(558)东雍州改绛州,与正平郡同治北周武帝时正平郡及闻喜县徙治今新绛县境 隋开皇十年(590)闻喜县治徙今城关东北14千米东镇,属绛郡大业末年改桐乡县 唐武德元年(618)复名闻喜,属绛州;元和十年(815)县治徙今城关西南4千米,属河中府 五代复徙治今城关;五代汉乾眪元年(948)属解州。
宋属解州清改属平阳府;雍正七年(1729)属绛州历代县名未改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山西省政府,民国3年属河东道,民国16年复归省管辖,民国26年归第七行政公署领导1943年以与夏县接壤地置稷麓县,治稷王山麓柏林村,属太岳区三专署,1946年撤销1947年闻喜全境解放,归晋绥边区第十一专署1949年属晋南区运城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属地级运城市闻喜景色,,,宰相村,山西闻喜有个宰相村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闻喜裴氏家族这个世族的发祥地,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的探源”,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历史人物,杨深秀,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大臣,著名地图学家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家族”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闻喜美食,,煮饼:山西传统的八大名点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历代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堪称国式糕点的绝产闻喜煮饼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康熙皇帝巡行路径闻喜时,闻喜官绅为迎接圣驾,遍选名师治宴席间,皇上觉得其他肴馔都淡而无味,唯有煮饼滋味独特,余味绵长,不禁喜问其名众官宦搜索枯肠,都想取一个吉利的名称来讨皇上高兴,但因皇上猝然发问,不免一时语塞,无言以对皇上见此情状不觉笑说:就叫煮饼吧于是康熙皇帝命名的闻喜煮饼就此名声大燥并流传至今北垣柿饼:肉质如枣,汁丰味甜; 北垣馍,做工精细,色泽如雪,口味纯正;葱花饼,配料讲究,香酥可口,与山西削面、平遥牛肉齐名,被誉为山西三大名吃之一;董泽白莲,质细孔多,故有“闻喜莲菜-眼儿多”之谚语;峪口紫皮蒜,质优个大,味浓辛辣;涑川茼蒿,茎肥叶细,养营丰富;焦山优质天然矿泉水,以微量元素含量高,口感良好而闻名远近。
闻喜花馍,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汉族传统名点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传承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大放异彩在2012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2012年2月3日,首届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在闻喜县城成功举办谢谢观赏,我爱闻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