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写作(下编复习要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7433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级写作(下编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1级写作(下编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1级写作(下编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1级写作(下编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1级写作(下编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级写作(下编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级写作(下编复习要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级写 作下编复习要点 第六章 写作技巧第一节 技巧与写作一、写作技巧的含义及其作用写作技巧,就是作者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完美地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技能技巧。写作技巧的作用:(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二、写作技巧的训练 (一)师法生活(二)阅读、借鉴(三)经常练笔第二节 写作技巧举要一、伏应 所谓伏笔,是指作者对于文章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一提示或暗示。所谓照应,是指在后文中对这种提示和暗示的关照与呼应。二、悬念 “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而采取的一种写作手法。悬念包括“设悬”

2、和“ 释悬”两个方面。 三、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四、映衬 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手法。映衬有正衬与反衬两种形式。所谓正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类似的次要形象从正面衬托主要形象。所谓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五、象征 象征,是一种借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暗示特定的事物和情理的写作手法。六、意识流意识流作为一种写作方法,就是指在写作中,通过回忆、联想、梦境、幻觉、独白等方式,深入表现人物意识瞬息万变的复杂曲折的流动状态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的一

3、种艺术手法。七、虚与实所谓“虚”与“实 ”,就是在写作中将“实写”与“ 虚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写作手法。所谓“虚写”,就是写作主体并不正面描写写作对象本身的特征,而是采用侧面烘托或暗示等写法,藏头露尾、若隐若显地描绘出那些难以描绘的,富于动态变化的对象的特征。所谓“实写”,就是从对象的正面直接进行描写。 实写与虚写在具体文章的写作中常常是交叉进行的,虚实结合能够显示出文章的生动活泼、曲折变化和隽永含蓄。 八、抑与扬 “抑”,就是抑制,压下,贬低;“ 扬”,就是褒奖、抬高。写作时讲究抑扬,一上一下,一束一放,两相对应,互为参照,就可以形成波澜起伏之势,使文章或作品曲折多变,摇曳多姿。九、

4、张与弛 文章的张与弛,是指节奏的紧张的迟缓,矛盾运动的相对激烈和相对舒缓的状态。张与弛对立统一、有机结合,是优秀文章在艺术方面的重要特征。十、隐与显 隐与显,是指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定的思想、感情、形象的藏露程度。隐,指含蓄;显,指直露。含蓄是一种创造形象的有效的艺术手段,但我们不能以是否含蓄来作为评论作品优劣的标准。写作中的隐与显要恰到好处,过隐则晦涩,过露则浅直。 十一、详与略(疏与密)详,即详写,又称“密笔” ,指叙述、描写对象周密细致,全面而深刻地表现对象的内涵、精神。略,即略写,又称“疏笔”,指简要地勾勒出对象的概貌、神态。详写和略写在写作中的运用,表现为该略写的时候一笔带过,寥寥几笔就

5、勾勒出事物的概貌、神态。该详写的地方则精雕细刻、泼墨如水,把事物描绘得须眉毕现、细致入微。 十二、庄与谐 写作中的庄谐法,也称“寓庄于谐”,即通过幽默诙谐的艺术方式,风趣而含蓄地表达庄重严肃的生活内容的写作手法。 庄谐法在具体运用时,往往表现为通过比喻、夸张、借代、象征、寓意、双关、反语、谐音等手段,运用机智、风趣的语言。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的、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现象作善意含蓄的揭露、批评和揶揄。 第七章 语言第一节 语言的重要性和运用语言的要求一、语言在写作中的的重要作用二、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用字准确、贴切、明白易懂、鲜明生动、注意感情色彩1.选择锤炼词语的意义和要求选择词语就是根据自己

6、表达思想感情的和需要,从丰富的词汇中选取最准确、最贴切的词来用。 2. 怎样选择词语选用词语是否准确贴切,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是否明确,对事物的观察、了解是否细致、深刻。其次,取决于对词的使用范围、意义轻重、感情色彩的了解是否透彻,还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再次,要辨析清楚词义,要找出词与词的细微差别,才能选到恰当的词来运用。 选择词语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所谓词语的感情色彩,就是语言运用中,叙述、描绘同一事物,有的带有肯定、赞许、喜爱的意味;有的带有否定、贬斥、厌恶的意味;有的则是中性的,不带感情色彩。选择词语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要生造词语。 选择词语,还要适当地选用一些成语、格言、俗语、谚语。

7、 3. 怎样锤炼词语锤炼词语一般叫“炼字” ,是进一步选择词语。 锤炼词语的着眼点应该在一些关键性的动词上,动词用好了,语句就活了,语义也表达得更为妥帖。 语言的锤炼还包括修饰词语的锤炼。 古人作文,有“字字珠玑” 之赞,说明锤炼语言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个字都准确、鲜明、又如珠玉之闪闪发光、珍贵无比。(二)造句通顺 通顺,就是文理通顺,兼指文和理。考察文章是否通顺,一是考察语句是否合乎语法;一是考查内容是否合乎逻辑。合乎语法的要求是:句子成分完整,词语搭配恰当,语序正确等等。 1. 句子成分残缺: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 。2. 词语配搭不当:包括主语和谓语的配搭不当、动词和宾语的配搭不

8、当、补语、定语、状语的配搭不当等等。 3. 语序位置颠倒:句子中语序颠倒,或使语义变化,或使句子不通。 合乎逻辑,主要指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规则。 (三)语言生动 语言生动表现在语言用得活,生动活泼,有感染人的力量,使人读后印象深刻,经久难忘。语言要生动,首先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不但给人以实感,而且令人深思和联想。要使语言生动,还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段,特别是要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回环、重叠、引用等等。要使语言生动,还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适当的句式。单句、复句;完整句、省略句;主动句、被动句;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语言要生动活泼,还要善于用各种表达方式。在一篇文章中,

9、随表达的需要而变化表达方式,时而叙述,时而描写,时而议论,时而抒情。同时注意庄谐并用,或义正辞严,或幽默讽刺,则必将妙趣横生,生动无比。 (四)文字简练 简练,就是不堆砌辞藻,言简意赅,文约而意丰。要做到文字简练,就要去掉闲词冗语。1. 提炼最精粹的词语 2. 熔炼含蓄的词语 3. 适当选用文言词语第二节 怎样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挑选出恰当的词语把事物的特征和细微差别准确地反映出来。一、在生活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二、从外国语言中吸取我们需要的养分 三、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四、向优秀作品学习语言第八章 诗歌第一节 诗是最凝

10、练的文学形式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散文:具体、细致地描述客观生活,以描绘、叙述、模仿外在世界见长,遵循“事件第一”的原则;诗歌:高度概括的反映客观生活的普遍特征和一类事物的典型特征,以描绘、叙述心灵体验,抒发主观感情为主,遵循“情感第一”的原则。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是诗歌显著特征之一。我们在此学习写诗时,要特别注意到这一点,才能写出优美凝炼的精美诗篇来。二、情节发展的跳跃性 诗歌的表现特点:它的感情或情节的发展是跳跃式的。三、语言要千锤百炼 要想写出精美凝炼的诗歌,还有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就是锤炼语言。第二节 诗要抒情言志 诗歌的抒情性,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根本特征。第一,它所再现的

11、是生活的类的特征。第二,就生活而言,即使是类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诗人面对生活,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生活特征,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可以主动地,自由地选择生活特征,来抒发内心的激情。诗歌形象是概括的,普遍化的客观生活与诗人独特的,个别的主观感情结合的产物。 诗歌形象是客观生活,主观感情和意象符号的三位一体。 客观生活意象符号主观感情在创作过程中,诗人的任务就在于把自己独特的主观感情与概括的普遍的客观生活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很奇特,形成一种独特的假定性结构,创造一种特殊的意象符号。也就是说,要找到一个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共鸣点,而且这个共鸣点越独特,越奇特越好,这个共鸣点也叫做“假定性契合点”。

12、 表现生活的深刻和自由是联系在一起的,有时自由不仅仅限于选择,而且表现为对常态的突破,不仅突破了客观生活的特征而且突破了常态的逻辑特征。 第三节 构思要匠心独运 一、对生活有独特感受所谓诗人独特的感受,就是被诗人的自我个性所净化了的一系列独特的感觉、知觉。 诗的创作过程就是化对象为体验,化客观为主观的过程。或者说化物理世界为心灵世界的过程。构思是一种创造性脑力劳动,作者从生活中捕捉诗意,要有自己的发现,而一经说出,却又能够使人产生同感和共鸣,在酝酿成篇时,做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 二、展开想象和联想 黑格尔:诗歌要“摆脱散文性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出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

13、的诗性世界。 ”为了准确表达感情的需要,诗人的想象往往和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出入,诗人往往通过对客观生活进行变形来达到准确表现感情。 (诗歌想象的变形规律) 这种变形,可以是数量关系上的变异,也可以是时空关系上的变异,还可以是主客体关系上的变异。 在数量关系上,当生活进入诗歌领域,化为诗歌意象时,它常常不是放大了就是缩小了。诗歌想象的变形,也体现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面。 诗歌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往往是一种带有很大主观色彩的感情的心理关系,时间变成了心理时间,空间变成了心理空间。这既体现在诗歌的构思过程中,也是诗歌意象本身的特点。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14、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诗歌想象的变异性能,还可以使诗人的抒情主体和抒情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那么,我们怎样进行想象呢?这个想象,可以是一种设想。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除了设想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联想来充分地表情达意。三、寻找最恰当的意象符号从世界诗歌史几千年的积累来看,大致有三种形式:即描绘式、浪漫式、象征式。诗人可以根据自己主观感情的需要,选择、寻找最恰当的意象符号,来抒发自己的激情。 描绘式的意象符号是提供五官的知觉和感觉信息为主的意象符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种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正是描绘式的意象符号的典型特征。浪漫主义者强调激情和想象,因而他们经常以直接抒发感情的方式来创造意象符号。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象征,作为意象符号创造的一种手法,尽可能避免直接宣泄情绪,力图为情绪找“客观对应物”,或者说为情绪找到五官可感的意象符号。 舒婷致橡树描绘式意象符号、直接抒情的意象符号和象征式意象符号在创作过程中都被广泛地使用着,抽象地比较哪一种意象符号更好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无法比较的,它们各有其作用。有时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几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 四、着力于意境的创造所谓“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 境”,就是诗人所

16、描绘的客观事物。两者相互渗透,构成和谐的统一体,使读者既能看到诗中的画面,又能经过想象获得更为广阔的艺术感受和人生经验、思想启迪,这样,就算构成了艺术上的所谓“意境”。 第四节 诗歌的语言诗歌从日常语言那儿借用媒介。 “借”,就是质变。同样的语言一经纳入诗的句子结构,审美功能就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在散体文学看来的非语言化、陌生化和风格化。 韦勒克.沃伦:“诗是一种强加给日常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 ”这种“破坏”,首先是“ 破坏”词义。诗歌语言是特殊语言,它的交际功能已经退化到最大限度,它的抒情功能已经发展到最大限度。凭借诗歌中前后言语的反射,日常语言就披上诗的色彩,蕴含了诗的韵味,变成了抒情语言(而不是办事语言) 。其次,是“破坏” 语法。从散文的角度来看,诗歌语言是违“法”的。在字词的位置上(词序) ,诗歌语言也被破坏了。独特而陌生的字词顺序,闪射着诗的光彩。 “破坏”的结果,产生了特殊语言,中国人称为“ 诗家语”,西方人叫做“poetic diction”(诗的用语)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