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坎小学写作兴趣小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7377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坎小学写作兴趣小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坎小学写作兴趣小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坎小学写作兴趣小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坎小学写作兴趣小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坎小学写作兴趣小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坎小学写作兴趣小组写活动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观察好习惯。2、学会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想象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3、从片段描写入手,把片段描写写具体。教学重点:调动所有感官进行观察。教学难点:运用想象把文章写具体。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参加过比赛活动吧?谁愿意说说,你参加了哪项比赛活动?(生说)那好!这节作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作文 4, 记一次比赛(板题)二.训练重点: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文章的细节。就是把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地方写得特别真切细致,有血有肉。三、教学过程1. 题解:(就是审题)本次作文是给范围自己立题的一次作文。(1) 文题要

2、求记一次比赛活动,至于写什么活动不限定,但这次活动一定是自己亲自参加的或者亲眼所见的,记忆深刻的一次。(2)题目范围很广,可以写学习方面的比赛。体育方面的:拔河,跳绳;娱乐方面的:唱歌,跳舞,讲故事,诗朗诵等(3)比赛的规模有大小之分,双方可以是两个人,两个组或两个班。 “比”的内容, “比”的方法是各式各样的。2.立意“比”什么,取决于你所选的材料; 怎么“比”反映在比赛过程和场面中;“比”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如:拔河比赛:说明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也可以表现参赛者奋力拼搏,勇于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和观众们的专注神情。3.选材由于文题没有限定必须写哪次比赛,就应该选自己仔细观察

3、过的,给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比赛的情景写出来(指名说说,你想写哪次比赛 1 人7 人)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详略要得当,要求把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等方面写具体,写细致。把比赛的经过写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 学法指导(1) 点面结合(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5.编写提纲:准备比赛开始比赛比赛高潮比赛结果(写作思路)四、修改提纲: (一) 、交待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略)(二) 、比赛经过1. 准备比赛(略)精神面貌 (选手)2.开始比赛(详)有的有的还有的 3. 比赛高潮(详)你看 、 再看、 观众喝彩 加油 (动 作,语言,神态,姿势) (点) 4.比赛结果(略)(三)

4、、结尾:心情(体会,感受) (略)五、 欣赏词语宝库:描写场面热闹的词语:笑语喧哗、熙熙攘攘、欢呼雀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鼓着腮帮、瞪着眼睛、面红耳赤、使出全力、喝彩声、加油声、擂鼓助威、脸憋通红,龇着牙、咧着嘴在叫劲、实力相当、互不相让、英姿飒爽、昂首挺胸,针锋相对六、提纲列举1 我们五三和五二两班的拔河比赛在看护时间开始了(略)2 前两局我们以一比一赛平,下面是决胜局的比赛(略)3 决赛开始:有的同学卷卷裤脚,有的同学紧紧鞋带,有的同学伸伸腿,甩甩胳膊,各个斗志昂扬。决赛高潮:我们进入了比赛场,重点写 2 名同学的动作,表情,神态,突出参赛者的拼搏精神再写观众的喝彩,加油决赛结果:我们取

5、胜了4 结尾:班长代表我们领回了奖,大家乐的直拍手。例文:难忘的一次拔河比赛 岁月象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在作文班上,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 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 随着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叫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 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